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
薛志峰,山西平遙人。
經歷:1992-2005年,在清華大學建筑技術科學系完成本科、碩士、博士學習,獲得工學博士學位。
2005-2007年,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學習,獲得工商管理碩士。
2008年聯合創辦北京唯綠建筑節能科技投資公司,任總經理。
業績:在清華大學期間,主持完成國內首個示范性節能建筑“清華大學超低能耗樓”的建設。十年累積完成國內600多幢公共建筑及政府辦公建筑能源審計與節能診斷。參與“奧運科技專項”、十一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北京市重大科技專項”等多項重點科研項目。2008年至今,主持完成環保部示范樓節能顧問、北京市建委新辦公樓節能專項、唐山秦皇島等城市政府機構能源審計與節能改造等多個項目。
兼任:北京市科委可持續發展促進會副會長、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建筑業協會建筑節能專業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薛志峰: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是個系統工程
“我很幸運能夠學以致用,我自己成長的經歷和正在從事的工作,與國家推進城市化進程、推進建筑節能工作,處在一個平行而又快速發展上升的過程中。當然,我更加希望未來節能環保行業的發展速度快于我本人和年輕一代專業技術人員的成長速度,形成一個更廣大的產業。”唯綠建筑節能科技投資公司總經理薛志峰如是說。
15年累計完成近600棟大樓的節能診斷和改造,主持建設了我國首個示范性綠色建筑——清華大學超低能耗樓,編著了《公共建筑節能》、《既有建筑節能診斷與改造》、《超低能耗建筑技術及應用》等多本專著,從事過房地產和建筑施工企業管理,如今又創辦科技企業推動更多建筑的節能,薛志峰走過了理論-學術-實踐的歷程,實現了從學者到技術人員再到企業老總的華麗轉身,為另外一段實踐-學術-理論的理想道路蓄勢待發。
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是城市化的重要課題
“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從單一解決建筑的技術問題,到解決一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再到演變成為解決一個國家戰略發展的問題,其重要性可見一斑。我也在從事這項工作10多年的過程中,對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認識,從當初解決建筑實際運行問題、降低能耗,轉變到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是綜合性問題,也是一個城市當中人文生態問題,更是涉及國家發展戰略的問題。這是我進入建筑節能行業的入門階段,培養了我的基礎專業能力,對我后期的影響和幫助很大。”
1996年,薛志峰還是清華大學的一名大四本科學生。每年暑期學校都安排學生去做樓宇的參觀調研以及測試診斷。然而,令薛志峰沒有想到的是,從那之后10多年的時間里,他就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作為既有建筑節能的實踐者、親歷者,薛志峰深感“人們對既有建筑節能認識,不論是技術體系上,還是對整個城市化推進的價值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早年的既有建筑測試診斷不是為了節能,而是通常所說的專業課程實習,屬于教學實踐,目的很單純,就是要進入樓內看看建筑的供配電、空調設備、照明裝置等等是什么樣,從而印證書本上的知識。這一時期的測試和診斷,只是解決了業主在運行管理中的一些故障,比如冷凍機頻繁停機或者設備噪音等問題,是局部的問題解決,包括在對既有建筑的認識上都和節能還有相當大的距離。”
“1998年以后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北京市實行“煤改氣”,許多大型公共建筑原來的燃煤鍋爐改造為燃氣,采暖費提高了幾倍,業主對節省運行費用有了非常急迫的需求。這是我接觸建筑節能這個行業以后遇到的第一個高峰,期間我們完成了許多與節能相關的樓宇改進或者改造。”
“但在2000之后,既有建筑節能開始進入平緩期。”薛志峰說,這主要是因為那時經濟發展較快,旅游行業處在上升通道,酒店運營狀況良好,節省運行費用的節能需求被經營收入提高的收益平衡掉了。業主對節能不像之前那么急迫了。但到了2004年、2005年,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限電,讓既有建筑節能從城市層面提升到了國家層面。2007年以后,在大國崛起的背景下,節能更是成為國家的一個發展戰略。國家密集出臺了一系列節能減排相關的優惠政策和有力措施。節能從此深入人心,受到各界的重視。”
用樂觀和客觀的眼光對待示范建筑
上個世紀90年代以后,我國城市化進程呈加速發展態勢,城市建設的日新月異直接表現為新建建筑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大力推進的同時,綠色建筑在我國呈蓬勃興起之勢。薛志峰認為,“這源于人們對建筑節能的認識從‘節省能源消耗’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再到‘綠色、生態和可持續發展’的變化。認識的提升帶動了綠色建筑或者說超低能耗建筑在我國的發展。我接觸到這個領域起源于清華大學超低能耗樓,它與中國綠色建筑的發展有極大的關聯性。”
他向記者介紹,為了向世界兌現“綠色奧運”的承諾,2001年年底北京市科委和科技部共同設立綠色奧運技術體系的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當時許多在節能領域超前的國家,向中國推薦產品技術和標準體系,但對于中國政府來說,要回答的問題是,外國的技術和產品是否適合中國,是否適合中國城市化發展的需求,能否體現中國的特色。
“我的導師江億院士是課題的帶頭人,他將這個只需要對外國技術和產品作出評價的軟課題,變成了蓋一個示范樓的硬課題。在拿著300萬的課題經費作為啟動資金去找開發商合作建樓無果的情況下,清華大學提供了現在超低能耗樓所在的地塊,我們找了近100個企業做捐贈,基本要求是捐贈材料要達到很高的節能效果。2002年前后,大家對綠色建筑基本處于迷茫狀態,一個3000平米的樓蓋了兩年半。”回憶當初,薛志峰頗顯無奈。
然而,大樓的蓋蓋停停卻讓薛志峰“大有收獲”,他說:“我當時停下博士論文研究,天天去工地當工頭,讓工人師傅給我講解產品和技術,以及如何安裝,這相當于把整個大樓做了解剖。”正是這樣一個不被其他同學看好的課題,更不可能形成理論的項目,讓薛志峰把自己的知識結構由暖通空調擴展到了建筑的結構形體、給排水、可再生能源、建筑物理等一系列的建筑技術領域。
薛志峰表示,從清華超低能耗樓集成到現在,中國示范性建筑乃至綠色建筑有了很大的發展,如中美合作的科技部示范樓、中意合作的環保部示范樓以及上海、天津、深圳、重慶等一些各具地方特色的示范性建筑。不過,這些只是對清華示范樓采用的技術體系做了一些修正和調整,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對于記者提出該樓做到了最佳技術的組合,但成本較高,缺乏普遍推廣性這一問題,薛志峰并不回避。他說,“確實存在這樣的問題。這個項目建成后,我每次接待完參觀者,都要強調,不能把它理解為一個建筑,實際上這更應該是一個實驗臺,技術的展示臺,部件的分析臺。示范樓成本的概念通常較弱,它們是讓中國的業主,通過設計師們,了解有多少種可用的新技術,但在應用中要因地制宜,根據實際需求來選擇。”
2005年,為了從企業的角度認識、體驗綠色建筑的發展,薛志峰進入一家以科技地產著稱的企業負責項目的設計管理和工程管理。這段經歷讓他感到,正是像當代、鋒尚等有嘗試勇氣和愿望的企業,帶動了中國科技在建筑領域的提升速度,帶動了行業的進步和發展。他表示,在綠色建筑的發展上,無論是清華示范樓,還是其它一些超低能耗樓,盡管有瑕疵,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它們的推動作用將對中國產生深遠的意義。
此外,他還談到,國家在綠色建筑方面的支持力度,尤其是2004年以后,更高的節能標準、可再生能源的補貼、合同能源管理等政策的相繼出臺,對行業發展直接產生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我感到,我這一代的年輕人遇到了特別好的時代,我們的成長跟行業的發展、城市化的發展在同步進行。”就評價標準,他認為,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我們國家的評估標準,強調量化和全過程,更適于本國的綠色建筑。而國外一些綠色建筑評估體系在商業推廣較成熟,和產業配套程度高,某些方面可以借鑒其長處,比如獎項的稱謂和設立等。
建筑節能需要構建全產業鏈
如今,身為唯綠科技的總經理,薛志峰每天非常忙碌,但他依然游刃有余。他說:“這得益于兩個方面,一是曾經在清華大學做過4年多的科研秘書,另外在中國另外一所最著名的大學——北大讀過MBA,相對系統性地完善了自己的知識結構。這些都對我現在做企業管理幫助很大。”
談起唯綠,他很自豪,而且認為這將讓他的經歷、技術觀有很大的延續和發展。因為“這個公司是全架構的企業,我們不僅有一個很強的技術團隊、設計團隊和項目實施團隊,而且有實力很強的資本方和良好的社會關系。我們堅持全系統、全過程、全行業的觀念,無論做企業、做項目,都強調用數據說話、延長產業鏈,換位思考。我們深知,建筑節能不是單一的技術問題,它涉及到學科的發展、市場的驅動、國家的扶持、政策的力度、業主的認識,包括媒體的宣傳,國際化的視野,需要建立全產業鏈,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他向記者講述了建筑節能產業鏈建設中學科調整給他帶來的變化。1992年,作為當地的佼佼者,帶著對學科的不解和迷惑,薛志峰考上了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專業是供熱供燃氣及空氣調節。他向記者介紹,熱能工程系里有幾個分支,一個是主要研究熱源,如鍋爐;一個是主要研究發電,如燃氣輪機;還有基礎研究,如熱工等等;此外就是他所在的空調專業。
“從中可以發現,我所在的學科或者說專業,主要偏于采暖,都跟熱有關系,并且跟機械類的東西有關系。1999年,國家對大學的學科作了調整。其中,空調專業從熱能工程系調整到建筑系。”在他看來,這次學科的調整更應該歸結為我國城市化的需求使然,學科的發展和城市化的發展相呼應。
他說,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城市中出現了越來越多形態復雜、功能復雜的建筑,包括舒適性要求更高的建筑。建筑面臨的問題,也從單純解決采暖,逐步上升到解決諸如建筑采光、聲學、通風,包括建筑能源的供應以及建筑對于一個區域乃至城市發展中發揮的作用等等更廣泛的問題。這樣一個學科的調整,把采暖、通風、空調和建筑的聲學、照明、智能化、城市能源規劃做了院系合并。建筑技術也因此與建筑藝術成為建筑學院的兩大專業體系。因此,薛志峰本科拿的是熱能供暖學士學位,碩士讀到一半后,從熱能工程系轉到了建筑系,碩士、博士學位拿的都是清華建筑學院的畢業證書。“這是我當初進入清華大學所沒有想到的。”
他表示:“這實際上是城市化發展帶來的需求變化。這一變化在帶來學科調整的同時,直接地改變了我們這一代年輕的技術人員從事的技術領域,使我們這一代年輕人能夠幸運地學以致用,投入到國家高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