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看不見,社會就要幫助盲人用觸覺去“看”,城市人行道上的盲道、公園、展覽館等公共場所的觸覺指示牌等,都是幫助盲人“看”的設施。多年前,中國美院雕塑系的李秀勤老師還專門創作了一批供盲人用手欣賞的雕塑作品。盲人之盲,是一種不幸;社會對殘疾人有關心、幫助的責任,社會對盲人,不能“失明”。
但是,現實中,往往有人對盲人之盲視而不見。《深圳晚報》昨天報道,該市寶安大道的西鄉客運站前的人行道上,不到300米的盲道有7處用黃色油漆像打“補丁”一樣刷出來的盲道。這些用黃色油漆“刷”出的盲道有的是在有凹凸紋路的盲道上刷,有的干脆就在平滑的地面上刷。寶安大道沿途每隔50米便有一個“油漆補丁”,最長一處的“大補丁”長約10米左右;就是說,這10米距離其實不是盲道,是普通道路,盲人走在上面是沒有凹凸感的。有的盲道從公交站和電話亭之間狹窄的夾縫中穿過,盲人根本過不去。《深圳晚報》上那張新聞圖片上,那段盲道凹凸不平,視覺健全者走在上面都有可能被絆個趔趄,別說是沒有視力的盲人了。
盲道之“盲”,在其他城市也比較常見。也是很多報紙、電視上比較常見的新聞題材。這說明,這是一種痼疾。盲道之“盲”,其實是對這個困難群體的一種漠視、忽視。用油漆刷上黃色代替盲道,給誰看呢?給視力健全者看,但是他們不需要這個假盲道;對需要盲道者,假盲道一點用處都沒有。那么,為什么還要刷假盲道呢?唯一的用處,就是“看上去有盲道”。給誰看呢?應該不是應付檢查,檢查人員不可能連假盲道都看不出來;主要還是給自己看,讓自己相信這個城市的盲道設施比較健全。
但是,盲道是建在馬路上的,盲道是否完善,大家都看得見——對這一點,有關主事者怎么就“致盲”了呢?
盲道是供盲人群體行走的路線,無視盲人的困難,才會出現假盲道;不知道,或者不在乎群眾看到假盲道會怎么想,才會把假盲道畫在群眾每天走的路線上。
從盲道之“盲”,可以看到,一些人,群眾路線喊在嘴上,從不打算落實在行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