人民網海南視窗6月18日電(記者 寧遠)驅車從海口和平橋進入海甸島,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現代化的建筑群,如果不是仔細觀察,你可能根本無法區分哪一些是商品住宅,哪一些是安置房。沒有人會想到,僅僅在五年之前,這里還曾是一片破舊、凌亂的漁村。
這里是海甸溪北岸,是曾經被遺忘在現代都市中的漁村,但現在,經過五年多時間的改造,這里已經成為現代化濱江居住區和休閑娛樂區,成為海口的一處亮麗風景線。
和海甸溪北岸一樣,隨著海口市棚改工作的逐步推進,玉沙村、鎮海村、長堤路、朱云路、濱江新城起步區等一個個曾經的城中村、棚戶區已經蛻變成為海口的“新城區”,原城中村、棚戶區的居民們也由此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被遺忘的“現代都市中的漁村”
海甸溪北岸是海口最早的老城區之一。據史料記載,海口市最初的雛形源于海甸島。早在漢唐時期,島上白沙門一帶已有漁民居住。唐代在這里設白沙津為瓊州城的外港,設有古渡驛站,也曾有過繁榮。宋代以后,海甸島開始走向蕭條,島上居民漸漸越過海甸溪,南移至現今海口市中山路一帶,形成街市。海甸島漸漸被沼澤、水塘所占據,成為被人遺忘的土地。
而留在海甸島上的居民,大多也都依海甸溪而居。直至1970年代末,居民仍集中居住在海甸島東片地區,主要是人民橋附近的一路和二路的沿海甸溪一帶,其他地方基本上荒無人煙,那時候海甸二路以北幾乎全是水洼之地。1980年代中期,今日海甸島的輪廓方初步顯現。
海甸溪歷史上灘涂廣闊,有豐富的魚、蝦、蟹、蚌及水鳥等資源,且村莊又靠近港口、碼頭,因此,打漁、揀拾水生物等成了村民的生計。而沿著海甸溪,有很多個小碼頭,那個時候是海口貨運的水運要道。從內地運水泥、沙子、小貨物,通過海甸溪港口到達海甸島,再從海甸島運往海口市區。
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之后,海甸島一度迎來了開發高潮,在原來較為荒蕪的海甸島北部海濱地區,大學建成了,酒店開業了,樓盤開盤了……但在海甸溪北岸,卻是一片寧靜,這里的居民依舊在這條小溪之畔,一如既往地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隨著時光的推移,陷落于高樓大廈之間的這些城中村與周圍的精致越來越不協調,有人曾這樣描述:“從長堤路或是和平橋上望去,一片低矮青黑瓦房座落在海甸溪北岸,看不出有序還是無序,與對岸這邊長堤路上行駛的車水馬龍和現代氣息十足的都市樓房,形成鮮明對比;或是在那一片青黑瓦房的后面和旁邊,冒出的一棟棟小樓房,還有那停泊在溪邊的打漁船,仿佛在告訴從沒到過海口的客人,這是現代都市中的漁村……”
當然,不協調的地方除了高低錯亂的民房之外,還有來回游走的商販,滿地亂流的污水,成堆發臭的垃圾,以及各種各樣的治安案件。
新社區里的新生活
和玉沙村一樣,對海甸溪北岸的改造很早提上了政府的議事日程,但因為種種原因,未能順利啟動。作為被列入海口舊城區改造的重點區域,早在1990年代,海口市有關方面就曾提出將海甸溪沿河岸向北200米的建筑全部進行拆除,由一家公司來進行開發,并成立了長堤路沿江一路拆遷指揮部,當時已陸續有一些居民搬離海甸溪邊,遷往安置小區居住,可是在被“安置”了10多年之后,很多人發現拆遷改造還是件沒有影的事情。甚至有些居民搬走后,房子倒塌了也沒人管。有人用開玩笑的口氣形容政府的拆遷改造工程是“光打雷不下雨”。
但“光打雷不下雨”并不代表永遠不下雨。
2008年5月,隨著海甸溪北岸控制性詳細規劃獲海口市政府原則性同意和舊城改造拆遷前期工作的基本完成,海口市宣布海甸溪北岸拆遷改造工作正式啟動。7月20日,在過港村,一陣鞭炮響過后,伴隨著挖掘機隆隆的轟鳴聲,一幢8層高的樓房開始拆除,由此拉開了海甸溪北岸舊城改造正式拆遷的序幕。
2009年7月7日,舊城拆遷完畢的海甸溪北岸東側260畝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由海口市國土環境資源局進行整體掛牌出讓。廣州璞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和2家海口企業、1家上海企業參與這次競買。掛牌出讓的起始價為3122.68元,競買過程4家企業競爭十分激烈,最后廣州璞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每平方米4875元,總價約為8.47億元的價格成交,比起始價高出約3億多元。
作為海口市拆遷面積最大、涉拆人口最多的舊改項目,海甸溪北岸舊城改造涉及面積約1509畝,涉拆8985多戶、3.26萬人,涉及被拆遷戶8985戶。為盡快安置被拆遷戶,海甸溪北岸安置房建設采取“邊拆邊建”的辦法推進,計劃建設12個安置小區,8000多套安置房,建筑面積約100萬平方米。
2010年下半年,用于安置海甸溪兩岸舊城改造被拆遷戶的水岸陽光A、水岸聽濤、水岸金都等一批安置小區陸續竣工。9月19日上午,海口市海甸溪北岸舊城改造東段居民回遷交房儀式在海口市海甸二東路水岸陽關A座安置小區前舉行,首批拆遷戶拿到了屬于自己的新房鑰匙,并陸續搬進新居開始了新生活。
“城中村”變身“新城區”
由于有了玉沙村和海甸溪北岸舊城改造項目這兩個成功案例作為范本,海口市自2010年之后陸續啟動的鎮海村、朱云路、濱江新城起步區等棚改項目均十分順利。隨著一片又一片城中村和棚戶區的推倒重建,一個又一個讓原住民和外地游客都耳目一新的“新城區”出現在人們面前。
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海口市近年來以城中村為主的棚改是比較成功的。
城中村是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出現的一種特有的現象。在1978年開始改革開放后的30多年間里,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城市的建成面積迅速擴張,原先分布在城市周邊的農村被納入城市的版圖,被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所包圍,成為“都市里的村莊”。在城中村的內部,通常沒有統一的規劃和管理,以低矮擁擠的違章建筑為主、環境臟亂、人流混雜、治安混亂、基礎設施不配套、游離于城市管理體制之外,成為了都市的“傷疤”和“腫瘤”。其公共環境和公共設施已經跟不上村民的生活需求和城市發展的需求,無疑需要加以改造。
自2002年海口和瓊山兩市合并后,新海口的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在城市快速擴張過程中,由于基礎設施配套跟不上,出現了新城包圍老城、城市包圍農村的現象。據統計,目前海口市主城區和城鄉結合部有各類棚戶區296個,棚戶區內建筑密度大、人口密集、基礎設施配套不全,居民就業難,各種問題突出。
海口市棚改辦有關負責人說,經過多年城市的發展后,海口已經“長”成了一個大城市,但離一個現代化的城市還有一定差距。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城市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原來的村莊仍然與城市本身交織在一起,形成了“村中有城、城中有村”的現象。而通過改造城中村、盤活土地資源,挖掘舊城的潛在價值,打造全新的現代化居住空間,帶動商貿、物流、金融、信息等產業發展,實現城市建設的飛躍,必將大大地提升省會整體形象。
如今,隨著海口市區棚改步伐的加快,這些城中村一如蝴蝶般破繭而出,正在集體實現著一次美麗的“蛻變”。通過實施城中村、棚戶區改造,不但可以改善老百姓的住房條件、居住環境及村民自身及村集體的經濟實力,還能改善整個城市的面貌和完善城市的道路建設,使整個城市的功能更加完善。原來蝸居的城中村和棚戶區居民喜遷新居,徹底改變了人居環境,促使群眾轉變了生活方式,使廣大群眾融入到現代城市文明,共享了城市發展成果。改造后實現了集約、節約利用土地,拓展了城市發展空間。使得海口這座年輕的省會城市正一步步接近自己“最精最美”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