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自小殘疾,一個兒子智障,讓紅谷灘生米鎮文青村七房自然村70來歲的黃老太飽嘗人世艱辛。步入晚年后,留守在家的10歲孫子羅志琨、8歲孫女羅丹妮和5歲小孫子羅志默,給了她快樂與寄托。但6月26日上午11時許,黃老太的3個寶貝疙瘩永遠離開了她——在離村莊不到百米的池塘內溺水身亡了。(6月27日《江西日報》)
發生在留守兒童身上的悲劇,再哀怨的詞兒都無法完全形容他們的痛楚。但是,我們可以回望一下這些事件:蘇北某地一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死亡一個多月才被鄰居發現;貴州一留守兒童生病,爺爺背著他到縣城去看病,孩子卻死在了老人的背上;云南某地幾名留守兒童下河洗澡的時候一起溺亡;還有有關部門的統計顯示,留守兒童性侵害案件近年來多發.......
留守兒童的出現,是社會發展轉型期不可避免的現象。人們紛紛外出打工,用勤勞的雙手成就了自己的生活,也呼應了發展的需要。當這些外出人員,用汗水成就了城市的美好,經濟的發展的時候,誰來做他們的大后方?
社會前行需要有人南跑北奔,需要有人游走四方,需要有人背井離鄉,這都是現實需要。但是,這種現實需要的背后,不僅有著成功的收獲,更有著酸澀的無奈。其實,誰都不愿意離開家鄉,離開爹娘,離開孩子,但是,誰也不能生活在想象出來的世界里,成就幸福,就注定要有一批人去迎接異地他鄉的陽光。留守兒童、留守老人這樣的群體,實際上就是社會發展、經濟發展還不平衡的產物。有關部門不能只送上同情的淚水,更應該為這樣的群體做些事情。
一者,城市不僅要能給民工鋪上一張雙人床,還要能留下容納一家人生活的屋檐。目前,中小城市戶籍制度正在進行,取消落戶門檻,這或許會是一個出口,一家人在一起是最幸福的事兒。有關部門要在這種制度推行的時候,做更細致的工作。
二者,有關部門應該為留守兒童做些事情。不能盼望著每年的六一,送個書包還要叫上電視臺的去“留影”,過了六一就悄無聲息了。團委、婦聯等組織都有義務把各類公益活動開展好,真開展。
三者,鎮村領導要有更落地的服務意識。對于留守兒童家庭,尤其是僅有老人照看的留守兒童家庭,不僅要常上門,更要關注他們的安全,要傳授安全知識、生活知識,還要定期回訪。
四者,有關部門要在留守兒童較多的村莊建立留守兒童樂園,尤其是在節假日里,為留守的老人看好孩子們,還可以邀請心理專家排解他們心中的疑惑。
3名留守兒童的溺死,是一個悲劇,有關部門在陪著抹眼淚的時候,也需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怎樣給留守兒童的安全、幸福留下最后的一手。別讓悲劇和經典的《西游記》一樣一到暑期就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