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多數公辦養老院“一床難求”。入住北京最火養老院,竟要排隊100年才有床位!一些地方1個床位竟叫上了3萬元的“天價”。2014年發布的《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報告》顯示,全國養老服務機構每千名老人床位數僅為20張左右,遠遠無法滿足老年人的需求。(11月24日新華網)
數據顯示,我國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約2億,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口老齡化問題將更加突出。完善養老服務,精心護理老人,提高老人生活質量,讓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無疑很重要。然而,養老機構“一床難求”,入住火爆養老院甚至排隊到“100年以后”,養老服務呈現供需失衡狀態。空巢老人得不到及時照料與慰藉,問題非同小可。
在現實養老生態中,不僅養老床位嚴重不足,現有的養老機構也存在良莠不齊的問題。養老護理員缺乏系統培訓、年齡偏大、素質偏低,護理員虐待老人的事件層出不窮。鄭州李江溝村暢樂園老年公寓護工強迫老人喝尿取樂,打罵老人;因為工資被拖欠,湖南雙峰愛心養老院六旬護工,砸死九名失能老人……養老服務行業的問題讓人觸目驚心。
公辦養老院供不應求,擠不進公辦養老機構的老人無奈只能涌進民辦養老院,而由于沒有政府投入兜底,民間養老機構基本上是“以錢為本”。從情理上講,養老機構應根據老人的年齡、身體情況、護理難度,選擇護理標準、配齊護理人員。但是這些養老機構往往根據老人的交費情況來確定護理標準、配備護理人員。如果老人身體較好,具有生活自理能力,交費標準又高,這樣的老人一般不會受到虐待。如果老人自理能力較差,但是交費標準較高,即便護理質量差強人意,養老機構與護理員的行為也不會太出格。而那些交費不多、身體狀況較差、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實際上成了弱勢群體里面的弱勢群體。即便養老護理員經過了專業護理培訓,學習了護理職業道德,掌握了一定的護理知識。如果交費少的老人與護理員數量嚴重不匹配,一名護理員需要護理十名甚至更多老人,護理員又如何盡職盡責護理老人呢?
“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通過購買服務、股權合作等方式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增加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增加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培訓養老護理員,改變養老護理員素質不高、社會地位低、收入低的職業發展瓶頸,彌補家庭養老的不足,都是完善養老服務的重要內容。
但是,養老服務是一個系統工程,完善養老服務需要形成制度合力。除了公辦養老機構數量要增加,服務質量要提高以外,政府還要加強對民辦養老機構的投入與指導,購買社會化養老服務產品,并加強財政投入資金的使用監管,用制度幫扶的力量激活民間資本對養老機構的投資熱情,為民辦養老機構健康發展注入制度活力。
如果政府對養老機構投入給力,監管有效,社會化養老事業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護理員福利待遇、社會地位穩步提高,職業認同感增強,將吸引更多人投資養老服務事業,從事老人護理職業。對于應對老齡社會危機,提高養老服務水平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