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 由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主辦的撤縣(鎮)改市系列之三暨第28期城市化茶話在北京富達爾城市發展研究院舉行。本期茶話以“特色小鎮的實踐與培育”為主題,邀請了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委員、經濟學博士、城市與產業規劃咨詢專家、北京富達爾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劉世能主講,并邀請我國城市化、城市規劃、投資與產業發展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展開觀點對話與交流。
本期茶話活動由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城市化》雜志社社長蔡義鴻主持,包括中新社、《光明日報》、《城市化》雜志、城市化網、新浪網在內的多家媒體記者參加了本次活動。
指導單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國土資源部科技專家咨詢委員會
主辦單位: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
承辦單位:北京富達爾城市發展研究院
媒體支持:《城市化》雜志 城市化網 中新社 光明日報 新浪網
地 點:北京富達爾城市發展研究院會議室
主 持 人:蔡義鴻 城市化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
主題演講〉〉〉
劉世能:特色小鎮的實踐與培育
劉世能: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委員、經濟學博士、北京富達爾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
十多年來,我一直專注城鎮與產業發展規劃的研究和咨詢工作,曾在政府機關、銀行、投資公司、房地產公司、高新技術企業等多個領域工作,具有“官、產、學、研”的完整經歷。多年的工作經驗總結,發現很多人都缺乏一種跨界思維,所以我將自身經驗加以整合,于19年前開始建立城市發展智庫,從事城鎮與產業發展規劃研究。
自2016年8月份三部委聯合發文計劃培育一千個特色小鎮起,各地特色小鎮建設風起云涌。我認為今年小城鎮的建設已到風口。曾有企業向我表示,今年要建設幾十甚至上百個特色小鎮。然而,特色小鎮的建成至少需要四五年時間,僅憑一家公司根本無法做到。這說明,小城鎮的發展是大勢所趨,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很多認識誤區。
基于特色小鎮的策劃與建設,我想重點談六個方面的問題。
一、如何理解特色小鎮
◎特色小鎮的認識誤區
當前,社會各界對于特色小鎮的理解五花八門,以房地產公司為例,大多數房地產公司理解的特色小鎮僅僅是賣房子,為小鎮居民提供住房。今后的房地產還有很大的前景,所以,基于特色小鎮來賣房子的想法沒錯。但未來小城鎮如果沒有生活方式的營造,沒有良好公共服務的配套,想賣好房子很難。當前,對特色小鎮的認識到底有哪些誤區?一是將特色小鎮等同于建制鎮。實際上,特色小鎮相比于建制鎮,地域范圍通常較小,且不一定具有行政功能,特色小鎮重點突出特色和創新,因此,特色小鎮與建制鎮在概念本質上是不同的。二是將特色小鎮等同于新城區,在實際發展過程中,新城區為城市建成區,有城無鄉。而特色小鎮是城鄉結合體,強調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因此新城區和特色小鎮在特征、規模、產業以及發展方式等方面不同。此外。特色小鎮的認識誤區還在于它與旅游區、產業園區、美麗鄉村、房地產項目等概念相混淆。
◎特色小鎮的定義
我認為,特色小鎮是以生態為基礎,文化為靈魂,特色產業和公共服務設施為支撐,以營造新的生活方式為目的,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建設的創新型田園小城。
首先,特色小鎮一定是城市的一種,但它不屬于城區,而是田園小城。其次,特色小鎮的本質特征是生態良好、具有文化魅力和文化特色。第三,特色小鎮有特色產業和公共服務設施為支撐,二者缺一不可。第四,特色小鎮以營造新的生活方式為目的。當前,中國發展到一定階段,社會出現不同社會階層的變化,而特色小鎮的核心是把城里人的消費引入小城鎮,從商業的角度講,是要賺城里人的錢,而不是賺農村人的錢。吸引城市人消費,就要圍繞被吸引人群,營造與之相適應的生活方式。另外,特色小鎮要按照創新、協調、綠色、共享的理念進行建設,突出創新。
中央政府對小城鎮特色的總結我很認可。特色小鎮即為:產業上“特而強”,功能上“聚而合”,形態上“小而美”,機制上“活而新”。
理解小城鎮最重要的是理解小城鎮四大關鍵特征。其一,小城鎮是由九大體系構成的復合型社會生態體系。其二,特色小鎮以特色產業和自然環境為基礎。其三,特色小鎮建設以政府的支持和投融資的支撐為依托。其四,特色小鎮以產城一體化的綜合開發為手段,強調綜合開發,而非單一開發。
◎特色小鎮的理想標準
第一、特色小鎮規模要適中。雖然國家規定三平方公里,但是我認為中國國土遼闊,各地的情況不一樣,應因地制宜。
第二、生態環境良好。綠色低碳,擁有健康的環境。
第三、文化魅力突出。具有個性特色和人文精神。
第四、空間景觀宜人。布局和諧,擁有可品味的景觀。
第五、產業充滿活力。主導產業突出,結構合理。
第六、公共服務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齊全,具備人性化服務。
第七、居住方便舒適。社區居住舒適,生活便捷。
第八、社會高度文明。素質提高,社會和諧。
◎特色小鎮的類型與建設關鍵點
特色小鎮有很多種類型,包括特色農業型、文化旅游型、新興產業型、商貿主題型、養生養老型、工業主題型等等。比如:杭州基金小鎮是以新興產業為基礎的特色小鎮;北京周邊圍繞養生養老人群打造的康養主題小鎮;一些商貿樞紐城市打造的商貿主題小鎮;一些特色工業地區打造的汽車小鎮、茅臺小鎮等;我國廣大的中西部地區以農業種植為主,把農業和二產、三產結合起來,可以打造特色的農業小鎮。
近幾年,特色小鎮的建設在全國鋪開,專家們也各抒己見,但對某些觀點我不太茍同,根據十多年來對于城鎮化的綜合跨界研究,我認為特色小鎮的建設應該抓住五個關鍵點:
關鍵點一:生活方式營造。營造人的生活方式是特色小鎮建設的根本,而非農民的市民化。農民的市民化無法解決盈利問題,無法解決高端產業的發展問題。我們歡迎農民進城,但特色小鎮的核心不是農民進城,而是城市居民下鄉,其次是產業下鄉。要留得住人,要有生活方式的營造,否則特色小鎮只能以失敗告終。
關鍵點二:復合體系建設。特色小鎮包含生態體系、社會體系、文化體系、空間體系等一系列綜合性的復合體系的建設。涉及到醫療、教育、體育、文化、地下管網、基礎設施、養老、農業、旅游、商貿等多個方面,單獨的一家企業恐難做到。
關鍵點三:跨界資源整合。沒有跨界整合資源,特色小鎮無法建設。有企業專門請城市規劃院為其規劃,在沒有特色的地方開展特色小鎮的建設,我認為這種做法是相當錯誤的。理由是投資大、周期長、建設慢,會把企業拖垮。
企業投資特色小鎮建設,不能僅僅按照詳規、控規的指標規定進行,而是要解決特色小鎮建設面向何種市場、設計什么項目組合、如何進行投融資、如何設計盈利模式、如何開發、運營等問題。沒有提前解決好上述相關問題,又缺乏實際操作經驗,項目必死無疑。所以,特色小鎮的建設必須要有方案設計、模式設計、標準產品設計等等。特色小鎮建設持續時間長,一兩年無法完成。因此,必須要有資源的跨界和整合。
關鍵點四:商業模式設計。商業模式設計包括開發模式、投融資模式、運營管理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設計,而這種跨領域的跨界模式,過去大家沒有從事過,大多數搞綠化只是搞綠化,搞農業只是搞農業。因此,特色小鎮的建設,缺少合作的商業模式是很難成功的。
關鍵點五:項目方案落地。特色小鎮的建設要整合上下游資源要素,設計標準化產品,做好項目的方案策劃,包括產業發展規劃策劃、開發建設策劃、重點項目策劃、 投融資方案策劃、招商營銷方案策劃等,保障特色小鎮的成功實施。
總之,特色小鎮的建設應該強調體系化思維,強調資源的整合。資源的整合包括四個方面:權力政府資本整合、金融資本整合、產業資本整合、智庫資本整合。資源的整合能夠解決政策與市場脫節的問題,從而解決特色小鎮建設中的實際困惑。
二、如何認識特色小鎮規劃
◎特色小鎮規劃的四大誤區
第一、忽視策劃規劃。首先不重視規劃;其次規劃的體系不清楚;第三規劃流程不規范。我國很多城鎮建設存在“窮規劃、富建設”現象,城鎮建設初期不舍得對規劃投資,未謀先動,導致企業身家性命緊系其中,一損俱損。
第二、重視“硬規劃”,忽視“軟規劃”。“硬規劃”偏重建筑、道路、景觀、市政等設計,使特色小鎮在工程建設、總體布局、控制規劃等方面符合國家和行業的一些強制標準,有其弊端和絕對性。而軟規劃城鎮開發建設的指導性方案,側重以經營的思維進行完整的方案策劃,此類規劃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決定了城鎮發展方向、思路、模式、步驟和策略。在實際操作時,一定要先編制“軟規劃”,經過充分研究,明確發展方向、階段、步驟、路徑,進而再編制“硬規劃”,通過空間、指標、工程等形式加以表現。
第三、重視專項規劃,忽視跨界融合的銜接。單純的專項規劃無法解決特色小鎮建設中出現的諸多問題,因此,特色小鎮規劃需要多行業、多領域的系統整體謀劃。
第四、重視機構資質,忽視專業機構能力。很多機構被資質所限,嚴重忽視其實際操作能力。
目前,特色小鎮的很多規劃是缺乏靈魂、缺乏方案、缺乏抓手和步驟、缺乏盈利模式的“硬規劃”,建成后的特色小鎮無法帶來人氣、商氣、財氣。
◎特色小鎮規劃的意義
規劃有用嗎?當然!以石景山的規劃為例,我們為石景山服務了十多年,策劃了60多個項目,提出了石景山的發展定位——CRD(即:文化、娛樂、休閑),對石景山的發展起到卓有成效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第一、石景山土地資源有限,國務院把土地交給首鋼開發,通過我們對石景山區域發展的系統研究,對其老工業城區的改造提出切實可行的策劃方案,指導石景山進行產業轉型,逐漸引進了動漫、游戲、保險、金融等產業。十年前,石景山的重化工業占全區GDP的95%,短短十年之后,石景山的現代服務業已經占到85%,產業轉型成功完成。
第二、通過對重點項目的策劃,將石景山僅為1.08平方公里的八大處科技園成功納入到中關村科技園。
第三、通過完整的方案策劃,聯合門頭溝、房山等各方投資,經由南水北調進行水處理,實現了永定河的生態治理,將石景山打造成山水相伴的宜居城區。
經過幾百個規劃的實踐,我們發現規劃的成功實施首先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視,其次要選對智庫咨詢機構,最后要有充分的社會資本支持力度。
所以,特色小鎮規劃第一要理清思路,第二要統一思想,第三要明確策略,第四要確定模式,第五要征求上級政策支持,第六要整合資源。
◎特色小鎮規劃的流程
第一,先不要做控規,要先影響政府,做好概念性策劃,而不是概念規劃。
第二,辦好手續,在規劃部門辦手續前要準備好方案。
第三,辦手續需要爭取哪些條件支持?比如農業用地、工業用地分別需要多少?建設用地、林地、商業用地要多少?建筑密度、容積率等需要多少?所有問題要考慮全面。
第四,特色小鎮周邊配套設施要建設好。
第五,要爭取優惠政策。
概念策劃要深入,要考慮后續經營,就要有開發建設方案,涉及到每個階段的任務,包括空間功能分區、每個功能區的配比、項目組合、靜態動態投資等等。通過概念策劃影響控規、詳規,然后系統謀劃特色小鎮開發建設,招商引資,最后開展建筑設計。
一個項目的流程包括可行性研究、戰略規劃、專項規劃,最后是建設設計。
三、如何打造特色小鎮的特色
特色小鎮,其特色從哪些方面體現?包括五個方面:一是產業,二是文化,三是空間,四是生態,五是體制創新。
◎產業特色
產業特色是特色小鎮建設的重中之重,產業特色的打造要結合當地的情況,突出其自然優勢,進而打造其特色產業,實現主業突出、業態合理。特色小鎮的特色最好具有唯一性,不能“百鎮一面”。
一位老板想在山西的一片農業區建四合院和小農莊式的特色小鎮,原因之一是山西人家鄉觀念很強,愿意在家鄉買房,但在北京買過高樓大廈的人還愿意到縣城買房子嗎?所以房地產要創新,不要清一色的高樓大廈,這是第一個商機。第二,當地有特色梨樹種植,幾百年的梨樹景色非常壯觀,土壤條件比較好,當地盛產的有機紅薯、胡蘿卜,都是養生養老需要的健康食品。旅游人群主要分兩類,一類是周邊縣市人群,一類是外地旅游人群。因此抓住特色,圍繞特色農業做文章,通過做強特色農業,營造特色鄉村景觀,做亮旅游,把農產品做成包裝禮品,進而營造特色的生活方式,吸引更多的人來旅游。通過把農業和休閑度假結合起來,打造以梨為主題特色的產業鏈,特色小鎮就建設成功了。
◎文化特色
文化包括五個方面:一是文化資源,二是文化事業,三是文化產業,四是文化景觀,五是文化活動。浙江的龍泉青瓷小鎮,有一產、二產,也有三產。我們聚焦其傳統的青瓷產業進行產業創新升級,為其量身打造特色小鎮。重點圍繞其青瓷文化底蘊進行深入挖掘。比如博鰲論壇,實際上是文化活動;茅臺鎮,酒是其產業特色也是文化特色。
◎空間特色
貴州遵義鄉村旅游建設得很好,結果其他村莊效仿建設,導致了審美疲勞,反而丟失了特色,所以特色小鎮的建設不能千篇一律。哈爾濱打造大型地中海風情特色小鎮項目,北國雪鄉搞地中海風情,這就是不倫不類,長期來看是沒有生命力的。鞍山鞍鋼的舊城改造,馬路兩邊統一建十層左右高的房子,房子連房子,連一個小空間都沒有,清一色的兩堵墻,建筑毫無特色可言。
◎生態特色
特色小鎮的生態景觀如何營造?兩堵墻之間掛兩個吊蘭,就把文化味體現出來了,還有城市路燈的營造,都能體現文化特色。空間如何營造?我認為要真正以人為本,絕不能按照大城市一樣建設,而是一定要考慮小城鎮的山川地貌,因地制宜。有些山地小鎮很漂亮,應該加以保留,增加山地營造的空間。比如三亞的空間特點就是山、海、河、橋、城,片面發展房地產的后果是導致城市建設缺乏特色,山的空間被破壞,反過來想補救比較難。
◎體制創新
特色小鎮運作機制要“破舊去僵”,做到“活而新”。莫干山的特色小鎮,把丘、野、谷、嶺、峰打造出來了,所以,特色小鎮要因地制宜,生態特色要體現生態優美、環境宜人。此外,還要進行體制創新,做好相應的服務。體制機制不健全,小城鎮的建設吸引力不足,就很難留住人。
四、如何引入消費客群
特色小鎮要考慮市場化運作,考慮如何引入消費客群的問題。如目標客群如何定位?要面向哪些客群?目標客群的生活方式如何?如何滿足目標客群的生活需求?產品組合如何構成?人氣怎樣導入?這些問題都要考慮在內。
首先要研究目標客群。有一家做特色小鎮的房地產公司,在北京周邊拿到地,結果蓋的房子賣不出去。經過分析發現,當地的房地產樓盤很大且沒有綠化,人氣不高。
為吸引人氣,建議由企業出資配套建設兒童濕地公園,再建一個兒童娛樂中心和兒童課外輔導中心。這些兒童設施完善后,人氣聚攏起來了,土地逐漸升值,小城鎮的房地產經脈也被徹底打通。之后再建設地下空間設施,提供醫療、生活、餐飲各個方面配套,吸引周邊養生、度假的人群,再由當地人帶動城里人來消費。
其次,研究目標客群,就要研究目標客群的需求。以老人為例。研究老人的吃、住、行和養,要圍繞老人的需求展開。我們小區一位老太太有三套房,自己住一套,其他兩套無償提供給兒童教育機構和信教的教徒做活動用,結果老人去世卻無人知曉,這就是老人的孤獨。還有老人的飲食,一些高血糖、高血壓的老人可以活動,但無法自己做早飯,兒女不在身邊,小區也沒有提供相應的膳食。還有心理輔導、餐飲、醫療、活動等,都是老人的需求所在。居家養老也好,集中養老也罷,不同的養老模式都有不一樣的弊端,理想的解決方式就是在城市周邊打造特色小鎮,先吸引年輕人來工作買房,再吸引老人來居住生活。第一是營造生活方式吸引老人,第二是解決盈利點單一的問題。
所以,如何引入消費客群,如何設計目標客群需要的生活方式十分關鍵。
五、如何促進產業發展
政府、企業對如何發展產業的問題十分頭疼。過去的高校沒有產業經濟學,我們國家研究產業的有兩類人,一種是研究行業大勢,另一種是發改委系統研究行業產業的人員,但是真正研究產業怎樣操作,怎樣進行市場化運作的人特別少。很多政府、企業在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過分追求大數據、3D打印、機器人等時髦概念,沒有自己個性化的觀點主張。所以,我認為產業的選擇是產業發展的第一步。
特色小鎮產業選擇應遵循哪些原則?我認為包括四點:第一是因地制宜,第二是效益優先,第三是政策引導,最后是生態為重。
產業選擇最重要選擇主導產業。選擇一些關聯性強、發展潛力大、規模效益明顯、經濟效益顯著、技術創新顯著、能夠形成規模化且能夠盈利的產業進行導入。
產業選擇要有產業鏈思維。比如農業產業鏈包括哪些環節?從生產、加工、流通到消費各個環節,可能發展哪些?結合當地實際操作的可行性,如何延伸旅游、參觀、體驗、研發等功能,以產業鏈的思維打造適合當地的產業。健康養老產業鏈的構成也是一樣,比如健身、地產、管理、服務、養老,幾個方面都是相互關聯和配套的。
我們在山西一個最不容易發展小鎮的地方做了實驗,圍繞種植業、農產品加工以及市場銷售,結合旅游、體驗、養老,延伸產業鏈,通過依托農業、提升農業、超越農業、三產融合的產業發展模式,給當地經濟帶來良好促進作用。我們在江蘇如皋打造石材小鎮,通過將文化創意、平臺支撐、科技創新、國際交流結合起來,把產業鏈條打通。
產業發展有哪些策略?一是統籌發展、規劃先行;二是轉變思維、聯動發展;三是集中力量、突出重點;四是產業集聚、規模發展;五是區域互動、借勢發展。
產業導入應該遵循哪些策略?首先以人氣為先,其次以商氣為重,最后以品牌為主。
河南商丘地處平原,缺山少水,當地政府想從人文找亮點,把灌溉水首先建起來,但其核心區六平方公里,只有八千萬的建設費用,拆遷安置就需要一兩個億,根本實施不了。我們為其策劃先導入人氣,再引入商家,最后圍繞當地消費,建設相配套的醫療資源、文化資源,通過人氣為先的原則進行產業開發,效果很好。
六、如何整合多方資源
整合資源的方式一是搭建平臺,二是整合資本,三是聚集企業,四是制定標準,五是樹立典范。
◎如何搭建平臺?
我們國家的協會、組織并不發達,體制機制沒有吸引力。我去我國的臺灣考察,臺灣的行業協會一般由幾十人的團隊在做服務,到了年底,產品展示會和投資交流會請企業報名參加,為其提供一攬子服務。我覺得真正的行業組織一定要有服務團隊,一定要有模式以及專業機構的合作,否則平臺沒有生命力。
◎如何整合資源?
平臺不能太單一,最好有產業資本、智力資本、權力資本,實現多方共贏,防止過分雷同。
◎如何集聚企業?
將養老、加工、綠化、教育、醫療等不同部門、行業、專業的資源整合起來,建立合作關系,實現“跨界”合作,打造產業生態。
◎如何制定標準?
打造什么樣的主題特色小鎮?我認為,特色小鎮可以作為一個產品來打造。海南或者廣東一些地區,有湖泊、溫泉、耕地,但建設特色小鎮都沒有方向,究其原因,是因為沒有標準產品。標準化的產品設計是多元主體合作、資源整合的前提。
◎如何樹立典范?
要想推廣一個產品,比如萬達,過去別人賣房子的時候,萬達去做綜合體,建成之后快速復制,效果很好,因為有示范就有了生命力。所以,特色小鎮的建設必須打造一個樣板。我前年到山東菏澤去時,有一個公司利用廢舊工廠做電商,一年內就完成了,招商了三百多家企業,還未盈利就已經吸引各地區部門參觀學習,這就是典范的作用。
柏文喜:重視原住民參與實現特色小鎮建設中的城鄉共同發展
柏文喜:眾和昆侖(北京)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
特色小鎮作為近來的熱門話題,各方都給予了極大關注。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特色小鎮的建設往往來自于三個方面的動力:第一是原有的地產開發企業轉型的需要;第二是政府出于保增長的需要,需要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尋求新的投資熱點,以塑造投資潛力不足狀態下促進經濟發展的新抓手,所以從住建部到發改委、財政部都對特色小鎮給予了較高的關注,且有相應的配套資金來加以支持;第三是一些產業資本或者金融資本尋求投資機會的需要,往往更加關注特色小鎮的盈利模式和投入產出。目前特色小鎮的建設大有燎原之勢,有的房企聲稱要建設100個特色小鎮。
冷靜視之,如火如荼的特色小鎮建設中應重視原住民發展訴求的問題。特色小鎮的核心在于特色產業,而特色產業的形成有賴于原住民的充分參與。歷史地看,沒有當地原住民的充分參與則無法形成具有市場生命力的主導產業,而當地原住民能夠充分參與的則一定是具有當地特征和有市場生命力的產業。特色小鎮的建設是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城市化的過程,也是生活方式城市化的過程。生活方式取決于生產方式,生產方式決定了生活方式,因此如何發掘當地的資源稟賦,在更加廣闊的市場層面上尋求這一資源稟賦的價值增量,形成更高層面的新的產業循環和新的生產方式則是建設特色產業的核心。只有立足于當地的資源稟賦,讓當地原住民充分參與,才能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特色產業,并在此基礎上才能夠吸引支持更高層面的產業循環和新的生產方式形成的要素聚集,進一步提升特色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性。
為有效保護原住民的利益和參與特色小鎮建設、實現自身發展的權利,重新界定并嚴格限定政府在特色小鎮建設中的角色定位和行為邊界并提升原住民的組織程度是當務之急。政府作為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提供者,除了進行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秩序構建之外,應將自己界定為原住民和外來資本利益的協調方和裁判者,在現有法規之下充分尊重原住民的利益訴求的同時,給非政府組織以充分的發展和運作空間來提升原住民與外來資本的博弈能力,進而使得外來資本的利益訴求能夠與原住民的發展訴求實現有效結合,推動真正能夠經得起市場檢驗、真正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特色產業的形成,讓特色小鎮建設實現落地生根和可持續發展。這樣才能真正賦予特色小鎮以市場化的生命力,最終實現城鄉社會的共同發展。
邵念強:以特色小鎮方式解決小微企業難題
邵念強: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商業不動產專委會常務副主任、北京海渤灣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
我同意劉世能院長的觀點,特色小鎮要想建設好、運營好,必須處理好各個利益攸關方的關系,首先是政府的支持和引導,其次就是要尊重原住民的權益,要讓當地的老百姓從特色小鎮的發展中長期受益,否則特色小鎮項目既不可能持續,也不可能復制。在這一點上,絕大部分的地方政府和投資企業是有清醒認識的。
十幾年來,我本人既在建筑規劃設計院任職,同時也在投資公司和開發公司任職。在設計院討論特色小鎮的規劃設計方案時,我更關注的是項目的市場定位依據和投資收益分析;在投資公司討論開發計劃時,我更關注不同層級的規劃方案、建筑設計方案與項目的市場定位及投資收益之間的關系。
既然是特色小鎮,必然是五花八門,不拘一格,各具特色,難以強求一律。同樣,既然叫特色小鎮,至少具備以下四個功能,一是小鎮賴以生存的產業,最好有主題有特色可持續;二是滿足小鎮舒適生活的公共配套,品質最好接近大中型城市;三是小鎮要擁有綠色生態、清新優美的景觀環境,最好是田園美景,這恰恰是大中型城市所稀缺的;四是文化氛圍,最好是本土的、有悠久歷史傳承的。上述四項中,特色產業定位是基礎,是核心,也是難點。特色小鎮如何為小微企業的發展創造機會和空間,我們正在探索和嘗試。
我們在安徽六安的一個開發區里投資建設了一個別墅項目,2016年春天起,我們發現有不少人到售樓處以及政府招商部門打聽有沒有獨棟的房子可以買或租,用來從事生產加工。當地雖然有經濟開發區,但園區里的標準廠房對小微企業來說一是太大了,二是功能也單一,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后來經過調研,我們了解到,這些人從蘇州來,在蘇州虎丘周邊的城中村,經過20多年的自然發展,形成了一個大規模的婚紗禮服生產基地,集中了七、八千家大大小小的企業和商家,其中70%是六安人。這里能生產上千個品類的婚紗禮服,產品從兩百多塊錢到幾千塊錢一套的都有,市場覆蓋全國各個省市及域外國家和地區。他們租住在城中村,樓下一層是展示交易區,大部分交易通過線上完成。二層進行生產加工,三層及以上是生活區。夫婦兩人,帶十幾個工人,一年有三四百萬的銷售額,在當地非常普遍。
近兩年來,蘇州市政府要整治虎丘地區城市風貌,拆改城中村,擬將此類小微企業遷到旁邊新建的一個大商城里。在新建的商城里,不僅租金費用翻倍,而且只能滿足這些企業的展示功能和少量的交易,生產、生活、電子商務功能進不去,還要另擇他址。加上蘇州的人工成本也在上升,長期在外工作,照顧不了仍在六安的家人等原因,越來越多的六安籍小微企業主想回到家鄉,繼續發展婚紗禮服事業。
這種帶有一定藝術創作和小批量加工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對生產場所的要求具有獨特性。常規的標準化廠房不能滿足其需求。如果讓這些廠家自己申請土地建廠,效率低,也不經濟,更難以形成規模。在當地政府的支持和引導下,我們抓住這個市場契機,與政府協調在平橋高新產業園里,規劃出六百畝地建一個園中園,并把它定位為特色產業小鎮,與常規的產業園形成差異化,為這些有需求的小微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提升他們的核心競爭力。
我們規劃的康橋特色產業小鎮,將生產、生活、生態和文化四個要素植入進去。在不超過土地面積7%,不超過建筑面積20%的范圍內,將便捷的公共配套和生活要素統籌安排,解決入鎮企業和員工日常生產、營銷和生活需要,包括銀行、工商稅務登記、財務代理、電子商務推廣、日常居住、商旅接待、餐飲、咖啡茶社、超市、運動健身、影視娛樂以及幼兒托管等等,再加上有品位的建筑和街區,優美的景觀環境,婚慶文化植入…… 一個產業特色鮮明、公共配套完整、環境清新優美的特色小鎮即將在皖北呈現。目前,康橋特色產業小鎮的規劃方案已經獲得了當地政府的批準,7月中旬即可開工,招商工作已經同步進行。
2017年6月27日,是聯合國確定的首個中小微企業日。中小微企業數量占我國企業數量的90%以上,經濟規模占全國的50%左右。我們講工匠精神的傳承,但大量的小微企業,特別是從事傳統手工業的小微企業卻很難找到合適的發展空間。像蘇州、六安的這樣的情況,在全國其他省市也都存在,這既是小微企業發展的難點,也是特色產業小鎮發展的機會。
康橋特色產業小鎮,占地600畝,總建筑面積40萬平米,其中滿足小鎮生產生活需要的各類配套設施約8萬平米,租售兩便。擬引入300家中小微企業,解決6000人就業,并逐漸成為地方政府的重要稅源。優美的建筑、步行街道和景觀,使小鎮成為區域婚慶文化中心,吸引周邊人群周末觀覽、休閑。我們期望把這樣一個特色小鎮做成樣板,能夠持續發展,并且能夠在其他地區不斷復制,不斷完善。
孫?。阂怨糙A思維探索特色小鎮發展之道
孫 ?。寒敶脴I(中國)有限公司特色小鎮發展部總經理、投資發展中心總經理
我從事房地產開發方面的工作,當代置業專注于綠色科技地產的開發,十七年來,始終堅持“綠色科技+舒適節能+移動互聯的全生命周期生活家園”的核心競爭力,并打造中國綠色科技地產領域的標志性品牌——“ΜΟΜΛ”。
從去年開始,隨著市場形勢的變化,特色小鎮成了多數房地產開發企業選擇涉足的領域。今年我們也在逐漸布局。目前,當代置業已經在特色小鎮領域拓展并簽約了三個項目,皆位于大城市周邊,具備良好的自然資源和便利的交通環境。
對于房地產企業而言,我認為特色小鎮的建設有三點原則:第一,與政府形成雙贏局面;第二,要盈利;第三,風險最小化。通過幫助政府拓寬并發展產業,進而與政府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在發展產業之上,改善環境面貌,促進當地就業,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形成政企雙贏。這是我們做特色小鎮的主要思路。
特色小鎮應該如何選址?我認為有以下三點:
第一、距離一二線核心城市周邊50公里范圍之內,具有好的交通設施(包括軌道交通、高速公路等)。第二、臨近景區,或者是具有深厚文化積淀的旅游度假區。第三、總體規模在五千畝左右,其中30%以上為建設用地。
這樣選址有利于發展產業,同時降低風險。
基于上述考慮,當代置業關于特色小鎮建設主要定位于——以綠色科技為本底,以本地文化和資源為特色,打造集“綠色科技、創業樂居、醫養休閑、產融結合、全方位生活、全周期運營”于一體的“宜居、宜業、宜游”的MOMΛ特色小鎮。
從功能板塊或者業態來講,當代置業本著“三區共建”原則進行建設,即:景區化的設計,對標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和景區標準,以綠色生態、文創旅游為核心;園區化的運營,以導入產業支撐可持續的園區化運營;住區化的管理,所有人能夠在小鎮里找到適合自己生活的場景和生活方式。這是我們對特色小鎮的思考。
我們希望創造一種共贏模式。通過“文化+旅游”或者“農業+旅游”等形式,重點打造民宿、休閑農業樂園、文創街市、綠色莊園等;通過“土地流轉、已有房屋股權合作、雇傭當地農民工作”等形式,惠及當地農民,為城市人居創造便利的旅游休閑基地,帶動本土經濟,收獲共贏。
目前,當代置業已簽約三個項目——安徽九華山以禪文化為主題的蓮花小鎮、廣東羅浮山以百年古村為主題的旭日小鎮項目,以及太原的晉祠小鎮。
這三個項目的開發基本遵循上述構想,腳踏實地,以綠色科技地產為核心,從綠色科技產品到綠色科技生活方式的運營,從實現“綠色科技+舒適節能+移動互聯的全生命周期生活家園”到實現“綠色科技+舒適節能+移動互聯的全生命周期產業家園”,希望能夠探索出具有當代置業企業特色、共贏的特色小鎮發展之路。
史好泉:建設特色小鎮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史好泉:山東省德州市原政協主席、德州市委市政府特邀咨詢顧問、城市化委員會小城鎮德州研究中心主任
今天,大家就特色小鎮這個話題展開討論,非常有意義,因為實現城鎮化意義重大,是涉及到中國幾億農民和中國農村的百年大計,城鎮化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把特色小鎮規劃好、建設好,對城鎮化是個示范,可以推動城鎮化健康快速發展。
我認為,特色小鎮,關鍵是特,核心是鎮,根本是民生。也就是說,要研究建設的對象是鎮,而不是市,更不是大城市。所以要研究鎮的選址、鎮的規模、鎮的功能、鎮的管理等等,不能用建設、管理城市的思維方式研究鎮的規劃、建設與管理。核心問題是民生,也就是要充分考慮農民的需求,對農民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和提升。
現在的農民特別是年輕農民,主要的要求是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就近就業。所以特色小鎮,首先要考慮產業特色,一個地方如果沒有產業特色,就不要規劃和建設鎮。
第二,要求改善居住條件?,F在女孩子找對象,男方沒有樓房就不同意?,F在不是農民被上樓,而是農民愿意上樓,要求上樓,所以,要把居住社區規劃好設計好,建設好。
第三,就地上學。特別是幼兒園、小學,必須就地或就近,不然,就會給孩子們帶來很多負擔,給家人帶來很多麻煩?,F在有很多孩子上一年級就要跑十多里路,不是大人耗費時間接送,就是孩子苦不堪言。
第四,就近醫療和就地養老。特色小鎮就要在這些方面搞出特色。在什么地方規劃建設小鎮,建設什么樣的小鎮,建設多大規模的小鎮,一定要科學,符合當地實際,有超前性。有人說,我這個地方的規劃建設五十年不落后,我認為這個說法和目標是不對的,規劃好了才能建設好,有了特色,永遠都不會落后。
怎樣加快推進特色小鎮?這是個很重要的現實問題。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城鎮化,深得全國人民的擁護,特別是農民群眾歡心鼓舞。擺在各級領導面前的當務之急是如何加快推動建設,把全國人民的城鎮化熱情變為實際行動,齊心協力把農民的城鎮夢變成現實。
一是各級地方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理直氣壯的去抓,大張旗鼓地去干。因為城鎮化不是一家一戶能干的,也不是一村一莊可以完成的,必須有組織有領導,有步驟地推行。要像扶貧攻堅那樣,有任務,有目標,有時間要求,有工作措施,有檢查督促,有考評獎懲。扶貧攻堅是解決少數人溫飽問題,深得人心,確實敢抓敢干。因農民外出打工而帶來的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夫妻分居等社會問題,面廣量大,亟待解決。而解決這些社會問題最好的途徑和方法,就是建設特色小鎮,就近就業,就地城鎮化。這難道不是各級黨政的任務和責任嗎?我們德州市近幾年來通過抓兩區同建(產業園區和農民居住社區建設)已經培育起了幾十個特色小鎮,全市有四十多萬勞動力返鄉務工,效果很好,呈現出了收入增加、家庭團聚、社會穩定和諧的好局面。
二是要發揮企業在特色小鎮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尤其是建筑企業,加工制造企業,農業園等,有的一個企業就能吸納上千人就業,政府部門牽頭把基礎設施、居住社區、學校、醫院、超市等公共服務設施完善起來,一個特色小鎮就起來了。
三是要充分調動和發揮農民群眾在特色小鎮建設和培育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實現城鎮化,是億萬農民群眾的熱切期盼,如何把他們的熱情變為行動,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是順利、加快實現城鎮化的關鍵。鎮、村兩級干部要敢于和善于做群眾工作,只要充分發動群眾,緊緊依靠群眾,特色小鎮的建設步伐就會加快,農民的城鎮夢想就會實現。
周建軒:以科技手段鏈接特色小鎮信息共享整體架構
周建軒:北京潮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北京市京潮公益基金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潮汕影視制作中心總經理
我所在的北京潮商會相當于一個平臺的樞紐中心,鏈接著海內外近三百多家潮屬組織。而北京潮商會自身還擁有近千名會員,其中房地產會員企業占了較大比重;但據我了解,目前直接參與特色小鎮的企業會員還不多。我希望借助本次會議所獲得的資訊,再與更多企業家進行分享,進一步探討如何以更好的方式參與特色小鎮的建設和發展。
剛聽了幾位專家的交流,我對特色小鎮的建設從整體上有了更加清晰了解。在我接觸的幾個房地產項目中,或多或少有特色小鎮的影子。比如我們北京潮商會執行會長陳才雄在三亞的建設項目,項目距離三亞海棠灣5公里左右,其特色就是以“文旅”為主要切入點。像此類項目,在北京潮商會的會員企業中還有很多,所以未來也會跟大家在相關方面進行更深入交流。
特色小鎮在我國還屬于新生事物,還在探索與發展中,北京潮商會將進一步加強資源整合與對接,積極參與到特色小鎮的相關策劃、建設中。我們北京潮商會有一會員企業,近幾個月也正在籌劃一個項目,就是希望通過把各個地方的特色小鎮通過互聯網、物聯網等手段進行全方位的架構和鏈接,使得鎮與鎮之間整合成暢通的文化流、產業流和信息流,從而打造出特色小鎮的特色名片。通過小鎮整合互聯,使每一個小鎮的資源、特色得到更充分的融合對接,這對于特色小鎮的建設、發展以及運營管理將起到很好的信息共享作用,從而被更多人熟知和了解。
通過今天這個會議,我也學習和領悟到特色小鎮的很多資訊。我作為北京潮商會的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以及在全球超過300多個潮屬社團秘書長的潮團實務交流協作平臺的總召集人,也會透過線上的交流、商會的交流互動,以及每年一次全球潮屬社團秘書長聯席會議等形式,把特色小鎮的最新信息和資源進行更廣泛的分享與交流,促成更多的企業家參與到中國特色小鎮的建設中來。我也相信在眾多專家和學者的指導下,我們可以融入更多新的契機、新的機遇。
韓曉明:利用新能源產業解決特色小鎮建設的污染問題
韓曉明:城市化委員會城市可持續發展專委會副主任、北京云鼎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級能源管理師
剛才聆聽專家和領導的發言后讓我受益匪淺,思路開闊了許多。近期從中央到地方一直在談特色小鎮這個概念,今天首次從劉世能院長由理論到實踐的研究分析中獲得了對特色小鎮的全面了解,其中很多案例都具有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特色小鎮建設的意義是重大的,通過特色小鎮的建設進一步解決目前小城鎮存在經濟活力不強,難以提供充足的、體面的就業崗位,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較為欠缺等問題。美國、日本、歐洲各國等發達國家,他們為什么大城市不多,小城市很多,小城市小城鎮其實就是特色小鎮的變遷。凡新生事物都有它的先進性優越性,但我國特色小鎮在推廣的過程中,如何規劃如何開發建設?這些問題需要充分考慮。
綜合各位專家的意見,我認為特色小鎮的建設有兩個環節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特色小鎮要為老百姓解決什么問題?既要頂層設計又要充分尊重老百姓自己的觀點和意愿。其次,特色小鎮建成后老百姓能夠有怎樣的受益?我們要認真考慮和通過各方的力量扎扎實實做好這些事。
污染問題是今后中國在城市化進程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全國很多城市都出現碳排放超標等污染問題,霧霾的出現我們都是受害者,這是一個應該吸取的教訓。如何推進解決污染問題?在特色小鎮建設中要納入規劃。李克強總理在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會議上提出:“我國到2030年的碳排放要達到峰值且爭取早日達到?!币院缶鸵档团欧?。這些應該考慮到城市化發展的問題中去,提前進行部署。
應對環境污染,國外也有很多方法進行新能源的利用,比如光伏發電,我是從事新能源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的,推廣新能源、降低碳排放是我們的責任,我們公司從2003年進入光伏發電領域。當時我國光伏發電總產值一千多萬元,現在已經達到三千多億元,如此巨大的產業,在新能源利用以及低碳等方面應有所作為,這也是推進特色小鎮的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問題。
到底什么樣的特色小鎮才是最好的?放眼國外,比如歐洲的小城鎮建設非常舒適,風車村等各種村鎮把特色體現出來了,協調了人文和環境各方面因素,所以我們要充分借鑒別人的經驗。
霍金海:集中各領域知識 關注特色小鎮全方位策劃
霍金海: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委員、貿促會建設行業分會發展部原主任
我曾經參加過很多國家層面的會議,唯有今天這個會議感覺特別務實,討論氛圍濃厚。我過去一直在建設口從事海外工程的國際合作,包括建筑材料、建筑裝備出口援外等。今天從各位專家尤其是劉世能院長的發言中學到了很多東西。
特色小鎮對建設行業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支撐點,原因在于:首先,我們國家經過多年開發城市用地已經十分有限,所以從國家的戰略轉移來說必須向城鎮和郊區發展。其次,不管是政府、企業、專家以及學術單位,對于中國的城鎮化尤其是特色小鎮的發展,都是非常重視的。
我非常認同各位專家特別是劉世能院長的觀點,我認為,特色小鎮的前期策劃相比規劃而言,還要重要得多。規劃只是一個行業,而策劃需要的知識非常廣泛,不單是行政管理的事情,還包括經濟、人文、文化、建設、產業、技術等多個方面。
通過對劉世能院長多年案例研究和實際工作的了解,我對劉世能院長對綜合知識的全面把握深感敬佩,如果將來遇到類似問題,或涉及到特色小鎮建設方面的策劃規劃問題,希望可以跟大家進行咨詢甚至項目合作,共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