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津逵: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25家高端智庫之一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理事、資深研究員;
中國市長協會顧問、北京大學景觀學院客座教授。
一般國家的中心城市,承擔著區域功能,但是走近世界舞臺中心國家的中心城市,一定是在某一個方面或某幾個方面,承擔世界領頭羊的功能。
先讓我們看一下:在工業革命之后的英國,它的倫敦是世界金融中心,它的劍橋是世界高等教育中心,它的格拉斯哥是世界造船中心、蒸汽機車制造中心,它的曼徹斯特是世界紡織業中心,它的利物浦是世界航運中心。
1929年之后,世界舞臺的聚光點穿過大西洋來到了美洲。紐約變成了世界金融中心,休斯頓變成了世界石油中心,芝加哥變成了世界制造業中心,底特律變成了世界汽車制造中心,匹斯堡變成了世界鋼鐵工業中心。當然,今天這個聚光燈掠過了北美大陸,從美國東部來到了美國西部。今天的西雅圖是全球航空制造業中心,今天的舊金山和硅谷是全世界IT互聯網中心,而今天的洛杉磯,它是全球的電影、娛樂、文化中心。
而眼下,這個舞臺的聚光燈已經越過了北美,跨越了太平洋的上空。我們看到21世紀以來,平均每一年日本都要獲得一項諾貝爾獎。而全球TOP100創新企業中有三四十家是日韓的企業,更多家是美國的企業。中國已經有一家企業在去年入圍,就是深圳的華為。
當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國運走向世界中心的時候,我們的國家級中心城市一定會在某一個、某幾個方面引領著世界產業的潮流。那么這樣一個規律最好的體現是哪里?就是我們的武漢。
武漢的起伏興衰決定于和世界中心的距離
武漢的起伏興衰決定于什么?決定于和世界中心的距離。換句話說,是和人類文明創新中心的距離。這個距離越近,武漢就越發達,這個距離越遠,武漢就會遭受痛苦。這個距離越近,武漢的房價就會越高。
坦率地跟大家講,看一個城市的房價看什么?像深圳這樣的城市,沒有北京的文化歷史、沒有北京的高等教育、沒有北京的科研院所、沒有北京占全國三分之一的名醫,可為什么他們的房價可以直逼北京?就是因為那座城市距離人類文明創新中心越來越近。
再讓我們來看一下武漢,曾經的武漢離世界多么近,1861年漢口開埠,五國租界設在漢口,把人類的先進文明帶到了我們的武漢。這是挑戰啊,那么我們的武漢做出了怎樣的應戰呢?在大江對岸的武昌,湖廣總督府的眼皮子底下就可以出現四個國家的傳教士船,就可以出現新型的報紙、新型的傳媒、新型的大學、新型的醫院,我們中華民族就在挑戰面前勇敢地應戰。張之洞督鄂18年,18年間,他辦了多少的企業?這位不言革命的大革命家,從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醫療、衛生、新聞、出版等全方位將武漢最大限度推向了世界的中心。另一個中國的偉人,他走遍了北美,熟悉英國。他說,武漢這個城市未來會鼎足而立為世界三大名城之一。哪三大名城呢?他說,紐約,倫敦,武漢!說這句話的是誰,就是孫中山。孫中山為什么這么說?因為那個時候我們的武漢有地利。他說,長江中游的武漢相當于沿海海岸線的延伸,而九省通衢的位置就是中國的中心。
當然,我們看到了,武漢有離世界最近的時候,也有離世界很遠很遠的時候。在那樣的時候,我們的中國,已經到了經濟崩潰的邊緣。好在,在整整四十年前改革開放時刻來臨,讓我們武漢又一次打開了通向世界的大門。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的武漢對外開放就大步向前了。我們的武漢最先引進了洋廠長,最先引進了洋顧問。
大家看到的這位,他的名字是戴利。他曾經當了二十年芝加哥市的市長,現在他來到了東方芝加哥,做了我們武漢的顧問。兩年以前,我和他一起開會的時候,我們大家一起聊起了武漢——這座我們共同喜愛的城市。我說:你覺得武漢還有什么問題嗎?他說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他說:武漢和很多中國城市一樣,還不具備與世界對話的能力。
大家還記得,剛才漢陽鐵廠前面頂戴花翎的那張照片嗎?那張照片我不是在國內看到的,最早看到那張照片,是在哈佛大學建筑學院。建筑學院的院長彼得·羅問我們:你們知道他是誰嗎?沒有人知道。彼得·羅說:他的名字叫張之洞。
武漢的運程到了
朋友們,美國人比我們更了解我們的武漢。我們知道,外國人、世界非常了解我們的武漢,而我們的武漢,對世界的了解才剛剛打開大門。武漢有一個世界名城、中華名城之命,但是四十年來,難道它的發展盡如人意嗎?到底是因為什么問題,它的運程好像還沒有到來。但今天不同了,最近這幾年,武漢人民已經忍受了大開發的種種不便,我們的武漢現在暢通了,我們的武漢現在長高了,我們武漢的光谷要承擔中國芯的研制了。我們的武漢在方方面面都開始迎來它的新運程了。大家看到了嗎?這幅圖它所說的是常住人口的走勢。我跟大家說,這僅僅是剛剛開始,按照芝加哥人口占美國人口的比例,那東方芝加哥的武漢應該有多少人口呢?應該是三千萬。
那么這樣一個在全國的排名,僅僅是代表了昨天,它不能代表今天,更不能代表明天。武漢的運程到了,我們的國家已經給了它新的定位和新的職能。在整個長江流域的規劃中間,我們的武漢被“補”為一個國家級中心城市。在十年之前,國家級中心城市這個詞剛剛提出來的時候,只有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整個中國的中部是一片漆黑啊。但今天,武漢已經變成了中部崛起的龍頭。我們發現,武漢的運程恰好趕上了人類文明的一個新的拐點、新的臺階,這就是工業4.0.
工業1.0叫機械化,用了一百年的時間。英國人把瓦特發明的蒸汽機普及之后,英國相當增加了四千萬紅利,相當于每一個英國人旁邊配了一個奴隸,在給他做工。而在電力革命時代,也就是工業2.0的時代,按照我們武漢這樣的城市來說,各位,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邊跟了多少個奴隸?跟了三十個奴隸。他們在拼命地給你發電,這樣你回家可以看電視,走路可以有路燈,然后我們掏出手機來可以對話。到工業3.0的時候,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邊配了無數奴隸,走到全世界的圖書館,給我們搜尋各種各樣的資料。
工業4.0是什么樣子?我不知道。工業4.0是年輕人才知道的一個時代,我們說大數據,我們說人工智能,我們說物聯網,我們說區塊鏈,大家知道嗎?現在在深圳,一個90后的區塊鏈億萬富翁,在給幾個70后的創業者投資。現在變成了這樣的一個時代,誰都說不清楚明天會發生什么。以往我們預測說10年以后、20年以后才會出現的事情,可能明天就來到了眼前。
復興大武漢需要四方面能力
以往我們說,未來永遠是未來,而今天我們說未來已來。所以,未來的長江新城會怎么樣?未來的光谷會怎么樣?說得越清楚可能就越不靠譜。這樣的一個時代,真是一個偉大的時代,要和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同行,我們需要什么樣的素質,什么樣的能力呢?我大致理了一下,就是復興大武漢的四個方面:復興與世界的對話能力、復興審美的眼光、復興工匠精神、復興百折不回的意志。
第一,要復興與世界對話的能力。武漢今天,坦白地講,還不是一個雙語城市,但是各位知道嗎?我們所用的漢語,是一個十四億人擁擠在一起的語言孤島。假如十年以后,還是一個單語城市,它就擔不起復興大武漢,所以各位,你們的孩子,你們自己,我們大家,如果還沒有養成帶著耳機每天聽英語習慣的話,可能在未來復興大武漢的時代,就要把我們甩出快車道了。
我再給大家說第二個,就是要復興一個審美的眼光。我曾經在曇華林見到了一些大學生,我問他們在上大學期間有多少人聽過音樂會?有多少人看過畫展?有多少人觀賞過話劇?所有舉手的都在30%左右。我說的審美,還絕不僅僅是藝術的修養,而是整個人類行為方式、道德標準、情操素養,我們的武漢需要這樣的一種復興。
我說的第三個是要復興工匠精神。這里有一個非常生動的故事,十多年前武漢市政府接到了一封來自英國的信,信中說:“我們是漢陽水塔的建筑方,這座水塔,按照我們當時的設計,70年的壽命已經到期,未來我們將不再對這座水塔的質量負責了,如果你們還要繼續使用這座水塔,請你們對水塔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測。我們會告知貴方所有的關節點。”大約三年前,我把這個故事講給了中國“雙60強”的企業家聽,這個“雙60強”指的是出口設計60強和出口工程承包60強,都是響當當的工程設計和工程施工單位。我說,你們現在在全世界設計施工了好多項目,未來,你們設計的項目到期的時候,你們的后人,你們的后人的后人的后人,能夠給甲方寫這樣一封信的,請舉手?大家猜一猜,當時場上有多少人舉手?大家能猜出來有多少人舉手嗎?你們的沉默,已經表達了你們的猜測。我們的工匠精神比起70年前英國那家機構,還遠遠不足。
最后,我們面向一個未知的未來,我們一定會飽受挫折,我們在座有一位武漢大學的教授,他正在研究挫折教育。他說,要讓我們的孩子能夠經受起挫折,能夠超越挫折,能夠預測挫折。是的,未來的武漢一定會有很多很多挫折,在這樣一個不確定時代里,不僅是武漢,我們每一個企業,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我們的孩子,都要經受挫折。但我們有沒有這樣百折不回的意志?我相信,各位,我從你們的目光中看到了信念。要靠堅不可摧的意志去走向這個偉大的時代,實現大武漢的偉大復興。
(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副主任 李津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