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鎮化的推進,舊城改造、新區建設已經成為許多地方的重點工作。最近,國家發改委的一個課題組對12個省區的調查顯示,平均每個地級市要建約1.5個新城新區,144個地級城市竟然要建200余個新城新區。
遍地開花的新城建設不乏成功案例,但存在的問題也很突出。由于缺乏合理規劃,不少新城成為“空城”(詳見本報A18版)。
盲目“造城”遺患無窮
趙麗:有媒體用“小區建成五年,入住不足三成”來描述某新城的現狀?,F在,類似的情況并不少見,一些地方不顧自身實際,盲目擴張,最后新城成了“空城”。
肖龍鳳:其實,新城不是不可以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原來的城市空間不足以承載現在的經濟、人口體量,自然要進行擴容。我們反對的是那種拔苗助長式的“造城”,因為風險很大。
許建立:這些“空城”浪費了寶貴的土地資源。它們許多是在原來耕地基礎上修建起來的,這樣下去,很可能沖擊18億畝耕地紅線。
肖龍鳳:看到相關報道,一些小區的入住率僅20%至30%,有一些已入住的人也在考慮“棄城”。這樣的情況下,開發商能否收回成本很成問題,可能出現房地產崩盤。
趙麗:舉債的不光是開發商。在圈地、拆遷、建設過程中,地方財政也要投入巨額資金,有的地方是寅吃卯糧、借新債還舊債。如果新城發展不起來,地方政府要背上沉重的債務包袱。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內蒙古的鄂爾多斯,近些年來這里耗巨資打造了面積高達32平方公里的新城,但新城沒有人氣,嚴重拖累了地方財政。
肖龍鳳:對于三四線城市來說,地方財政本來就不寬裕,將大量資金盲目投入到“造城”中去,本身就是一場豪賭。
趙麗:確實如此。有些城市產業不發達,對周圍的輻射力和吸引力也不強,一味貪大求快盲目建新城,結果建好后偌大的地方吸引不來人口和勞動力,房子閑置,資源嚴重浪費,政府的投資也收不回來。
GDP沖動是重要推手
許建立:其實地方政府未必意識不到盲目“造城”的風險,無奈風險敵不過GDP沖動。業內人士總結,“造城”能收到諸多“好處”:新城建設推動土地升值,地方政府獲得高額土地出讓金;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又帶動投資,拉動GDP增長。
趙麗:在一些產業不發達的城市,財政來源較窄,如果不“造城”,不大搞房地產,政府財政增長會比較慢,這刺激一些地方官員把發展重心放在大躍進式的“造城”上。
肖龍鳳:這其實還是發展中的形式主義。一些官員“唯GDP論英雄”的情結根深蒂固,而造城有可能實現短時期內GDP的快速增長,對這種看似“省時省力見效快”的方法,一些追求政績的官員非常熱衷。
趙麗:現在看,盲目“造城”背后是行政力量在主導,由政府進行規劃、投資和招商,市場配置資源的功能體現得很少,不乏政府主要領導“拍腦袋”決策的情況。
許建立:這也暴露出一些地方還沒有形成民主、科學的決策機制。像建新區這樣重大的決策,沒有經過嚴密的調研論證,沒有征求群眾的意見,僅因為主要領導拍板就匆忙上馬。主政官員花的不是自己的錢,干完一屆就走了,但巨大的包袱和后遺癥卻得由當地的群眾背著。
以人為本是出路
趙麗:據報道,盲目造城之風在不少地方蔓延,一些縣城也在大拆大建,搞各類高端洋氣的新區。這股風不剎住,得有多少城市和老百姓遭殃?
肖龍鳳:大量實例已經證明,城市的活力和吸引力,不在于圈了多少地,建了多少高樓大廈,而是有沒有強有力的產業,有沒有完善的人居功能。
許建立:中央也一再強調,新一輪城鎮化要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要與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同步推進。這提醒地方政府,不能光貪圖表面業績,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發展實體經濟,放在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上,要給群眾提供就業機會,提供完善的基礎設施。
肖龍鳳:成功的新區、新城,在這方面做得都比較到位。像浦東新區,它在發展過程中就尤其注重建設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建立健全配套產業和福利制度。而當下一些“造城”運動,只是借鑒了形式,卻沒有繼承其精髓。
趙麗:我注意到,有的“空城”是因為建設之初,基礎設施還不完善,短時間內沒有人氣,但時間長了會改觀;有的“空城”,則是根本沒有進行因地制宜的規劃就盲目上馬,先天有很大問題,后期很難彌補。后面這種情況,尤其說明城市規劃的重要性。
許建立:俗話說,端多大碗,吃多少飯。是否要建新城,要建多大,建成什么樣,要在綜合考慮現實需求和未來發展后再決定。各地決策前該多做調研,多問問老百姓,不能盲目跟風。
肖龍鳳:轉變發展模式也很重要。地方政府不能只盯著“造城”這樣見效快的活,得練好內功,積極探尋新的產業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