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浦 :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教授
本刊記者:崔躍 編輯整理
21世紀是城市化的世紀,是城市競爭的世紀,是城市作為經濟社會中心并且日益成為文化中心的世紀。城市的發展方式由單一的經濟方式轉變為多元化的發展方式。在此過程中,文化創意產業作為一個邊際不斷展開和跨越的引擎式產業,將隨著城市化的推進迎來黃金時代。它將依據城市發展需要不斷進步,并成為未來城市發展的新趨勢。
那么,如何基于我國的現狀和經驗來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就成為我們必須嚴肅探討的重要課題。
金元浦,浙江浦江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文化與藝術專委會專家顧問,中國傳媒大學、上海交大教授、博導,中國中外文學理論學會副會長、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會(分會)會長,北京市科技美學學會會長,教育部、文化部高等學校動漫類教材建設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商務部服務貿易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文化貿易首席專家。
曾任中宣部《文化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和《中國文化發展綱要》起草工作小組專家組成員。
被譽為“中國創意產業理論之父”,是國內最早進行文化產業研究的專家之一,也是最早在我國提出和推動創意產業理念的專家,被10多?。▍^)市聘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顧問。
系北京市委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項目負責人、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我國中心城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與軟實力競爭”項目負責人。
主持和參與省市大型文化創意規劃等項目50余個,所主持的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奧運研究中心(北京人文奧運研究基地)受到中共中央、國務院的嘉獎,成為奧運會后國內唯一一個獲獎的奧運科研機構。
城市化的發展需要文化創意產業的推進
我國城市化發展到目前的階段,市民對文化的要求,對公共文化服務的要求,對整個文化產業的要求,都越來越強烈。也就是說,城市化的發展需要文化創意產業,城市化的發展帶動了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城市化的進一步升級換代要求各級官員和各個部門對文化產業或者創業經濟給予高度關注。
大家知道,我國城市的發展具有階段性,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任務。在發展初期,我們首先要完成在整體的城市化中最基本的任務。比如,我們的小城鎮要解決最基本的基礎設施的問題——城市的道路建設,然后要解決高速公路和機場的建設問題,以及城市的各種商業設施,如超市、飯店、旅館等。
在城市化的過程中,隨著溫飽問題的解決,小康時代的來臨,人民群眾對城市的文化需求越來越高,這也是國民在收入不斷增高后產生的需求。小康時代,在滿足了人們吃穿用住的基本需求之后,就要解決更高的文化的、精神的和心理的需求,包括美學、藝術、旅游、健康、養生等更高程度的需求,這也就是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的必然表現。這些需求一部分是公共文化服務提供的,另一部分是通過購買獲得的。這一系列需求的“井噴”就需要文化創意產業適時、合理、歷史性地出場,來解決這些問題,這也是基于人們提升了的、更高的文化需求,以及城市建設中對人們的文化需求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務產品所形成的發展性需求。
隨著我國整體產業的升級換代,人們對文化和創意產品的要求越來越強烈,文化成為一個城市最重要的歷史資源和品牌標識。從城市的整體發展中來講,當一個城市的基礎設施和基本面貌,尤其是制造業發展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就會面臨第二產業的升級換代問題,即從低端制造業向高端制造業和服務業轉型的問題。目前,我國大部分城市都存在這個有待完成的任務。也就是說,我們恰恰處在這樣一個境遇中——通過勞動和投資驅動而達到的這樣的城市發展的階段已經不適應國家當前的發展。因此,我國下一個階段最重要的發展目標要通過創新來實現。對于一個城市的升級與發展,可以從這些基礎的變革來看,如音樂廳、體育館、圖書館、博物館、廣場等各種各樣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起來了,可見,隨著人們的需求變化與提高,我們城市的自身建設與發展也要升級換代。
文化創意產業可以為其他多種產業提供引擎服務
隨著文化創意產業自身的定位發生了變化,它已不再是邊界固定的生產行業,而是可以為其他產業提供服務的引擎,并將在未來起到引領的先導性作用。特別是通過創意和設計打破過去低端制造業的狀態,從供給側為這些產業實現升級換代作出貢獻。
根據2014年中央10號文件,可以明確:
第一,文化創意與設計服務可以為我國裝備業的升級換代服務。裝備制造業屬于重工業,它從低端制造業走向高端,創新創意設計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典型的例子有,高鐵通過創新創意設計進入了更高的發展層次,還有火箭、軍艦和新型飛機,也都通過創意設計得到了提升。
第二,文化創意與設計服務可以為我國日常消費品業的升級換代服務。 吃、穿、用、住的輕工業產品與文化創意設計的關系更明顯,比如服裝行業。全世界平均每個人穿六七件中國衣服,以前我們投入巨量廉價勞動力、土地、礦山,乃至空氣和水,通過低端制造業來獲取微薄利潤,是名副其實的汗水大國?,F在這種情況正在發生變化,我們通過創意設計提升中國品牌,日益走向世界。出行方面出現了掃碼使用的共享單車、滴滴打車,甚至共享汽車,這些都是更高層次的衣食住行的一部分,它通過高科技的創意設計提升了我們的生活水平。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我們通過高科技和文化的結合創造出的創意經濟,推動了第二產業的升級換代。
第三,為信息業服務。這里的信息業不是簡單的打電話,而是包括移動網智能手機傳輸來實現的巨量的文化消費的大變革。信息業成為更廣泛的無遠弗屆、無時不在、不可須臾離開的“中國必備”。比如旅行,比如駕車,比如視頻會議,信息業與文化創意設計的結合,創造出了驚天的業績,其中,中國華為的崛起就是很典型的案例。
第四,為建筑業服務。創意設計能解決我們所有城市“千城一面”的問題。這個問題在中國已經到了很嚴重的程度——使用同一張圖紙建設幾十棟大樓,這是極其惡劣的現象,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找到這樣的情況。建筑是全球公認的人類第一藝術,而我國的一些企業把建房掙錢當作最高使命,所以它帶來的是“千樓一面”、“千區一面”,甚至是“千城一面”。只要觀念轉變,通過創意設計來服務,就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大家就能住上更美、更好的樓房。但是現實中這個觀念沒有完全轉變,很多城市依然延續了這種格式化建造理念和規劃風格,不顧天際線和城市的面貌,一心追求速度與政績。
第五,為旅游業服務。創意設計可以實現包括全域旅游等在內的服務提升。
第六,為體育產業服務。體育產業也要通過創意設計,比如從以前的游戲發展到現在的電競,它也是體育產業的一部分。創意設計就能解決其中很多問題。
第七,為農業服務?,F在的農業與過去不同,現在我們有了城鄉綜合體,有了特色小鎮,有了民宿,這一系列實現都是通過一個最基本的方式——創意設計來實現。創意設計解決了城鄉的就地現代化,解決了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解決了鄉親鄉里、鄰里相親相愛和鄉愁,解決了返鄉農民工回去建設新農村的問題……
在世界經濟中,全球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特別重視創意經濟,聯合國分別于2008、2010、2013和2016年發布了四本有關創意經濟的報告。報告指出,從上個世紀末以來,以發達國家為首的全球各國特別關注世界經濟中從創意產業到創意經濟的發展。英國、澳大利亞、歐洲大陸和美國都提出了相應的創意經濟發展的策略和做法,而且都把它列為國家發展的最重要的支柱型產業。從這個角度看,發達國家率先跨入了創意經濟的發展快車道。發展中國家對文化創意產業、創意經濟也給予了高度關注,巴西,俄羅斯、尼日利亞和東南亞的國家也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其中旅游等方面發展特別迅速。中國和印度引領了發展中國家文化創意產業-創意經濟的發展潮流。
我國城市化中的創意經濟
當前,我國的城市化發展已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這個時期的最具標志性的戰略變化就是:中央在十八屆五中全會以后把國家整體的發展直接提到創新優先上面來——未來我們發展的第一位推動力就是創新。經濟上,我們要解決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到更高端的服務性國家的轉變,成為服務業高度發達的創新性國家。在這一正確決策下,我們迅速從低端制造業升級換代。從過去花數億元人民幣買一架波音飛機到現在我們的C919下線, 我國的城市化發展極為迅速,在城市化和高科技結合的方面居于世界前列,這個過程將是艱難和長期的。其主要表現可以用十個字來概括:大、智、云、移、自、小、微、新、特、融。
“大”就是大數據。大數據是美國人最先提出來的,2014年國內發布大數據白皮書,把大數據放在和互聯網一樣重要的位置。大數據在中國應用迅速,誕生了一大批數據公司,以及虛擬現實的實踐運用。大數據最大的預測功能已經開始展現出來了。當然,這一切都基于中國有7億多的智能手機用戶這一重要基礎。
“智”就是智慧,指智能產業。其一是指人工智能,包括機器人、無人機;其二是智慧城市,比方說智慧城市中的海綿城市的建設,就能較好解決城市缺水的問題;其三是深海下潛,航空航天,都是依賴人工智能的發展。
“云”就是云計算。云計算長期以來由美國主導和領先,我國一直難以涉足其間,但最近隨著我國的云計算名列世界第四,云服務應用日益廣泛,進入了我國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我國的超級計算機運算速度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至今還保持著前兩名的位置。
“移”是指移動網。我國智能手機和移動網的普遍使用,被全世界所稱道,世界領先、使用人口最多、運用最廣泛。移動互聯網在中國,尤其是通過高度結合的手機客戶端,使人民幣的無紙化成為世界之最,被稱為中國“新四大發明”,其影響正在大規模向世界各國傳播。
“自”就是自媒體。社交軟件客戶端的普及使中國的自媒體在數量上全球第一,人們也擁有了各種各樣表達自己的平臺,人們之間的交流更加順暢。這也使社群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各種無國界、無語言障礙的社區也非常迅速地建立起來了。它對社會各個方面的影響正在日益彰顯。
“小”是小微企業。我們實施了“雙創”以后,小微企業瘋起。全民創業、創新,掀起了“中國原創”的熱潮。
“微”是微方式。 微博、微信、微視頻、微電影,這里不光是指各種社交軟件,還包括各種微服務,網紅、直播的迅速發展,動員和激勵了大量創業者,其創新、創意、創造的潛力將不可限量。
“新”是一種發展過程中不斷創造出來和展現出來的形態,主要是指從我們日常生活中不斷創造出的新的產業的、管理的、傳播的、營銷的新形態。從餓了嗎、滴滴、摩拜到共享汽車,“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昨天沒有,今天就可能創造出來。當然,在人們嘗試的過程中也有失敗,比如共享雨傘失敗了,有的共享單車企業倒閉了。這也說明新的形態要成長、成熟,會有約束,有競爭必有淘汰。
“特”這個字實際上是“酷”,“酷”出特色。這個酷非常重要,之前我們很多文化模仿日韓,所謂“酷”日本、“酷”韓國,而現在中國的年輕人自創了一大批最具特色的東西,這個東西其實就是青年時尚文化浪潮,“酷”說到底是年輕人之所鐘之所愛、之所創,是青年亞文化的一種特色。
“融”是“融思維”。融思維是互聯網思維的一個核心?!叭谒季S”是指跨界的思路,在各行業之間跨越,在不同學科之間跨越,在不同的領域之間跨越。這是融思維所追求的融通。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互聯網思維對于一個創新性國家創新性城市的重要意義:思維的轉換是最根本的轉換。
通過這十個字就可以解釋為什么創意經濟和城市化有著密切聯系、我們為什么要發展創意經濟。
當代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基本要素
首先,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必須具備相應的生產力水平。一般來說,創意經濟、創意產業都是在生產力達到一定的程度,尤其是工業化達到相當高的程度之后發生的。當然也有個別的方面也會有新的突破,像尼日利亞的尼萊塢,嚴格說它沒有發展電影工業的技術與設施基礎,但是它還是發展起來了,每年生產2000部影片,盡管水平不高。這種只是特殊情況,不具有普遍性。如果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就發展創意產業創意經濟的話,可能很難延續下來,因為生產力水平太低。按照波特的理論,產業結構有四個發展階段:要素階段、投資驅動階段、創新階段、財富驅動階段。上一個階段是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基礎。我國也是經歷了前兩個階段后進入這個創新創意階段的。比如智利,我國幫助它建了高鐵,但它只能閑置在那里,因為該國好多地方還不通電,太超前了反而閑置。另一個例子,就是我國幫助非洲肯尼亞設計動車,時速設計為120公里,而不是我國高鐵的300-350公里/小時,因為這對于他們的國情和基礎來講是最合理、最經濟的。
其次,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要素是人才。沒有創意者就沒有創意產業,創意經濟時代最重要的要素是人,創意為王。美國的硅谷和中國的中關村已經形成了創意人才的集聚,出現了創意部落。至于我國創意局面的形成,政府的推動是一個主要原因。以前我國好多東西是模仿和山寨來的,而現在,我國的原創越來越多,有的甚至被別國山寨,政府在其中的推動和引導作用不可忽視,畢竟當今世界的創業成功率很低。這里的人才,可以是個體,復合型的人才個體,可以是不同個體組成的創意團隊,還可以是人才集聚形成的創意集群(部落)。我國現在也出現了創意階層,它是在現實的發展中成長起來的。
再次,就當前而言,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一定要與高科技結合,與互聯網結合。互聯網的意義超過了其他所有新興的產業形態,它解決的是聯通的問題:國際與國內的聯通、各個階層之間的聯通、各個產業之間的聯通,所以它的意義更加重大。從全球發展來看,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出現與融合發展是一個歷史性的轉變。文化創意產業與互聯網密切結合,產生了巨大能量。推動一系列創新成果的不斷涌現。文創產業新形態對互聯網特別是移動網的依賴程度很高,可以說是情有獨鐘。另一方面,政府對創意創新高科技實行了包容的引導政策,大大推動了文化創意產業、創意經濟的發展。
最后,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需要制度改革。對于束縛生產力的一些制度,比如我國民營企業在社會發展中承擔了很大的責任,作出了很大貢獻,但往往在現實中不能完全享受國民待遇,對于這些滯后的制度,我們必須要通過改革來進一步解放生產力,釋放其活力。
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需要繼承和發展文化遺產
文化創意產業和文化遺產聯系十分緊密。文化遺產才是創意產業、創意經濟發展的根本。
我們遇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時期,也就是十八大以來中央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推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大復興,這在歷史上是非常罕見的。習近平總書記提了兩個“最”——最深厚的文化積淀和最重要的文化軟實力。我們遇到了一個良好的機遇、良好的環境。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又面臨全球發展中一個世人都關注的問題——除了以前的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之外,又有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在中國已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目前在世界范圍內把它當成一個廣泛的政府行為去努力完成的,應該說中國是第一個。當然,歐洲原來的傳承就堪稱典范,現在也沒有更大動作要把它發展到什么程度,而中國非遺保護成為一種新思維和新理念。所以,在這種背景下,我們對中國的傳統文化進行了一個特別深入的反思過程,這個反思過程包括對城市的一些傳統古跡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新認識、重新評價。近代以來,我國經歷了不止一次反對傳統文化、學習西方的運動,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非常必要的,當時我們在傳統文化中沒有找到更多更新的革命或變革的動力。而現在,我們的思維發生了一次否定之否定的飛躍。它的意義就是:當我們經過了這個階段之后重新關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時,我們發現,傳統文化能為當代提供一大批解決問題的“中國方案”。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中國方案是如何來解決當代世界面臨的難題的,可以看到,中國傳統文化對于未來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比方說“天人合一”,除了一部分原有天賦皇權等政治性的意義之外,還有一部分就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它可以引導我們與自然和諧相處,與自然為友,敬畏自然,親近自然,視自然為親眷。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天人合一”變成了一種生態平衡的理論。
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國家標識,都代表了一個城市長久存在的歷史依據,即使要做品牌也只能在這樣一個發展過程中展示自己。在巴黎、倫敦、佛羅倫薩等歷史悠久的古城,無不如此。它證明了一個城市久遠的歷史,作為一種人類社會的集體記憶留存下來了。
在相當長的一個階段里,我們曾經犯過嚴重的錯誤,采取了大拆大建的方式發展城市。我們曾固守一種理念:新的就一定是好的、舊的必欲去之而后快。這種兩極對立的思維,在今天我們越來越看清楚了它的弊端。因此,它與文化創意產業的關系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我們都希望把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下來。我們會看到,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通過生產性的方式和今天的產業相結合。過去它之所以存在是因為與當時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今天很難完全恢復那樣一種狀況。那么它就分了兩部分:一部分變成了博物館藝術,作為記憶保存下來;另一部分通過現代改造,與現代的產業形態結合起來繼續應用,有些正在通過另一種方式發揚光大。比如昆曲和京劇通過新的包括聲光電等各種各樣的方式的創新,通過京劇進學校的培育,繼續作為一種國粹發展下去。這樣我們就會看到其中的相當一部分創意得到了改造與提升。
另外,在整體的文化需求中,更多與現代生活密切相關的需求也產生了新的創造:手機上大量的社交、購物、支付、金融和眾籌等,都是一種新的文化創造,這些發展是創意經濟的組成部分,能夠更多地和傳統結合起來。以故宮為例,過去的保護觀念是將里面的藏品珍藏好,甚至不希望別人觀賞,而現在,它創造了成千上萬的衍生品,并創造了每年10億以上的經濟價值。一方面弘揚和展現了我們的傳統文化,另一方面教育和培育了現代人的興趣愛好,并通過這種取向與選擇使我們的傳統文化獲得更大發展。
第二個否定之否定就是改革開放以來文化產業自身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前很多人認為文化創意產業不重要,那時所呈現的也就是唱歌、跳舞、出版等基礎形態的產業,而現在我們看到了與互聯網相關的高級形態,其行業內的某些企業市值甚至超過了傳統的金融企業和工業企業。
從中可以看出,文化創意產業自身已經發生了調整,網絡無限大的承載力和滿足無限需求的可能性,使得與互聯網相關的產業形態成了主導產業甚至支柱產業。以電影產業為例,去年院線放映了300多部電影,而網絡上放映了1900多部。院線收入票房不到500億,網絡上前10%的電影票房就達到200多億。
總體上看,我們實現了兩個否定之否定,這也是我們對一百年多年來變化的反思和反應。
國外和我們的情況有所不同,對于傳統文化的保護,中國和西方又有所不同。以建筑為例,歐美國家對歷史建筑保護非常嚴格,效果也非常好,有的整條街都能保存下來。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西方建筑史主要是由石頭書寫的,中國建筑史主要是由木頭書寫的,相對來說,西方的建筑更加長久;另一個原因是西方制定了嚴格的保護政策,其高度私有化的性質也使得保護更加得力。歷史上,中國對于傳統文化有過切膚之痛,甚至對其深惡痛絕,但一味除舊布新也被歷史證明是行不通的。優秀的傳統文化經過現代轉換必將展現其生機勃勃、化古開新的強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