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新型城鎮化,就是要實現城鎮化從數量型增長到質量型提升的轉變,也就是說要解決農民工進城后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定居落戶難的問題。這也就意味著當前城鎮化的工作重點是如何實現人的城鎮化。
中國的城鎮化進程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上。新型城鎮化核心內容涉及兩個方面:一是人的城鎮化問題,就是如何解決農民進城就業后的基本公共服務問題;二是城鎮的發展模式和路徑,即如何實現城鎮發展的可持續、生態保護、低碳和綠色。
新型城鎮化的重點是農業轉移人口的市民化。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的城鎮化率達52.6%,而按城鎮戶籍人口計算的城鎮化率僅35.3%,之間存在著17.3個百分點的差距。這說明,2.5億農民工和約7500萬城鎮間流動人口在城市還沒有享受到與城鎮戶籍居民同等的公共福利。如果不及時解決他們的公共服務和進城落戶定居問題,我國城鎮化的質量將不會得到根本改善,反而還會加劇未來可能出現的各類社會矛盾。
所謂新型城鎮化,就是要實現城鎮化從數量型增長到質量型提升的轉變,也就是說要解決農民工進城后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定居落戶難的問題。這也就意味著當前城鎮化的工作重點是如何實現人的城鎮化。
我國有658個城市和19722個建制鎮,已經統計為城鎮化的人口到2012年底已達到7.1億人。而我國又面臨著資源短缺、人口壓力巨大等多重挑戰。走什么樣的城鎮化發展路徑,關鍵是要落實城鎮發展模式從粗放擴張型向資源集約型的轉變。
調整城鎮發展模式,關鍵要做好幾件事情:一是明確什么樣的路徑是正確的。例如,要改變注重視覺形態的現象,轉向資源的節約利用等。只有明確了什么是正確的發展觀,才能要求各級城鎮政府不再偏離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二是要改革城鎮管理體制,建立相對平等的城鎮發展機制,防止資源通過行政等級,過多地被集中到高等級城市;三是要提高土地出讓成本,要求政府珍惜土地資源,遏制攤大餅的發展趨勢;四是要調整政績觀,從制度上促進政府管理者把短期行為轉向長期行為,把工作目標對準公眾和外來人口,真正地從制度上實現中央提出的“以人為本”的城鎮化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