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上海市將召開水價調整聽證會,此次漲價幅度將超過三成。不僅是上海,今年上半年,全國共有近30個城市已經或正在進行自來水價格調整,其中包括上海、武漢、南京等大城市(網易6月27日)。
這是繼2009年多個城市水價上漲之后,在全國范圍內又一波自來水漲價潮。仿佛是一陣風一樣,全國各地自來水廠又再次開始集體性的“入不敷出”了。但其各地自來水的成本究竟有多高,或者說,成本“應該”有多少,在壟斷經營的背景下,總是讓人感覺是霧里看花。
城市供水以地域分界,一個區域、甚至一個城市內獨此一家,消費者別無選擇,獨家壟斷的優勢也就體現得淋漓盡致。但供水企業在每次漲價時頻頻祭出的“成本”大旗,卻難以服眾。因為在沒有市場競爭的環境下,成本的合理性無從確認,企業說多少,就是多少。典型的就是巨大的“三公”支出,時不時爆出的“天價酒”、“豪車”以及公費旅游、請客送禮等等。而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部分地區在“國退民進”的時候,民間資本甚至外資企業對自來水這個“虧損臣頭”卻又都是“趨之若鶩”,如果這個行業真的是“賠本買賣”,那么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這些“資本家”,不可能如此積極。他們急于進入這個領域,恰恰是看中了壟斷特性。在壟斷的環境中,盈利的空間與想象的空間經常成正比。
每次涉及居民生活消費漲價,如電費、天燃氣費等等,都難免引來爭議乃至不滿。其實,公眾不滿的,不是漲價,而是對承擔這些國計民生企業的生產成本的質疑。在壟斷企業要求漲價之前,最需要理清的,是企業的生產成本是否合理,特別是管理成本,這不能成為一個“糊涂帳”,不能任由壟斷企業自說自話。政府部門更不能與供水企業保持高度一致的漲價思維,為供水企業漲價制造輿論空氣,而應該體現出應有的責任擔當,站在公共立場上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