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省政府發布《關于2013年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意見》。
5月15日,省政府召開全省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2013年四川省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重點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6+5”方案)同時下發。
……
可以預見,新型城鎮化的加快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城市基礎設施領域服務管理體制的改革,將給建筑業帶來巨大的空間,為建筑業及其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機遇。這些空間和機遇,將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
產業發展的空間和機遇意味著就業機會的增加。
2015年全省建筑業全社會從業人數將力爭突破600萬人。吸納就業,建筑業正憑借其獨特的產業優勢,在新型城鎮化加速推進中扮演重要角色——為“人的城鎮化”提供就業支撐。
據有關部門預測,我國城鎮化快速發展還能持續相當長時間,到2030年,城鎮化率將達到65%左右,各類城鎮新增人口將達3億多人。
新型城鎮化將不是簡單的人口聚集和城鎮規模擴大。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盛毅認為,我省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明確了“以人口城鎮化為核心”,加大對農民工群體的關注,將在更大程度上推進農民工融入城市,真正轉變為城市居民。
對于新一輪新型城鎮化,不少專家學者都認為,以人為本的核心,首先要直面的是戶籍與土地制度問題。與此同時,各方也在關注,如何讓農村轉移人口真正能在城市“落地生根”,讓進城的農民能就業能創業,生活更安穩。
同時,作為人的城鎮化的硬指標之一,收入是最為明顯的表征,與之密切相關的就業就顯得更為重要。
對于農業轉移人口而言,要有穩定的就業和穩定的收入,才能支付長期在城鎮居住的生活成本,才會有享受社會保障、教育、醫療、住房和其他均等化公共服務的可能。與此同時,在城鎮長期穩定的就業,有利于職業培訓,提升人力資本素質;有利于增強職業認同,增強個人對職業和城市的適應性。
就業崗位來自哪里?
產業的發展壯大、不斷挖掘新的產業機會是重要的就業支撐。
省政府發布《關于2013年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意見》提出,做強產業促進就業——堅持把新增城鎮就業崗位放在首位,推進產城一體、園城共融,不斷增強城鎮吸納就業能力。
在“6+5”方案中,明確提出要認真研究農村轉移人口的就業特點,注重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努力創造更多適合農民工特點的就業崗位,并“量身定制”了農民工進城務工年度目標:新增城鎮二、三產業就業崗位150萬個,其中建筑業新增就業崗位25萬個。
省住建廳人士同時提出,農業轉移人口要實現就業城鎮化,需要城鎮的產業支撐,也需要在職業技能、職業認同、個人適應、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等方面提升個人就業能力。
建筑業成吸納就業重要途徑
今年46歲的龔明是資陽農村人,小學畢業,沒有特長和技術。“在一些小工地打雜每個月就能掙2000元左右。”龔師傅計劃,今年要好好鉆研一下技術,從小工變成“大工”。
事實上,屬于勞動密集型的建筑業,就業門檻較低,成為吸納農村轉移勞動人口就業的重要渠道。
建筑業是我省的傳統優勢產業。目前,全省建筑業企業共計15207家,比2007年9647家,增加5560家。建筑業從業人數從2007年不到300萬,現已突破500萬人,為我省地方經濟發展、推動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提供就業崗位特別是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發揮了重要作用,已成為我省的支柱產業。
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一大批重大城建項目的啟動實施,更將為建筑業快速發展帶來機遇。“6+5”方案明確提出,做大做強建筑業,加大對建筑業的政策支持力度,積極發展勞務企業,充分發揮建筑業吸納農業轉移人口的重要作用。
在已有的框架中,如何進一步擴大建筑業吸納就業的“庫容”?
加快建筑業轉型升級,幫助建筑企業進一步開拓省外市場將是重要舉措。“在拓展省外市場方面,我省將加強與省外行政主管部門的協調,積極為出省企業提供項目信息,簡化辦事流程,搞好協調服務。”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扶優扶強、做專做精、提高產業集中度的原則,我省將支持骨干企業和成長型企業發展,形成總承包、專業承包和勞務分包等比例協調、分工合作、優勢互補的建筑業發展格局。
剛剛印發的《2013年加快建筑業發展工作方案》提出,支持鼓勵企業與相關職業院校聯合辦學,加快培養和造就適應發展需要的企業家隊伍、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制定《培養實用型建設人才的指導意見》;與有關部門協商,解決我省2.9萬名臨時二級建造師的執業資格,推進建筑行業職稱改革,使建設工程類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數量有較大增加;開展建筑企業職工隊伍的全員培訓,培訓各類人員55萬人。
與此同時,為保障促進農民工在建筑業中的就業,省住建廳將支持鼓勵企業與相關職業院校聯合辦學,開辦農民工業余學校,培訓農民工15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