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進一步拓寬落戶通道,明確配套政策,并要求強化監測檢查。這是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的有力之舉,各地須用最大誠意開啟“落戶之門”。
自2014年7月,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以來,兩年多時間,全國31個省份全部出臺相關戶改方案。從農民到居民,不是簡單改個名,更重要的是,讓每一位進城落戶的農民在教育、就業、醫療、住房和養老等各方面都能有“我是城里人”的底氣。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一些進城農民,盡管已經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但還面臨種種難題,買商品房受限,游離于住房保障制度;被教育所累,子女面臨入學難;被社保所擾,一有中斷,難以接續。
“我是城里人”的底氣如何才能有?答案很明確,減少不同身份背后的福利差距,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眾所周知,戶籍制度改革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降低入戶門檻僅僅是破題,更重要的是讓進城落戶農民能夠在教育、就業、醫療、住房和養老等公共服務方面,真正享受“同城同待遇”。
用最大誠意開啟落戶之門,就要有敢于觸碰改革“硬骨頭”的勇氣和智慧。面對如何剝離戶籍與福利、如何保護落戶農民的財產性權益等問題,各地應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舍得真金白銀投入,加強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科學合理規劃城鎮布局。只有這樣,才能讓進城農民推開落戶大門后,走得穩,走得持久。
新型城鎮化的新意就體現在“以人為核心”,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進城落戶正是其中要義。如果能以最大誠意落實好這一舉措,將促進城鎮化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