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為中國抗擊金融危機提供良好機遇
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主任、原建設部總工程師金德鈞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城市化的核心是需要不斷提高農民收入,才能真正的啟動內需,中國的城市化要解決好,就必須解決好三農問題。”
出席新聞發布會的各行業的企業家認為,盡管起因于美國的全球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發展帶來了極大沖擊,盡管剛剛融入世界經濟的中國也難獨善其身,頗受其害,但中國在本次金融危機中將是最先穩定、最先復蘇的大國,中國將是本輪金融危機復蘇的火車頭!
首先,中國幅員遼闊,有30多個省市自治區,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地域差別與城鄉貧富差距較大,其正在掀起的世界第三次城市化浪潮,將使約有4億農村人口逐步轉移到城市之中,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大基礎與最強支撐!
第二,中國不僅擁有19000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是本次金融危機肇事者——美國的最大債權國,而且擁有29萬億元之巨的居民儲蓄,是本次金融危機中信用最好的政府,也是最“富有”的政府。
第三,中國政府決心解決城鄉人口二元結構問題,八億待富農民是中國政府實現擴大內需的基礎。農村地區基礎設施的改造與升級所推動的工業化、城市化活動,將帶動大量的消費和投資需求,形成旺盛的和可持續的國內需求。
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劉儀舜說,本次金融危機給中國各級政府在經濟發展上提出了新的挑戰,而中國正在進行的史無前例的城市化進程卻給中國各級政府和企業提供了一個抗擊金融危機的良好機遇。
峰會將重點研討中國掀起世界第三次城市化浪潮
據悉,主題為“中國掀起世界第三次城市化浪潮”的第三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將于11月舉行。峰會將邀請專家學者、政界領導人、企業家圍繞(1)世界城市化實踐對中國城市發展的啟示;(2)金融危機與城市化背景下的房地產機遇;(3)城鄉統籌規劃實現土地價值最大化;(4)中國城市特色與建設發展中的問題;(5)多路徑建設綠色生態宜居新型城市;(6)舊城改造與城中村改造;(7)中國城市化驅動的產業鏈條等內容展開對話。
據峰會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第三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將以中國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工程的活力城市、典范企業、影響力工程、貢獻力人物、優秀農民工等成功案例剖析為切入點,重點研討“中國掀起世界第三次城市化浪潮”,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和諧城市化之路”,達到總結經驗,交流思想,互動合作,多方共贏之目的。
中國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工程成效顯著
金德鈞主任介紹說,中國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工程自首屆峰會正式啟動以來成效顯著,一是正式開展中國城市化率研究課題,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去年底首次發布了《中國城市化率現狀調查報告》白皮書,填補了國內空白,今年繼續發布《2007年度中國城市化率調查報告》,據掌握的情況,目前已經進入最后的編輯校對階段了,將在第三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上正式發布。
二是委員會深入城市、企業、農村進行調研,先后到北京、天津、江蘇、山東、廣東、遼寧、河北、海南等省市進行調研,不斷了解中國城市化的真實情況,征求意見與建議,總結各地經驗。
三是委員會目前正與國內外知名院校、科研機構聯合開展科研課題,我國第一個全面關注城市化發展的專業網站——城市化網已經基本建成。
四是開展了重點關注城市的調研活動,截止目前,已經先后關注調研了九個城市。
嘉賓、媒體互動
記者:第三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的主題是中國掀起第三次城市化浪潮,這個話題非常有新意。那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國家面臨怎樣的機遇和挑戰?請金德鈞主任回答。
金德鈞:謝謝新聞界的朋友對城市化的關注,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只想談談我的看法。最近幾年一個很重要或者一個很重大的現象,就是每年春節的民工潮。人數規模之大,影響之甚,不僅讓交通部門很緊張,也引起我們各界及世界的關注。
這個現象首先說明,已經進入到城市中的勞動力,也就是說進入到第二、第三產業工作的這些人不是城市人,而是農村人,他們像候鳥一樣,干活在城市,歸宿在農村。那么這個現象能不能說,我們國家發展到今天,工業化的速度和城市化的速度不相匹配?或者進一步說,城市化的速度落后于工業化的速度?我想應該說明了這樣一個事實。所以,我們的城市化還要加倍努力跟上工業化發展的步伐。因為城市化本身就是以工業化為動力來推動我們整個社會從生產方式到生活方式,從農業型向工業型轉變,這個現象本身表明,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重大的任務。
我覺得問題還不僅僅如此,因為農村也就只一億多勞動力要出來嗎?顯然不是。我們到現在為止還有七、八億的人在農村,而美國從事農業的人口只占總人口的10%多。按這個意義來講,農村還有大量勞動力要從第一產業轉移出來。此外,農業生產率本身的提高,也在轉變農村人的生活方式,這些都是城市化所面臨的應該解決的問題。所以,中國的城市化面臨的任務相當艱巨,要立即著手推進這個進程,恐怕這些都是機遇吧,而且應該是我們城市化進程中重大的機遇。
那么問題的另一面,正是城市化首先面對的問題,也就是農村問題、農民問題,所以挑戰也在面前。大家很清楚,我們國家是二元體制,從1958年開始實行戶籍制度,城市和農村就分開了,這半個世紀分開的結果使城鄉的差距很大,現在要解決這個問題,從經濟到生活方式,一直到國家的政策方針,管理體制方方面面都制約著我們解決這個問題。所以這是一個重大挑戰。
簡單地說,中國的城市化要解決好,就必須解決好三農問題,能不能這樣理解呢?請朋友們批評。
記者:我想請教一下金主任,城市化推進到今天,您認為有哪些教訓可以總結?加速城市化進程會不會也加速其中的矛盾?
金德鈞:這個問題就更廣泛了,本人了解調研的問題也有限。中國城市化這些年來確實取得了重大的成就,這是舉世矚目的。建國初期,我們的城市化水平只有17%左右,而且前10來年,有升有降。到上個世紀60年代初,文化大革命前,不光城市化率沒有升起來,還降了一個多百分點,文化大革命期間更是下降,因為那時候我國的城市化基本停止了。
改革開放以后,特別是近年來,我們的城市化速度增長很快,我覺得最重要的一條經驗,就是通過全黨致力于發展經濟,特別是注意發展城市經濟,由城市推動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從而擴大就業,發展第二、第三產業,這條路我認為是堅定不移要走的,是非常正確的。
第二,最近這幾年中央在下大力氣解決“三農”問題,包括現在把農業稅免掉,強調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這個說法非常好,這也是一點經驗。
第三,在這個過程當中,允許各地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走自己的城市化之路,實際上現在我們調研的這些城市都不是一個模式,比如一些小城鎮,有加工型的,把上游產業轉移到本地來發展,也有根據自己的歷史文化的有利條件,搞旅游觀光的,還有完全走為農業現代化服務的,根據不同情況走不同路線,這一點也是對的。
還有就是注意城鄉統籌發展,城鄉一體化,統一規劃,統一考慮經濟發展,而且中央設立了這些綜合發展的試驗區,大家都知道,重慶、成都、浦東都在開展這些改革與試驗。
此外,城市發展過程當中,農村發展過程當中,始終要注意經濟發展、人口變化與資源、能源、生態環境相適應。這個要求,這個思想是非常對的,也是值得肯定的,當然我們現在還存在不少問題。
城市化當中也有需要值得注意的問題,比如,現在有些地方是就城市化說城市化,把城市化簡單理解為加快城市建設,搞標志性工程、寬馬路,而不注重城市建設與經濟發展的互動。還有一些地方注重城市,對農村的現代化問題注重不夠。再有注重大城市的輻射作用,帶動作用,對中小城市,特別是城鎮,在城市化過程當中,在統籌城鄉發展過程當中的作用注重不夠。最后我覺得還有就是生態問題,這仍然是當前城市化過程中一個突出的問題,需要下工夫去理解。
記者:城市化委員會提出“讓中國的城市化造福全人類”,不過現在國際上也有一個說法,就是中國城市化發展對全球環境帶來災難。請問,我們在城市化發展中,如何做到可持續發展,如何實現造福全人類?如何克服我們的問題實現這個目標?請劉副主任回答一下。
劉儀舜:中國的城市化發展能不能造福全人類,這個題目可能大了一點,我想中國發展好了,對人類會有貢獻,但是中國的城市化的發展,肯定的一點,不會給世界能源造成危機。曾經有美國學者說過這么一句話,就是中國八億農民如果過上美國人的生活,對世界將是一個災難。他的意思是說,八億農民過上現代化的生活,能源消耗是一個大問題,會給世界能源造成很大的威脅。我認為這是危言聳聽,也很荒誕。中國農民,中國老百姓為什么不能夠富裕起來,趕上和超過美國?全世界的勞動人民為什么不能過上好日子?能源是可以解決的,現在我們到月球上去探索,看到月球上的資源可以利用,另外我們科技的發展,連水、氫氣都可以充分利用,所以能源是個問題,但是能源危機是要靠科技發展解決的。
首先我們中華民族有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我們目前在人均能源消費水平只有美國人的1/8左右。
其次、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我國政府、企業與民眾的環保意識的增強,高科技、綠色環保技術的推廣將會隨著我國的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
第三、各級政府都很重視可再生能源的應用推廣,我看到很多城市,農民房頂上掛著太陽能,還有沼氣的應用,很多根據自然環境條件是可行的。我們委員會關注、研究的問題,就是要造就我們中國現代化的新農村、新城鎮是節能環保的。這方面我們要交流、推廣、總結好的經驗。
我們中國城市化的發展,正是因為有歐美城市化進程中好的經驗可以借鑒,一些教訓可以汲取,可以少走許多彎路。所以我們有信心造就一個節能環保的城市化。
記者:最近我看了一本研究犯罪率的書。內容大概是這樣,由于城市化進程太快,犯罪率上升,大量農民涌入城市,帶來很多社會問題。他提出應該放慢城市化進程,這將減少犯罪率。請問您是否同意這個觀點?
劉儀舜:最近我跟蔡主編去了海南,看到一個村子很漂亮,一家一戶的農家樂,后來我們了解,地方政府把村子改造后交給民營企業,條件是給村里的老百姓完善基礎設施。后來他們在村里搞了一個旅游度假屋。這個民營企業負責人告訴我們,在他們進駐之前,這個地區的搶劫案件70%是這個村子里的人干的,隨著基礎設施條件、生活條件改善,這個地區的搶劫案少了,村里的人們也過上了很和諧,很安樂的生活。
這說明,我們現在很多城市的犯罪,包括最近熱播的《重案六組》這個電視劇,破的都是民間的案件。據了解,目前約有2000萬的農民還生活在貧困線下,農村和城市的貧富差距很大,生活水平差距也很大。目前,農村人均收入每年4700多元,城市大概要比農村多一萬多元,如果這個差距不解決的話,社會矛盾會越來越大。
所以,我認為不是城市化速度要加快,而是城市化要有所回歸,因為我們的工業化已經搞了60年,而城市化卻大大忽視了,現在是該回歸的時候了。如果城市化速度加快,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變產業工人為技術工人甚至是商人,這會讓他們的生活富裕起來,犯罪率就會減少。因此,城市化的步伐不但不能放慢,而要大大加快。
記者:我想問張處長一個問題,我們國家農民工群體非常龐大,從第一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開始,表彰優秀農民工代表就是峰會的重點內容之一,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請問在評選優秀農民工代表的時候是采用什么標準?對這些受表彰過的優秀農民工代表,委員會還跟蹤嗎?
張凱:當時我們覺得中國的城市化離不開農民工,農民工做出的貢獻是最大的,他們把青春都獻給了中國城市的建設,他們為市民服務,為城市美容。但由于農民工是一個很大的群體,有很優秀的成功人士,有很有實力的農民企業家,但我們沒有選擇這些成功人士,我們將眼光對準了最普通、最代表農民工這一群體的一線工人及其家屬,我們的標準就是越是普通越好,越有代表性,因為這個群體太大了,他們能夠離開農村進城打工,本來就是農民的優秀代表,而且我們表彰的僅僅是其中的極少的一些人。
我們對表彰的農民工有所跟蹤,但還是有一些難度,有的已經返鄉了。今后在跟蹤隨訪、以及幫扶等方面,我們將做一些有益的嘗試。媒體朋友們也可以多提意見與建議。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