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農民進城大概需要多少公共成本?近日,由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中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報告》測算表明,目前我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約為13萬元。公共成本主要分為公共服務管理、社會保障、教育和住房幾大塊。(3月18日《21世紀經濟報道》)
高歌猛進的城鎮化浪潮中,農民進城成本其實是一個被反復探討過的話題。在此前的討論中,得出的結論亦不盡相同。各地地方統計出的相關數據更是五花八門,低至數萬元,高至幾十萬元,但總體而言,都是東南沿海地區高于其他地區,發達城市普遍高于不發達城市,呈現出參差不齊狀態。
對于農民的市民化身份轉變,城市管理者作出了公共意義上的付出,于此毋庸置疑,但這就等同于城市化成本是一個精準的概念嗎?按照中國社科院的報告,公共成本主要分為公共服務管理、社會保障、教育和住房幾大塊。然而僅以其中的住房為分析對象,城市雖然要努力為進城農民提供基礎性的居住條件,甚至還要建設種種廉租性住宅,但此種成本最終更多是進城者以房價的形式來承擔。
之所以說農民進城成本計算常常失于簡單,另一個緣由在于,這本質上是相對片面的認知。人是流動的,進城的農民當然也不例外。城市要為其正常生活提供基本的公共設施與服務,但流動且數量眾多的農民融入城市,城市自身也在此種過程中獲得了巨大的收益。進城者提供的增多的稅收已不去說它,由進城農民所帶來的勞動力提供、第三產業發達甚至是文化的多元化,它們都是可以看得到的事實。
還請少談進城成本,多談流動收益。因為只有如此,我們才能發現,在城市化進程中,農民進城成本還不是關鍵性的問題。城市化進程中最大的藩籬何在?那就是即便城市管理者愿意支付以上的公共成本,進城農民可能也不得不面臨種種“玻璃門”,難于真正融入……關于農民進城成本,中國社科院正在給出“權威解讀”,而我們又到底該如何來看待?無論如何,過度地去夸大它是不正確的,在強調中表示進城農民已成為城市管理的“包袱”,更是眼中無“人”的管理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