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近一周多個樓盤價格上浮達10%;涿州一些現房遭搶購;燕郊個別項目單價超過1.5萬元……”京津冀一體化的具體規劃尚未出臺,但北京周邊樓市已現“亢奮”。專家指出,應警惕京津冀一體化出現“房地產化”的苗頭和趨勢。(《新京報》3月31日)
當公眾對京津冀一體化還處于琢磨階段時,精明的開發商已駕輕就熟地開始熱炒這一概念。無論是在北京的公交地鐵,還是在剛出北京城的公路上,北京周邊地區的樓盤廣告隨處可見,“置業京西迎來最佳歷史機會”、“商業地產迎來爆發式增長”等宣傳語十分醒目;“一小時熱銷500套”、“搶到即賺到”等語句更是刺激著購房者神經。于是,不少購房者搶房熱情迅速高漲,在保定市某區域相鄰的兩個熱賣樓盤,雖然不是周末,售樓處卻人頭攢動。其中一個項目的置業顧問郝女士說,上周末兩天就賣了近50套,相當于過去兩個月的銷量;一個項目的小高層的均價達到每平方米7200元,比春節前漲了1000元左右,最近還要再漲300元。根據河北保定市住建局的數據,2013年,當地共辦理商品房預售合同登記備案14786套,而今年3月1日至24日就辦理了3474套,足見京津冀一體化概念的巨大魅力正在讓公眾再一次陷入瘋狂搶房和購房的熱潮中去。
這些年來,一些地方政府早已習慣了土地財政的支撐并對之形成依賴,他們對于開發商熱炒京津冀一體化概念顯然都持積極支持的態度。相對于房地產業這塊迅速就能吃到的“大肥肉”,如何做好京津冀一體化這篇大文章,如何在治理污染、公共設施、社會治理等方面提升一體化的綜合水平等問題,則顯得艱難而持久。
以目前情勢來看,開發商和一些地方政府可能打著承接京津功能的名義來大興土木,以建設配套城市為抓手,以不切合實際的“超前意識”來規劃布局新城建設,當購房者紛至沓來并再掀購房熱潮時,對房地產投資的沖動,將再一次蕩漾在某些地方政府和開發商的心中。由此,可能會導致他們不計成本、不計收益、不計規劃地盲目開發,出現“空城”、“鬼城”也在所不惜,以求在京津冀一體化中分得一杯羹。雖然房地產在京津冀一體化進程中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從治理環境污染到緩解人口資源壓力,再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當前的京津冀一體化更注重在功能定位、產業分工、設施配套和交通體系等方面的統籌,而不是強調某地的高速發展,更不是以做大房地產這個單獨行業作為凸顯政績的抓手,如果僅僅滿足于依靠區位優勢來帶動房地產業爆發式增長,那么,反而會讓協同發展的效果大打折扣。
近日,河北省出臺了《關于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意見》,關于保定等地區承接首都部分功能、北京周邊地區產業規劃等問題做了相關表述。這一意見的出臺引起了房地產等領域的“躁動”。 房地產市場對于政策的敏感性很有可能會透支市場預期的風險,而北京周邊地區房價的快速變化也在告訴人們,京津冀一體化出現的“房地產化”苗頭和趨勢不容輕視,根本的應對策略就是地方政府一定要遏制住房地產興市的沖動,千萬不要以為京津冀一體化就是房地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