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土豆豐收,卻遭遇銷售難,糧賤傷農的古老戲碼在土豆市場重演。
去年土豆價格大幅上升,吸引農民擴大土豆種植面積,今年土豆大豐收之后,出現滯銷現象。來自農業部門的數據顯示,今年內蒙古自治區馬鈴薯種植面積1140多萬畝,比上年增加100萬畝以上,平均單產同比提高15%,預計鮮薯總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噸。
上述現象歸結為一個簡單的原因:農村與農民屬于信息弱勢群體,總是滯后于市場的需求;農民為市場定價的弱勢群體,面對淀粉等價格的下降無能為力。去年土豆價格為年均價格的一倍,而今年價格為年均價格的50%左右,農民不得不成為市場的犧牲品。
每隔數年谷賤傷農,卻均無力扭轉。從土豆推廣開去,生豬養殖、綠豆等農作物無不如此,隔幾年就來一個價格過山車的輪回。
不能說政府不盡力。土豆滯銷后,農業部出臺四項舉措,包括:指導掌握產銷變化情況,指導地方搞好產銷銜接;協調農產品批發市場經銷商赴主產區,幫助拓寬銷路;通過中國農業信息網“農產品營銷促銷平臺”和“一站通”,加大力度發布馬鈴薯主產區供貨及價格信息;加強農產品市場運行監測。商務部則發出通知,要求各級商務部門要加強產銷銜接,在商務預報網開辟馬鈴薯產銷對接平臺,要求加強農超對接和農批對接,引導大型連鎖超市赴主產區直接采購,“農超對接”企業要在超市門店設立專柜,積極擴大出口,引導具有出口能力的企業,增加采購數量,積極開拓國外市場。而內蒙古當地旗縣已經出臺針對馬鈴薯收購客商和經紀人的各項優惠措施。
上述措施固然可以緩解燃眉之急,但不可能解決未來的土豆生產大起大落難題,更無法解決谷賤傷農現象,因為上述舉措沒有從根子上解決小農經濟存在的信息不對稱,更無力扭轉農業在市場層級中的弱勢地位。
只要是單門獨戶搞生產的小農經濟,其弱勢地位幾乎是天生注定的,即便政府也無法破解,相反,政府常常成為誤導者。
當豬肉產量下降、生豬出欄量減少,政府對養豬戶進行花樣繁多的補貼,如母豬能繁補貼等,看似對養殖戶盡心盡力,實際是對養殖戶進行誤導,在補貼與價格上升的雙重刺激下,養殖戶必然增加生豬產量,在一輪養殖周期后迎來實際價格的下降。無論政府出臺多少補貼措施,都從未改變生豬價格周期性的倏起倏落。土豆同樣如此,去年價格大漲,引導種植戶擴大種植面積,但此時市場傳遞的信息已經對種植戶形成了誤導,今年的滯銷在去年已經注定。
其他市場化舉措則受制于小農經濟的限制,如信息對接,農民已經自己開微博賣土豆,但個別的信息流不可能改變農業信息的整體不對稱。又如,從田頭到超市的農超對接等工作推行數年,成效不大,并非農超對接的失誤,而是千家萬戶的小農經濟成本太高,無法與大規模的市場經濟直接對接。土豆種植戶坐等經紀商上門收購,而經紀商視市場營收決定收購數量,不可能在農業部、商業部的號召下成為活雷鋒。
撒胡椒面式的補貼不可能治本,這樣做可以彰顯政府的同情心,而不能解決中國農業的瓶頸。解決農業問題的關鍵,是將小農經濟整合成市場化的農莊經濟,使農業生產者擁有市場議價權。面對中國人口眾多的實情,類似日本式的農協應該成為主要手段,通過農協組織小農生產者,成為信息與技術的主要溝通渠道。我國建立的農技站等架構,徒費資源,對農民幫助不大。農民自治的農協,才有可能成為農民的支撐。
政府對農業進行專項扶持,還不如降低對農業物流等方面的歧視性稅費。中國的農產品品種劣化,沒有深加工,價格自然無法提升。在深加工過程中所需要的冷鏈運輸等,需要不菲的成本,運到城市一路收費關卡雁過拔毛,從業者在高油價、高稅費、買路錢的擠壓下僅能勉強糊口,自然沒有人愿意做賠本的買賣。對農產品、城市所需蔬菜的綠色通道并非常態,政府不可能為每樣滯銷的產品開辟一條綠色通道,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城市對農產品的歧視性稅費已經成為農產品價格不穩定的重要因素。
農村真窮,農民真苦,農業真危險,李昌平的話言猶在耳,農民之苦依然。同情農民不能靠單個項目的恩惠,只能靠農業市場化,靠取消對農民身份的歧視,靠建立統一而公平的國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