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首都經濟圈規劃和京津冀一體化概念的升溫,最近一段時間,環京多個河北城市樓市顯示出“亢奮”的運行特征,房價出現了較大幅度上漲。這或將成為推進京津冀一體化融合的主要障礙,需要引起警惕。
在新的歷史階段推進京津冀一體化融合,需要限制房地產業過度擴張,更加注重功能協調與產業優化配置。在現行經濟社會環境下,多數地方政府較難遏制擴大土地出讓收入的強烈沖動。在過去相當長時間內,所謂加快城鎮化進程,推進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大多是以房地產業的超常規開發為邏輯起點,較少去關注產業結構與地方資源稟賦的匹配性。而這也是京津冀經濟圈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通病。無論是經濟發達的北京、天津,還是經濟發展程度落后的河北,城市發展均沿著“攤大餅”的路徑在演化。而北京與天津的產業結構雷同現象較為突出,均注重發展總部經濟與金融業,資源難以合理流動,并限制了產業集聚效應的產生。河北向北京、天津大量輸送勞動力和生活資源,并承接兩地高污染工業,面臨著“坍塌”風險。2012年,京津兩市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占京津冀地區的41.7%,G DP占53.7%,財政收入占70.9%;而同期河北的投資、G DP以及財政收入占比分別為58.3%、46.3%和29.1%。
當前環京周邊城市房價“先行”,將阻礙京津冀一體化融合進程。一是阻礙勞動力要素合理流動。環京周邊城市對接北京非首都核心職能遷移,將不可避免吸收部分在京就業人口。若周邊城市房價上漲過快,區位優勢顯著下降,勢必影響到人口流動的積極性。二是延緩產業轉移進程。不同區位房價所形成的地租差異,內含對產業發展收益率的不同要求。以寸土寸金的北京金融街為例,只能發展高附加值的金融業。如果環北京周邊城市房價過快上漲,那么只能承接較高附加值的產業,這樣一來又與北京、天津產業發展趨勢形成競爭,較難形成協同效應。三是增加區域協調與融合難度。任何產業與人口的轉移,均是以地產的轉移為前提。當前環京周邊城市房價上漲,也是市場預期和投機炒作的重要反映。但房價過快上漲,將不可避免導致產業轉移用地和就業人口安置住房成本大幅上升,大大增加區域協調與融合難度。以北京為例,城市核心區產業房價在大幅上漲后將形成固化效應,難以優化與轉移,迫使就業人口向遠郊區縣延伸,加劇城市交通擁堵,而“睡城”現象延伸至河北燕郊。
北京和天津等特大城市功能的疏解,要從區域內的公共服務一體化和均等化入手。應該看到,在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實現一體化和均等化后,基于生活成本與舒適度比較的人口流動將會自發產生,而商業也將及時跟進。這種經濟社會融合,遠比政府以“有形之手”進行強力引導與干預有效得多,成本也會更少。因此,在經濟結構轉型和創新驅動發展的時代特征下,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來推進京津冀一體化進程,采取有效措施限制環京周邊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嚴厲打擊投機炒作行為,努力維護承接特大城市功能和產業區域的房價基本穩定,避免形成房價的京津冀一體化,最大程度地減少經濟融合成本,實現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協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