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又是沃爾瑪?近日,焦點訪談以此為題,曝光了大連沃爾瑪公司租房10年,拖欠過億元房租分文不付一事。這中間經過多次交涉、協調、仲裁,甚至連法院多次強制執行都拿它沒辦法。
租房交錢,天經地義。然而,無論是開庭時代理人的一問三不知,還是看了卷宗仍說不清楚;無論是給時間去了解情況卻杳無音訊,還是實地察看后拒絕在踏勘筆錄上簽字,甚至是被傳喚后拒絕到庭,這一系列軟拖硬推背后,是自己的利益訴求:因為一個新開的門店,這個場地已經沒有價值。
實際上,即便是出于努力解決問題的誠意,相關人員也該了解情況、配合調查;即便是出于對法律和法庭最起碼的尊重,兩次仲裁的裁決也該盡量履行。一個屢次登上世界五百強榜首的企業,卻如同老賴一樣無視法律法規,背后透露出的傲慢心態,已經不僅僅是“店大欺客”的問題。
報道標題中的“又”字,暗指沃爾瑪近期的種種“不良記錄”。從價簽戲法到問題板鴨,再到前不久導致重慶多家門店停業整頓的問題豬肉,沃爾瑪在中國狀況不斷。不管是用各種方法欺騙消費者、以種種借口為難房屋租賃商,還是以苛刻條件向供應商念“緊箍咒”,沃爾瑪的做法,喪失契約精神,有違企業道德,顯示出最基本商業倫理的缺失。
從雅芳中國卷入“賄賂門”,到西門子關不上的“冰箱門”,沃爾瑪可謂“行不孤,必有鄰”。很多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社會責任表現,可謂糟糕。社科院發布的2010年《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顯示,2010年外資企業社會責任指數為8.1分,顯著低于民營企業的13.9分和國企的28.9分。這樣的表現,與這些企業在發達國家良好的“企業公民”形象,大相徑庭。
一些跨國公司,過去將中國當做加工制造、試驗基地而非重要消費市場,因而常犯如執行雙重標準、無視法律法規等錯誤。然而,中國的市場經濟正不斷走向成熟,法律法規更為完善,執行也更為有利;另一方面,中國的企業和消費者,也在同步成長。即便有著“先發優勢”,要保住中國這一巨大的資源,跨國公司也需要尊重中國市場。
這種尊重,既包括對消費者的尊重,也包括對合作伙伴的尊重,更包括對于法律法規的尊重。只有努力成為一個合格的中國“企業公民”,才能在這個市場上立住腳跟。否則,必然會被法律法規嚴處、被消費者拋棄。可以說,這不僅是道德要求,更是利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