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德國國際合作機構合作舉辦的“城鎮化發展與包容性增長——人口城鎮化的政策與體制”論壇在海南省海口市召開。來自德國、越南、柬埔寨、老撾、吉爾吉斯斯坦、蒙古等國的專家學者介紹了各自城鎮化的歷史進程與當下面臨的挑戰。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城鎮化
與會亞洲國家大多都經歷了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改革,一些國家還經歷了城鎮化的倒退,不過目前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探索各自的城鎮化道路。
阿塞拜疆“城市倡議”智庫戰略規劃專家賈法利介紹稱,20世紀90年代的前蘇聯解體給阿塞拜疆經濟造成極大的影響,特別是1991~1995年阿塞拜疆經濟連續5年呈現負增長,城鎮化率也隨之下降。近幾年來,以石油為重點的工業快速發展,經濟呈現快速增長勢頭,城鎮化率也快速提升。值得一提的是,2002~2010年阿塞拜疆是世界上經濟增速最高的經濟體之一。2011年,阿塞拜疆成為歐洲城鎮化率最高的地區之一,也是高加索地區主要的經濟和商業中心,該地GDP占全國的90%,財政收入約為全國的85%。
烏茲別克斯坦內閣宏觀經濟預測研究院代理副院長尤拉霍諾夫介紹說,目前烏茲別克斯坦人口達到300萬,城鎮化率達到54%。
而同為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吉爾吉斯斯坦則沒有那么幸運。該國投資信貸銀行城鎮建設顧問尤森諾夫表示,1979年以來,吉爾吉斯斯坦城鎮化率開始下降,尤其是前蘇聯解體后的幾年城鎮化率下降速度加快。截至2012年底,吉爾吉斯斯坦城鎮化率為33.9%,人均GDP僅為1158美元。目前,吉爾吉斯斯坦有31個城市,其中77%是小城鎮,這些小城鎮的人口均在5萬以下;首都比什凱克和南部城市奧什則集聚了全國60%的城鎮居民。
“城鎮化是越南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因素。”越南中央經濟管理研究院副院長陳金鐘強調,上世紀90年代,時越南只有500多個城鎮,到目前城鎮數量已經達到760個。盡管越南城鎮化率還低于40%,但近10年以來,越南城鎮化發展迅速,尤其是河內市與胡志明市,這兩大城市的人口大約已占城鎮總人口的1/3。
陳金鐘認為,河內市和胡志明市的城鎮化有以下幾個顯著的特點: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升,貧困發生率比較低;城市發展面貌有較大的改觀,新建了不少高樓大廈,高科技得到了普遍運用;基礎設施,如水供給、交通等全面提升;沒有出現大面積的貧民窟。
蒙古國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波洛瑪指出,1950年以來,蒙古城鎮化進程開始穩步提升,截至2011年底城鎮化率達到66.2%。蒙古城鎮化進程快速提升,主要是依靠網狀遷移與城市周邊地區的快速發展。上世紀90年代之后,大量勞動力從農村遷徙到城市,大量民工從西部地區涌向首都烏蘭巴托。目前,烏蘭巴托是蒙古人口最密集的城市,全國45%的人口和50%以上公司都集中在烏蘭巴托。
老撾的城鎮化別具特色。老撾國家經濟特區委員會規劃司副司長科豪特非特內介紹稱,老撾將經濟特區作為推動地區一體化及減貧的重要平臺,目前,老撾有10個正在建設的經濟特區。經濟特區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建設新的城市中心。建設這個經濟特區的目的是要將其發展成為一個大城市,作為旅游業、外貿和服務業中心,從而發掘老撾豐富的傳統文化。
柬埔寨的城鎮化進程則稍顯落后。該國商務部國際貿易司司長施非克稱,柬埔寨80%的人生活在農村,20%的人生活在城市,城市人口增長率為2.5%,農村人口增長率為1.3%。因此,他預計柬埔寨的城市人口將越來越多。
面臨諸多轉型挑戰
在城鎮化取得較大成果的同時,這些亞洲轉型國家也面臨著農民工、住房、交通、污染等諸多問題。
最大的問題就是區域、城鄉、收入差距拉大。根據世界銀行報告,2008年老撾基尼系數為0.3674,屬于貧富差距比較大的國家。北部與中南部地區、湄公河地區與中西部地區之間的貧富差距巨大,北部的貧困發生率比中部和南部地區高12%。目前,農村貧困發生率仍然很高,農村貧困發生率從1993年的52%下降到1998年的43%,到2003年下降到38%。雖然如此,農業勞動生產率比非農產業低很多,農村生活水平遠低于城鎮。
其次是環境污染嚴重。陳金鐘強調,胡志明市和河內市的環境污染嚴重,主要表現在:施工廢棄物隨意向河里或公共區域傾倒;下水道薄弱造成污水四溢,胡志明市75%的區域被雨水淹沒超過2.5米,影響了27.7%人口的正常生活,河內的排水系統只能滿足35%的需求;空氣質量達到警告級別;綠地面積大幅減少,1995年,河內有110個湖泊,面積達2100公頃,到現在僅剩下70%,而且沒有任何新增湖泊。
人口分布失衡則是亞洲轉型國家面臨的另一個問題。陳金鐘認為,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越南大量人口從農村遷移到城市,使得人口和勞動力分布失衡,農業用地大幅減少,城市就業壓力增大。
尤森諾夫指出,1920~1990年間吉爾吉斯斯坦城鎮化是工業化的結果,而1990~2010年間則是逆城鎮化的過程:大量人口從農村主要流向首都比什凱克和南部大城市奧什;1991~2012年通過村莊重組到城市來促進城市發展幾乎不被支持;小城鎮只能生產單一的產品。
“民工荒”問題也并非中國獨有。施非克稱,柬埔寨經濟發展比較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勞工緊缺。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城市里勞工價格越來越貴。
邁向更高質量的城鎮化
針對城鎮化轉型過程中面臨的問題,與會專家就尋求更高質量的城鎮化道路、實現包容性增長提出了富有建設性的意見。
賈法利指出,亞洲轉型國家特別是前蘇聯國家,解決人口遷移問題,必須提高城鎮化的程度。他認為,大型城市是必須要有的,二級城市如地區經濟中心也是不可或缺的。在轉型尚未完成的情況下,這些亞洲國家需要通過發展自由市場來發展經濟。
陳金鐘指出,越南的城鎮化應該與經濟增長速度相適應,盡快出臺城鎮化的法律,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對于胡志明市與河內兩大城市,則需大力發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城市住宅,建成環境友好型城市和生態城市。
波洛瑪建議,蒙古城鎮化要做到可持續發展,應該制定城市發展戰略,培育公眾的環境意識,促進環境保護體制改革,重視個人在城市環境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