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月29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談及延遲退休時表示,現在已有方案,年內會拿出,并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另外,方案出臺后會有一個過渡期,大約是五年左右,到2022年才會正式實施。
目前國內對延遲退休并未達成共識,政府希望延遲退休,而民眾心存顧慮。
支持實行延遲退休的一條理由是,我國法定退休年齡過低。現在法定退休年齡是女工人50歲,女干部55歲,男職工60歲。但這一標準是建國初期在人均預期壽命40多歲的情況下制定的。但如今,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超過73歲,因此有必要調整。
觀察國際上各國的退休年齡,中國的退休年齡的確偏小。如部分國家的男性退休年齡分別是:加拿大65歲、美國65歲、墨西哥65歲、德國65歲、挪威67歲、俄羅斯60歲;女性退休年齡:加拿大、美國、墨西哥、德國、挪威都是65歲,俄羅斯55歲,巴西60歲。不過,發達國家的實際退休年齡比預期退休年齡提前。以美國為例,2012年已退休人員中有74%是人在65歲以前退休,即四分之三的美國人退休年齡卡在65歲。
再者,當前在財政“緊日子”與人口老齡化疊加效應作用下,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缺口逐年擴大且正在向全國蔓延。2015年,國內至少有21個省的基礎養老保險增長率出現負數,但是這些省份依舊可以依靠累計結余得以度日。然而,部分地區縣級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狀況承擔著更大的壓力。據世界銀行測算,中國的養老金缺口約在8萬億元至10萬億元人民幣。
實行延遲退休還有一個很快會突出的原因在勞動力方面。2015年中國15歲以下和60歲以上人口合計占比達到33.7%,即現在勞動年齡人口只有66.3%。再加上受教育程度的問題,以及現在越來越多的自愿性失業人口的存在,最后滿打滿算的有效勞動力供給恐怕不容樂觀。隨著中國老齡化問題撲面而來,以及人口紅利消失,勞動力短缺問題會越來越惡化。受勞動力短缺的影響,中國的經濟布局、產業結構和資源使用模式都將出現轉折性的變化。
歸結而言,由于預期壽命延長、養老金短缺壓力加大和勞動力短缺這三大因素,中國延遲退休年齡已屬必然。
但需要警惕的是,延遲退休有可能加劇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不平等現象。這并非危言聳聽。一般來講,較為貧窮的群體相對于較為富裕的群體將更不能或不愿接受高等教育,從而導致了更長的工作年限及不高的壽命預期。因此,他們只能享受更短的退休時間。最近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就養老金所作的報告列舉了美國、英國及法國處于不同社會群體的65歲老人對生活期待變化的具體數據。結果顯示,法國和美國在一年期間、英國在半年期間內,差距已經拉大。雖然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國外,但對于即將實行延遲退休政策的中國來說,需要引起決策者高度重視,應把問題摸清,把政策做實。
客觀來說,延遲退休實際上是讓養老者少拿錢,遲拿錢,但這并不是解決社保資金巨大缺口的根本辦法。其實,要填補社??吡?,中國政府并非沒有辦法,而是看能否下定決心,打破利益集團的阻礙。從以人為本的立場出發,充實社保資金是最大的公共服務保障之一。最終解決還是要靠出售國有資產。以中國的非金融類國有資產100多萬億元存量來計算,只需要劃轉10%左右,就能完全解決欠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