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南市城鄉建設委政策法規處處長
今天討論推進農村人口市民化的問題。我在基層工作,就談談基層的情況。
有一次到城郊山區的農村調研,往回走的時候已是夕陽西下,看到幾個孩子在放學囬家的路上,在水庫邊打水漂,要趟過一條河,再翻過前面山坡才到家。山里村莊少,看不到有下地勞動的農民。大家很為孩子們的安全擔心。前年,我參加一個“三同”活動,就是到農村和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一個星期的時間,大家一起搞了個調研。調研的重點是村民生產生活情況、孩子受教育情況和土地使用情況,還到附近一所小學里搞了一個贊助活動。那個學校共有30多個學生, 6個老師,從1年級到6年級,公共課往往是大合班。周圍村莊的孩子都要在這里上學,孩子都盼著趕快讀完書,考出去。村里年輕人都到城里去打工,有的土地進行了流轉,在城里買了房。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里,但凡有條件的孩子都跟父母到城里上學去了。我問戶籍問題能解決嗎?這些人把戶口遷到城里去嗎?回答是否定的,因為故土難離,村里有他們的牽掛,土地、房屋,還有鄉情。年輕人外出打工的收入,還要拿回來貼補家用。村里富裕人家,其主要收入并非來源于農業。
現在,農村環境面貌雖然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城鄉差別仍然是十分巨大。“村村通”工程成績顯著,路修好了,出門不在踩泥巴,車可以開到家門口,農民用上了各種電器。當時,村里正在進行改廁,但有的農戶還是擔心糞便不能及時變成肥料,怪可惜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仍然落后。
按照中央部署,到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改革開放初期,為支持城市建設,廣大農村做出了突出貢獻。近年來,圍繞支持農村農業發展,進行了很多探索,積累了很多好的做法。比如村村通工程、土地流轉政策的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的實施等等。現在看,最重要的是要通過一定方式,一定的制度設計,把好的做法變成持續有效的政策固定下來,讓城市從經濟發展的收益當中,將一部分資金合理、合法、有效地反饋到農村去,解決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不足的問題。推動城市反哺農村發展的相關政策持續有效,推動城鄉融合,城鄉一體化發展,才能成為現實。
剛才有專家說,農村人口進城落戶的動力不足,城市戶籍吸引力縮小。這是戶籍本身的問題造成的。實際上,農村人口選擇進城學習、工作、生活的動力沒減,絕大多數地區城鎮化速度沒有放緩。
我們提出,要解決1億人已經在城市工作生活的農村人口進城落戶問題。很多人只是從問題的一面看,有1億已經城鎮化了的人口,戶籍仍然還在農村。但是反過來看,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有那么多人已經長期在城市居住生活工作,戶籍卻落不下?然而對他們來說農村生活已經陌生。所謂“進不了城,又回不了鄉。”戶籍是什么?本質上看,戶籍的最大功能應該是記載人口出生地、成長地,反映其學習工作生活的信息。人為附著在戶籍身上的其他功能,應逐步解套了。不要再把城市戶口和農村戶口分得那么嚴格,不要再叫城市戶口和農村戶口,統一叫居民戶口。一個人不管是城市戶口還是農村戶口,在工廠做工,在學校讀書、任教,在政府機關當公務員,或者在村莊務農,我們把它看作是職業的選擇問題,生活方式的選擇問題。打破人們在學習、工作、生活和職業選擇上的政策性障礙,這是根本問題。
推進人口市民化,首先要解決什么是市民化的問題。不應該把人口市民化和在城市落戶等同起來。十九大報告指出,市場是配制資源最有效的方式、最好的方式。我們要把市場做成熟,讓人口自由流動起來。人口市民化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人口自由流動、自由選擇職業、自由選擇生活方式的問題。他們自由選擇自己愿意選擇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環境,這是不是也是夢想?推動城鄉融合,首先是人的融合。我們現在應該好好研究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