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市民化怎么“走”?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徐憲平今天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披露戶籍改革細節,到2020年要努力解決一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戶,剩下兩億無城鎮戶籍人口將通過建立居住證制度解決社保及市民化問題,教育就醫與居住年限掛鉤。(新聞鏈接)
戶籍改革是當下最難啃的深化改革“硬骨頭”之一,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加快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明確了路徑和要求,并且以2020年為一個時間節點,決心要“啃”出效果來。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徐憲平披露的細節,將這個效果目標解釋得很清楚,縮字概括便是:“落戶一億,服務兩億”。
通俗來理解這“落戶一億,服務兩億”,就是,用七年時間,先將一億農民工落戶變市民,這一塊就無城鄉差別了,那進城早的,購了房的,有穩定職業的進城農民,就與城里人一樣享受“戶口福利”均等化了,“奮斗18年與你一起喝咖啡”的夢,算圓了。
而另兩億呢,暫時不給城市戶口本兒,而是用“居住證”來管理,那些教育、就業、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能夠享受到什么程度,與居住時間等掛鉤,現在一些城市普遍實習的“積分入戶”制度,就是這種“帶著剎車分步走”,遵循規律,有序推進。
當然,這也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北上廣等特大城市,已不堪重負,多重城市病已凸顯,這種特大城市,當下確實戶口放不得,若不設門檻放開戶口,則有可能崩潰。另一種是城市戶口含金量不高,農業轉移人口不愿意放棄原有農村戶口。這部分農民,還留戀自家宅基地可建單家獨院,留戀土地可帶來的國家糧食補貼、土地流轉租金等收入,包括若遇城市擴張征地,一些城郊農民很可能“一夜變富翁”。
重慶的情況,與中國大多數城市一樣,無需“嚴防死守”,尚可相當程度放寬城市落戶限制,還有相當的人口紅利,因此,在這一塊改革探路,重慶可以有大作為,包括探索“記得住鄉愁”的城鎮化,即避免農村空心化凋敝而“就地變市民”的新型城鎮化,也大有可為。而事實上,重慶也正在大踏步地加快戶籍制度改革的進程,與奔小康的腳步相適應,與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相一致,包括人才吸引舉措,公租房低門檻,土地流轉模式制度改革,均在先行先試,并已探索出不錯的效果。
我們高興地看到,重慶正腳踏實地,因勢利導,統籌配套,既體現差別化,又不懈地朝社會公平的大方向努力,充分注意到這種大幅度轉變所伴隨的巨大財政影響,勇敢承擔風險壓力,積極探索進城農民工的融入問題,以及與之相配套的產業結構和勞動就業的相互匹配問題,人口、土地、資金的協調再配置問題,為本地,同時也為國家積極探路,創造有利條件,打通公平有序落戶的政策通道,建立健全城鄉統一、以人為本、科學高效、規范有序的新型戶籍制度。
二元體制下的戶籍制度,積重難返,六、七年時間,分步遞進的理性改革,符合中國國情,若真能“落戶一億,服務兩億”,其實相當不容易。而更遠端的終極目標,在向我們招手,那就是最終實現公民的權利均等化,實現無差別待遇,實現公民的自由遷移和全面發展,讓戶口本像糧票布票糖票等一樣,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