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每天3塊錢解決孩子的午餐。
此次會議并未明確提及“免費午餐”,但外界自然地將營養改善計劃與此前民間愛心人士發起的“中國貧困山區小學生免費午餐”聯系在一起。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前司長、北京師范大學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認為,“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取得如此大規模的政府回應,這不僅是中國慈善史上絕無僅有的,就是歐美一些國家也沒有?!?/p>
學生午餐問題是中國需要解決的諸多問題之一,民間社會與國家政府此次在扶助對象和具體舉措上方向一致,某種程度上說,這是國家對“免費午餐”理念的認可和延續,也促使我們思考政府與社會良性互動的更多可能性。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職能轉變加快,社會組織迅速發展,社會活力不斷釋放,政府與社會的關系在逐步理順。很多方面,政府與社會展現了良性互動,把社會能做的交給社會,既提高了政府運作效率,也推動了很多社會問題的解決,這方面不乏鮮活例子。
但也應該看到,政府與民間雙向互動模式也具有一定的復雜性。政府和民間社會可能會在一些議題上方向一致,采取一致行動,但有時未必是這樣。
國家行動往往與多數人利益相關,表現為對國家走向的把握,宏大政策的制定,對國家發展、國民生活基礎領域的持久關注與投入,而民間行動關注的議題可能較為分散,關注的對象可能相對少數。也就是說,政府與民間既可能達成共識,也可能難以達成共識。有的社會民間動議活動可能比較容易取得政府理解支持,有的則未必,考驗政府智慧。
應當說,慈善公益事業是一個具有獨立性的系統。公益性組織或機構在不同領域發揮作用,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一系列社會行動的有序開展,都是維系這套系統有效運轉的重要保證。嚴格講,學生營養改良計劃是國家責任的體現,并不能劃歸到慈善中,但基于現實環境,以政府能量充分激活社會能量,仍是值得期待的方向。
從“免費午餐”所引起的互動關注中,我們可以看到民間力量的充沛,以及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執著與理性。公權領域、市場經濟領域和社會領域,分別對應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各有各的位置,不應混同,但它們并非絕對隔離,而是彼此聯系,充滿良性互動、推動社會進步的巨大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