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幾乎已成定論。但是,究竟有多難,有沒有評價的尺度呢?
從2002年高校擴招之后的首屆畢業生就業開始,畢業生總量不斷打破紀錄,大學生就業難就成為年復一年的新聞主題。對于突然增長的就業需求,市場的吸納需要時間,難一點是必然的。縱觀十來年的經驗,每年新增長的大學畢業生基本都被消化了。可見,雖然有困難,但沒有傳說的那么嚴重,這是一個基本事實。還需要認識到,勞動力市場中新增的就業大軍有三個主體,即進城務工農民、城市下崗再就業人員和大學畢業生。比較而言,年富力強、高學歷的大學畢業生,絕對不是其中的弱勢群體,這是另一個基本事實。
那么,越拉越響的大學生就業難的警報,究竟來自何處?我的答案是來自不合理的就業率統計。警報總是在3、4月份拉響,因為在大四第二學期,大學按月進行的就業率考核開始了。4月、5月百分之十幾、二十的統計令全社會驚心,然而,那是完全不科學的。因為在市場環境下的雙向選擇,高端人才就業崗位的匹配,比低端人才復雜得多,必須有一個較長的過程,學生在畢業后花半年至一年時間找工作是很正常的。由于就業環境趨緊,一些調查顯示,大學生的擇業期呈延長的趨勢。
我們不應該像計劃經濟時代統一分配那樣,要求離校時的就業率。以畢業前的“簽約率”來評價就業狀況,其嚴重后果,一是用簽約率極低的虛假信息刺激人們的神經,加大了全社會的“就業恐慌”;二是在高壓之下難免出現“注水的就業率”,破壞了我們對就業狀況的真實認知;三是使得本科第四年成為學生四處求職面試的求職季,極大地沖擊了高校正常的教學秩序,降低了教育質量。
顯而易見,隨著時間后移,按月統計的就業率自然會逐漸提高。近年來教育部公布的就業率基本都在72%左右,統計時間節點是9月1日。如果統計12月底的“半年后就業率”呢?有一個現成的案例。2006年3月,原人事部公布的2005年大學生就業率統計,截至12月31日,就業率為87.7%,比當年9月1日的統計值提高了15個百分點。如果再統計“一年后就業率”呢?估計還可以提高10個百分點。如果畢業生的一年后就業率超過90%,那么請問,究竟有多大問題呢?
伴隨全社會的不斷重視,“月月緊逼”的就業率統計變成了“日日驚心”,央視開始每日統計公布就業崗位,這實在是不必要的。大學生擇業如同談戀愛,試問可以如股票市場那樣時時統計嗎?因而,我們需要理性認識“大學生就業難”,為這一“高燒”降溫。事實上,國外大學考核的都是“一年后就業率”。建議按照國際慣例,將我國大學生就業統計的時點延至每年12月31日,進行“半年后就業率”的統計;再以次年7月1日為節點,進行“一年后就業率統計”。這樣產生的就業率數值,更為真實可信,可以避免渲染不必要的社會性恐慌。
當然,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統計模式也需要變革,應當改變目前主要靠學校自報的方式,通過政府組織或委托,主要依靠統計部門、勞動就業部門和人才市場、社會調查機構等專門機構和中介組織,進行相對獨立的調查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