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于房子的各種新聞實在是讓人嘆為觀止。這邊,上海一整棟大樓徹底“臥倒”,建國以來罕見;那里,武漢經適房搖出“六連號”,來了一樁實足的“政府丑聞”;當然,限價房轉手出租、經適房建別墅這種新聞也早已經屢見不鮮。
有人說這都是政策惹的禍,因為大家都是人,憑什么你因為沒錢就可以買便宜的經濟適用房?我因為太有錢就必須買貴很多的商品房?這政策也太不公平了吧!有人說這是人禍,因為人性的貪婪,才生出了有錢人打起了沒錢人的主意,有權人玩起了權術與尋租等亂子。有人說這都是房子惹的禍,因為,一方面房子太貴、太值錢、太代表身份的象征,另一方面房子與房子的差異太大,一棟別墅可以抵上十套甚至幾十套經濟適用房。
于是乎不論是有錢人、有權者、還是普通百姓都在圍著不同的“房子”轉,大家為了得到自己夢想中的房子,想方設法、絞盡腦汁甚至是不擇手段“弄”房子。
杜甫曾經感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古人的夢想,直至今天,人們還在苦苦尋覓。然而,縱使有千萬間廣廈,紛爭、矛盾也會依舊存在。一方面,商品房市場中,房地產商想盡辦法抬高房價,例如北京的“地王”依然在不斷刷新、挑戰每個消費者的心理底線;保障性住房中,權力和財富又從來就沒有停止染指公共利益,經適房、限價房儼然成了很多人牟取私利的一塊“唐僧肉”。普通百姓呢,他們既望不到商品房的項背,也熬不到保障性住房這塊“餡餅”砸到自己身上的那一天,因此,沒錢沒權就沒房住成為了一種慣常的邏輯。
其實,房子本身沒有錯,讓房子背上罪惡的是那些想要通過財富或者權力壓榨公共利益的人。房子之于人來說,是一種歸屬感的寄托,它是家之所在,情之所系,但是如今這種最普通、最實在的東西,卻成為了城市里平頭百姓們的奢望,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目前,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正在加速進行,但是如果新進入城市里的人們幾年、幾十年后依然找不到自己的容身之地,這種城市化大概也是虛偽的。
美國學者史塔佛賓有這樣一句警世名言:“評價的目的在于追求改進,而不在于證明什么。”城市化進程中房地產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現象,并不意味著之前的建設、制度設計要推倒重來,只是,我們必須思考,要建設什么質量的房子,建好了房子要給誰住,房子存在的終極意義是什么。
最后,愿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想要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