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專家顧問樊綱走進央視財經頻道《中國經濟大講堂》節目,做了題為“房地產市場,未來什么樣?”的精彩演講,有觀眾現場提問年輕人應該買房還是租房?
樊綱回答說,這取決于每個人的很多因素,年輕人如果工作還不是很穩定,還在變化、遷移過程當中,就不如租一個小房子住。但是如果說要結婚了,并且小夫妻雙方的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一共是六個錢包,如果這六個錢包能幫你湊夠首付的話,那么最好還是買房子。
他的本意是要學會利用杠桿原理,通過按揭借款的機制來先住上房子,改變以前攢了一輩子錢、到老才能買得起房子的現象。
未來房子多了,人反而少了,房子會否不值錢?樊綱認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體育、交通、娛樂等消費的需求也會不斷增長,這些消費都會使得土地的稀缺性加大,房價不一定就會跌,而是會更穩定。而且我國的經濟還在增長,人的壽命在延長,使用房子的時間會更長,孩子結婚就會需要買房子,加大了需求。房子變得不值錢,恐怕還得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樊綱關于“六個錢包”的發言被公開報道之后,一時引發了不少爭議:年輕人的剛需買房竟然要掏空夫妻雙方的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三代人“六個錢包”的積蓄?
《中國青年報》此后發表評論文章指出:說句公道話,由于個別媒體斷章取義,公眾對樊綱的本意其實是有所誤解的。回溯當時語境,樊綱的原意是“六個錢包”是衡量家庭條件的重要指標,如果財力允許,應該利用好按揭貸款的機制;如果財力不允許,應考慮租房。
作為研究房地產政策的專家,號召年輕人量力而行,樊綱的發言其實無可厚非。只不過,在許多年輕人都為高房價而焦慮的情況下,樊綱的發言內容正好激活了公眾的“怒點”,這才無辜“躺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