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啟幕的2014年上海市民文化節,與去年的10項大賽不同,將圍繞“聽、說、讀、寫”四大系列展開,更加貼近市民生活實際,更加注重培養提升市民的文化涵養。
如果說去年首屆市民文化節是以熱鬧為主,先后推出攝影、書法、舞蹈、合唱、收藏等10大賽事,吸引滬上100多萬百姓參與,評選出100名冠名“家”的各藝術類別領軍者,掀起申城前所未有的市民熱潮。那么今年“梅開二度”的市民文化節,策劃推出“聽說讀寫”系列活動,在體現市民文化節新意的同時,則是彰顯培養市民文化品質,追求群眾文化內涵開掘,讓市民在“聽說讀寫”中,了解更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牢核心價值觀理念,豐富個人文化情操積淀,體現出辦節從“量”的追求到“質”的提升一種轉變。
寓教于樂、春風化雨,歷來是文化活動追求的境界,也是提升文化活動品質的有效方式。拿今年市民文化節“聽、說、讀、寫”四大賽事來說,通過“聽——演奏大賽,說——演講朗誦、滬語大會、相聲大會,讀——中華經典誦讀、傳統知識大賽、百個閱讀家庭,寫——寫作大賽等種類繁多的項目”,讓市民在春夏秋冬各時段報名參加,精心準備和參與競賽,在全市203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聯動校園、廣場、樓宇、商圈、地鐵五大城市公共空間,立體化的演繹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傳播激發“中國夢”的理想,全面檢驗整個城市的文化素養,挖掘出來自百姓當中的一個個“上海好聲音、好文章、好歌曲、好故事、好相聲,”這不就是一種城市文化發展繁榮的全新創舉和生動情景嗎?
找對方式,修正創新,尋覓最佳途徑,決定文化節受歡迎的程度和吸引力所在。“聽說讀寫”系列賽事,在看似普通和簡單,甚至幼兒園和中小學生都能參加的文化活動中,可以最大程度的把蘊含在傳統文化中的民族精神,我國千百年來形成的仁義禮智信道德,新時代出現的各種“最美人物”故事,以及需要大力倡導的核心價值觀、上海的城市建設和市民行為規范,讓參與的市民,在一個個口口相傳的活動、一場場演出的舞臺、一輪又一輪緊張激烈的比拼競賽中,張揚其中的內涵寓意,傳頌古老中華文化與當代價值觀念結合的典型事例,用藝術的樣式,朗朗上口的表演,抑或相聲、獨角戲、滬語大會等老百姓喜愛和易于接受的方式,傳播張揚開去,留下感動申城深深的印跡和文化形象。
去年首屆市民文化節,探索了一種新的推動市民文化生活樣式,突破以往人們對群眾文化的印象,對推動申城文化起到了積極作用,而今年新推出的“聽說讀寫”系列活動,在看似簡單普通,貼近市民生活,接近文化本質的同時,運用現代技術手段和網絡傳導,提供市民廣泛參與文化節的互動平臺,落實普通市民和草根階層實際參與和人人都可以“出彩的機會”,而其中又蘊含非常深刻的理念和命題追求,方便培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落實積極向上民族精神和道德情操灌輸,所以是一種非常好的選擇和載體突破,值得贊揚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