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話題】
城市化發展階段的歷史演進過程必將使一座城市從“功能城市”上升為“人文城市”,政府與民眾如何協力從資源回收利用的角度塑造、提升城市人文環境?《城市化》雜志特邀臺灣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廣東地區志工領隊江智超先生發表評論。
江智超:臺灣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廣東地區志工領隊
一座城市如何擁有良好的人文環境?在我看來,完全可以從環保教育做起。在廣東,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下稱:慈濟)當地志工,就積極地推動社區環保教育,通過進入校園、社區,帶動學生和家長從家庭做起,注重環保、資源分類回收,并將資源回收所得拿來做善事,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也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要知道,每一位城市居民對城市的環境都負有一定責任和義務,不能只想要好的居住環境,而人們生活所造成的垃圾卻全部都依賴政府解決,這一觀念需要從教育上來提升和改善。
十幾年來,慈濟在廣東地區已有近600名自愿工作者。而志工們平常著重于環保領域的帶動和教育,是有其歷史淵源的。30年前,慈濟的發源地臺灣也與大陸一樣,由于太過注重經濟與GDP的發展而忽視了對自然與生態環境的保護。城市居民丟棄的垃圾,靠政府回收,集中焚化,那時,城市管理者最頭疼的問題是:垃圾場建在哪里?焚化爐安置在哪里?雖然人人都會制造垃圾,但沒人愿意讓垃圾場建在自家附近,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鄰避效應”。所以,盡管政府提出建設焚化爐,但無論放在哪個區域,當地政府和民眾代表都會帶領民眾抗議。1990年,慈濟創始人證嚴法師在一場演講中呼吁大家“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政府和民眾雙方應共同注重生態環保,而不應陷入無休止的爭吵,使環保問題無從解決。證嚴法師同時提出,環保要做到“清凈在源頭”應從個人和家庭做起,實施垃圾分類。在當時,他這一呼吁得到了民眾的認同。
臺灣約有2300萬人口,且大都集居在城市區域,三十年前,各大城市也都因垃圾超量而面臨垃圾圍城的困境,但從1990年開始,慈濟志工在各社區推動垃圾減量及分類,資源回收再利用,目前全臺灣有五千多個資源回收環保教育站,有將近十萬個環保志工不計任何酬勞,全年無休地在進行資源回收以及教育當地民眾響應環保工作。因此,臺灣城市的垃圾總量逐年下降,目前已有垃圾焚化爐基本停止工作。為何會出現這一現象?以臺北地區為例,這里的垃圾數量也在逐年下降,因為人們去商場購物會自帶購物袋,所有的餐廳堅決不使用一次性餐具,每個家庭主動將垃圾分為三類(廚余、可回收的資源、不可回收的生活垃圾),并用政府指定的塑料袋裝好,在固定時間交給資源回收車。目前,臺灣正在朝著“零垃圾、零處理、零污染”的方向努力。其實,我們的觀念中根本不應有“垃圾”這一名詞,因為垃圾只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所謂“垃圾分類”應被稱作為“資源分類”,就像慈濟的一句口號“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也就是說,要把垃圾回收變成可用的資源,將這些資源變賣可以拿來做善事,這是慈濟一直在從事的事業,也是我們堅持倡導的理念。
其實,慈濟推動的環保五化觀念非常值得參考。
?、倌贻p化—從幼兒教育開始,讓每一個民族的幼苗從小就認知如何做環保。
②生活化—人人注重環保,從日常生活做起,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帶環保杯、環保筷、環保碗、盡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都可以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
③知識化—用科學的理論教育民眾,因為人類文明造成對地球居住環境的破壞已非常嚴重,溫室效應及極端氣候造成地球的災難越來越嚴重,及時做環保已經刻不容緩。
?、芗彝セ鐣怯杉彝ソM成的,每一個家庭都可以做到垃圾減量、資源分類、資源回收再利用,如此一來,每個社區的垃圾量自然會減少。
?、菪撵`化—清凈在源頭,從心開始,自我要求要為環保做貢獻,也許剛開始會有些不習慣,但自認能夠為環保犧牲付出是一種人格的提升。
當下,大陸正經歷鄉村人口逐漸向城市聚集的城市化過程,當城市成為人們生活的主場所后,這里除了需要有完備的硬件設施外,最為關鍵的是生活在此間的人們對城市的生活狀態有怎樣的看法和想法。對垃圾資源回收而言,如果只是部分人重視是無法達成效果的,住在這個城市的市民必須人人都重視環保,從個人做起、從家庭做起保護環境,社會各行業更要重視環保。政府可以為每個社區規劃出與人口相匹配的資源回收站,由自愿工作者來帶動將垃圾分類、資源回收落實到每個社區,每個城市。
作為生態環境保護的倡導者,目前慈濟相繼在北京、上海、南京、昆山、廣東、福建、廣西、四川等地推動建設環保落實社區,我相信由慈濟這一顆種子可以帶動當地的政府和民眾共同建設出一個沒有垃圾污染、人人關注生態環保的人文環境。我想,這樣的城市才真正稱得上是健康美麗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