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以慈善之名在民間“集資”,一手通過內部人控制的公司投資、放貸,河南宋基會自如穿梭于慈善與金融之間。
慈善組織異化為金融平臺,誰來監管這個飛速膨脹卻面目模糊的“超級公司”?
南方周末記者 陳中小路 發自河南、上海
2011年9月1日,《南方周末》刊發《中國最能籌款慈善組織的錢去哪了──誰在控制河南宋慶齡基金會》一文,披露了資產規模近30億元的河南宋基會,十年來一直通過內部人控制的投資公司在當地投資、放貸,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根據河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批示,一個包括統戰部、民政廳、金融辦等部門在內的調查組,已著手對河南宋基會進行“深入調查”。同期,國家審計署駐鄭州特派辦對河南宋基會及相關項目的審計也在進行。
而據南方周末記者進一步調查,河南宋基會強大得令人咋舌的籌款能力,與其以慈善之名在百姓中進行的廣泛集資有關。
“他們早已忘記了自己的本來身份,沉醉在這種資金高速流轉的快感之中。”當地一位熟悉河南宋基會的企業人士評價說。
捐贈“資金使用權”
基金發展部會讓儲戶簽署一份《資金使用權捐贈協議》:如果存一萬元,年息15%,協議上只注明,儲蓄者向河南宋基會基金發展部捐贈了1.15萬元的“一年期資金使用權”,本金金額并不出現
河南宋基會成立于1992年底,最初是由河南省政協辦公廳主管,而非現在的省委統戰部。
一位熟悉河南宋基會歷史的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大約在1997年時,當地一個名為許世松的省政府機關“下海”干部,與河南宋基會達成合作,成立了一個名為“河南宋基會基金發展部”的掛靠組織。
當時河南宋基會是一個“沒錢”的清貧單位,許世松的掛靠可以帶來每年十萬元以上的管理費等收益;而許世松方面,則可以河南宋基會發展部的名義,面向社會融資。
許世松從事的是典當、拍賣乃至股票投資等需要現金流支持的業務,成立基金發展部的目的,就是利用河南宋基會的募捐資格,建立一個可以公開籌資的平臺。
在當時,這是非常紅火的一種做法。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央鼓勵農村發展合作基金會籌資進行建設,在這一背景下,從城市到農村出現了數萬個基金會、股金會,其中既有政府部門領銜的,也有老百姓自行建立的,有真正籌資搞建設的,也有吸收存款放高利貸的,魚龍混雜。
不過,官員出身的許世松找了一塊既安全且讓人非常信任的牌子——慈善基金會。
基金發展部成立后,陸續在河南一些地市建立起了河南宋基會分支機構,通過這些分支機構負責人向各地民眾吸收存款。
雖然看起來這些地方是分支機構,但實際上,這些分支負責人與基金發展部主要是一種資金買賣關系,他們用比基金發展部更低的利率在當地吸收儲蓄,再倒給基金發展部,賺取利差。
來自河南宋基會內部和當地企業界的多個消息源均稱,當時社會融資成本較高,基金發展部的募款年息,曾高達13%-20%。
為了要符合慈善基金會的募捐身份,并規避集資的法律風險,基金發展部還設計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概念”,他們會讓儲戶簽署一份《資金使用權捐贈協議》。
舉例說,如果吸儲一萬元,年息15%,協議上只注明,儲蓄者向河南宋慶齡基金會基金發展部捐贈了1.15萬元的“一年期資金使用權”,本金金額并不出現。
基金發展部會告訴儲戶,你們不需要捐贈實際的錢,而是通過捐贈一定期限的資金的使用權,讓其產生收益用于慈善事業,到年底還能返還高額利息。
這種籌資成本高昂,而到了1990年代末期,許世松的投資生意失利,窟窿便出現了。加上此時,中央大力整頓基金會,河南也接連打擊非法集資大案,吸儲難度大大增加。
上述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2000年左右,許世松突然失蹤,給河南宋基會留下了超過三千萬元的資金缺口。河南宋基會曾通過警方尋人,但沒有結果。由于年載已久,截至發稿時,南方周末記者尚未從政府方面就這個說法得到確認。
當時擺在河南宋基會面前的爛攤子是,之前從民眾手中募集的款項需按年履約,不然就會釀成巨大風波,而要想還上此前的錢,就必須吸收新的錢。
于是,在“想辦法還老百姓的錢”這個理由面前,在河南宋基會高層的默許下,許世松的同僚張悍東,接替了基金發展部主任一職,把這個捐贈資金使用權的游戲繼續維持下去,并試圖通過投資和放貸等方式來賺錢填補虧空。
張悍東,1963年出生于河南駐馬店下屬的泌陽縣,1982年從駐馬店教師進修學院畢業后,在泌陽雙廟中學教書,四年之后調至泌陽縣信訪辦擔任秘書工作,1990年停薪留職“下海”闖蕩,在進入河南宋基會之前曾從事過保險業務。
在張悍東的主持下,河南宋基會基金發展部發展出了更多地方分支機構、朝縣鄉一級鋪設更密集的經營網點——2000年之后,基金發展部吸儲能力大增,幾年功夫,其年吸儲金額就達數億元。
不過,吸儲業務興隆,也曾引起河南一些地方人民銀行等部門的警覺,河南宋基會當年的業務主管部門省政協辦公廳,就曾接待過這類來自地方政府的交涉——這種吸儲業務被后者指為“高息攬儲”或“變相非法集資”。
盡管有“捐贈資金使用權”的外衣,但對于這種吸儲,張悍東等河南宋基會員工其實也很擔心,在一些小規模的內部會議上,常常會提到“進去”(意指坐牢)之類字眼。
而河南省政協最終選擇和河南宋基會脫鉤,后者搬出了鄭州花園路上的省政協辦公樓。在這之后,通過原河南省副省長、河南宋基會理事長劉玉潔的關系,河南宋基會改為掛靠在省委統戰部名下。
“公益醫保”集資
來自河南宋基會內外多方人士均向記者指出,公益醫保項目正是現在河南宋基會最主要的資金源泉。
這些壓力之下,2004年之后河南宋基會基金發展部開始調整“玩法”,原來的捐贈“資金使用權”的模式逐步結束。
在有過保險從業經歷的張悍東的指揮下,一個名為“河南省公益醫保發展管理中心”的非營利社會團體,當年在省民政廳注冊成立,注冊資本1000萬元。
這個公益醫保中心究竟是受誰控制的,真實面目又是什么?
公益醫保中心過往公布出來的宣傳材料和組織章程顯示,其是根據河南省政府政辦 (2003)30號文件精神,并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領導、關心支持下,根據豫衛規財(2003)89號文件成立,由河南省衛生廳主管,并由河南省衛 生廳、民政廳、河南省宋基會、中國人壽河南分公司四個成員單位發起成立。
不過,南方周末記者無法通過公開渠道查閱到上述文件原文,致電上述“發起單位”的諸多人士,所得到的口頭回答,或是與公益醫保中心“沒關系”、“絕對不可能是其發起人”,或是“被掛名”。
而河南宋基會內部流傳的說法是,這個非營利社會團體其實是由河南宋基投資有限公司以及一些內部員工共同發起成立的。
宋基投資是河南宋基會的資金流轉平臺,其十年來的背后股東是張悍東等內部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