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預測說,2015年后我國勞動年齡人口每年減少供量800萬,而老年人口每年增加800萬。這一減一增的人口剪刀差發展趨勢意味著年輕勞動力的供給短缺勢難避免,就業人口的老齡化當在必然,老有所為的話題也因此變得重要起來。關于如何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國外提出過積極老齡化和生產性老齡化的重要主張,與我們倡導的“老有所為”可謂異曲同工、殊途同歸,都是著眼于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社會和諧持續的發展。
理論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樹常青。通過對生活的觀察和體驗,我們可以豐富對老年的看法。一日我去學校,出小區門,見一幫民工在為馬路邊的街樹根部重鋪網狀地磚,大概是為了未雨綢繆地加快地面水的滲透。忽然看見一個頭發花白的老者也在其列,不禁相問:老人家多大歲數了?老者笑答:66歲了。我順手一指不遠處正用鐵锨望車上裝土的另一老者,問:那位老人家多大了?答曰:他76了。我有點驚詫,這么好的體能,幸哉!壯哉!一般人看到老者這么辛苦,心中會感到不忍,甚至頓生憐憫之心。其實這只是一面,老有所為彰顯著老年人的生命尊嚴。我想起了遠在浙江老家的白發親娘,信佛吃素的媽媽80歲高齡了,身體并不太好,多年來卻耕耘在自己開墾出來的幾壟田地上,甘苦自知。因為家在拆遷的別墅區,離市場遠,買菜不便,所以就想到自給自足。我們總勸她不好太辛苦,老人家卻總是閑不住,忙于松土、除草、播種、施肥、澆水、收獲,以苦為樂,樂此不疲,春華秋實,笑送斜陽。每當收獲時節,她的喜悅寫在臉上,母親非常快樂地與親朋分享新鮮瓜蔬,她以強烈的自尊、辛勤的勞作贏得了所有人的尊敬!使我想起了詩句: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晚霞時光,熠熠生輝!
據此,我們可以發展出老年的符號—功能同差理論。眾所周知,我國人口老齡化勢不可擋,日趨深化,但老年的起點是約定俗成的60歲,西方則為65歲。社會老年學告訴我們,老年人口是一個異質性很強的群體,既表現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居住安排等特征變量上,也表現在健康狀況、行為能力等功能變量上。健康固然重要,但我們不應輕忘一句名言:給生命以歲月,給歲月以生命。換言之,我們不僅要追求健康老齡化,而且要追求生產性老齡化。在個體的意義上,只要老年人自己愿意、心里高興,旁人眼里辛苦備償的“老有所為”其實包含著深刻的“老有所樂”、“老有所用”、“老有所成”和“老有所尊”所帶來的幸福感、價值感和自豪感。毫無疑問,“老有所養”是基本的,也因為其基礎性地位,所以需要通過提升和超拔來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指數。直言之,老年人向往的不是簡單的生存層面上的老有所養,而是有保障、有快樂、有尊嚴、有作為的老有所養。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相伴共生,對老年人的很多需求我們無法也不能割裂對待。
走筆至此,不禁要問:年齡是什么?年齡是歲月的印記,是符號,是標簽。年齡作為符號是統一的,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但功能是有差別的,同樣歲數的老年人其自理能力和活動能力因為健康水平的差異而表現出很大的功能差別,所以老年存在著選擇的空間和可能,可以積極,可以消極。積極老齡化的時間含義就是過充實而有寄托的生活,對年輕人如此,對老年人也如此。老年意味著成長和發展,而不僅僅是變老。
筆者曾經提出以“老年發展”和“老年人口紅利”為核心的樂觀老年論。我們要收獲“老年人口紅利”并延長收獲期,老有所為、積極老化和活躍老化所實現的“老年發展”就是不二選擇。在這個意義上,對一切老有所為的老者,我們都要給予尊重、表達敬意,他們老驥伏櫪、自強不息的精神是“積極老化”的支柱,是構建幸福老齡社會的精神動力。但與此同時,我們要全方位健全老年保障體系,減少非意愿、不快樂、有害身心的“老有所苦”現象,讓每一個老年人活得有尊嚴,也讓每一個老年人活得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