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懿文:長沙縣改革要講方言而不是普通話
湖南省長沙縣縣委書記、長沙經開區黨工委書記
感謝各位領導、專家對長沙縣的改革和發展做出的中肯點評,大家給予我們的意見和建議,我們會慢慢消化。同時也感謝大家冒著嚴寒來參加《改革就是創造——一個縣域改革發展的全息樣本》的首發儀式。
在這里我想先強調一點,這本案例集的最初想法源于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的李津逵老師。
2015年初,李老師建議:希望長沙縣能對以往的改革過程有所總結和反思,并就如何走好下一步做出準備。在他的啟發下,長沙縣在全縣范圍內展開了一場關于改革與發展的大討論,用大半年的時間梳理、提煉出15個案例。這本案例集就是長沙縣多年來改革歷程的總結,我們希望能將它固化為長沙縣繼續探索、改革、前進的指導性意見。
關于長沙縣的改革發展,我主要想就四個方面做出回應。
第一,均衡發展。均衡發展是要有犧牲精神的,因為只有把所有資源都集中在一個點時,這個點才會釋放出巨大能量,并引起聚焦和關注,均衡發展很難引發這樣的效應。但即使這樣,長沙縣委縣政府在確定發展思路時仍特別強調要“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因地制宜、南工北農”,不能急功近利,要站在縣域經濟的角度上,科學發展,均衡發展,相比于短時間內的迅速提升,均衡發展可以為縣域留下美好的環境。
城市化發展好的地方,農業、農村也不會太差,這就是均衡發展的結果。近幾年,長沙縣做的就是“以工哺農,以城帶鄉”,并達成了“用 1% 的土地支撐經濟發展,99% 的土地保護生態環境”的目標。目前,長沙縣每年的稅收約為138個億,來自于全縣的300多家企業,這些企業所占的土地總面積不足20平方公里,長沙縣有將近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更多的土地則被用來保護環境。長沙縣把從1%土地中賺的錢基本都用在了基礎設施建設上、用在了對群眾的補貼上。2014年,長沙縣進入全國百強縣前十強,怎樣讓全縣群眾都能感受到長沙縣的發展?縣委常委會決定拿出5000萬元提高農民的社保鋪底資金,這樣社保配套資金就會全面提升,社保平均水平也就提高了。2015年,長沙縣的兩個鄉鎮被劃歸到長沙市區,這些進城的農民卻發現,接收他們的兩個區的社保標準要遠低于長沙縣。通過這些例子我想說明,均衡發展是長沙縣委縣政府經過多年努力,甚至是有所犧牲才換來的全縣普遍性的科學發展。
第二,特色問題。區域發展必須要有特色,但特色不是用錢砸出來的,而是從地里長出來的,這樣的特色才可持續。長沙縣有兩個十分有特色的點,一是板倉小鎮,政府堅決不在這里做過多投入,而是鼓勵企業家、市民下鄉,以他們為帶動力,用從這里生長出的發展機制建設田園城市,目前這里已成為長沙縣最可復制的生態小鎮。另一個是潯龍河小鎮,這里的投資很大,全部為企業的投入,目前仍在持續,希望能一次性建成具有旅游性質的生態小鎮。大投入有大投入的好處,持續的小投入則對機制尤其看重。然而,無論是怎樣的特色,最重要的還在于要解決什么樣的問題,能否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基礎上創新并形成特色,這樣的特色才能持久。
第三,政府角色定位。長沙縣委縣政府的角色始終被定位在培養環境、培植土壤、打造平臺上,企業才是在平臺上唱戲的主角,這是我們的共識。例如,全國絕大多數的創客基地都建在高新區或城市中心區,但長沙縣卻打造了“農村創客平臺”,把長沙縣的美麗山水變成創客致富的資源。這一舉動來源于我們對“創客”有全新的理解,創客群體應不止于年輕人,退休后的老人們有錢、有精力、有技術,也更愿到綠水青山中去,他們就是新一代的創客,還非常有希望成功,因為年輕人往往因缺乏創業經驗而導致失敗率偏高。當然,對年輕人我們也同樣要扶持。政府起的作用正是搭好這一平臺。平臺建設也是長沙縣功能分區的由來,以往長沙縣的產業布局是“南工北農”,南是經開區,北是現代農業創新示范區。在此基礎上,長沙縣繼續打造了五個新功能區:會展經濟區、臨空經濟區、星沙松雅湖商務區、現代農業區和長沙經開區。所有功能區都面向資源要素配置,項目聚集發展,這是政府應做的事。政府應該把環境保護好,平臺規劃好、搭建好,政策出臺好,其他的事情就由企業去創新。
第四,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這是底線問題,長沙縣的生態文明建設已經為這一問題做出注解。
長沙縣近年來主要在這四個方面做出了很多嘗試。綜合來看,長沙縣近幾年的發展史更是一部改革史。一個縣域經濟的改革,若是按照政策要求來改,那它不是改革而是貫徹落實工作,長沙縣的縣域改革之所以稱之為改革,是因為長沙縣近十年里在各個領域都做出了許多破題工作。《改革就是創造——一個縣域改革發展的全息樣本》里的15個案例就是長沙縣在改革中進行的各種嘗試,我希望未來長沙縣的改革還能在這樣的思路中持續進行,因為長沙縣的改革要“講長沙方言,而不是普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