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大紅門,人們就會聯想到服裝批發。不過將來,在這個地區,服裝批發這種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業態將會消失。隨著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力度的逐漸加大,2017年大紅門地區將完成45家市場的疏解。
對大紅門批發市場進行疏解,是科學的選擇。大紅門地區,曾經也繁榮過,市場林立,為市民生活提供了不少方便,也為首都經濟發展做出了不小的貢獻;但大紅門市場也因人員密集、交通擁堵、存在安全隱患,甚至一度成為“臟亂差”和社會治安混亂的代名詞,一些市場更是地處南中軸路的延長線上,擠占了城市公共空間……時過境遷,現在,這些都顯然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當資源容量、生態環境、發展方式的“短板”日漸凸顯時,疏解,便刻不容緩。
但疏解又是一個復雜命題,牽涉甚廣,既有疏解后的大紅門市場升級改造的問題,也有外遷到河北白溝的市場、商戶定位和發展的問題,還有相關從業人員的再就業問題,等等。手心手背都是肉,疏解不能是簡單的一刀切。而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在政策的發力下,大紅門已逐步疏解出了自己的步調,外遷的快速步入發展正軌,留下的也已經開啟轉型模式;“低端產業”走了,交通、環境壓力也被帶走了,市民的利益留下了。
雖然,在被當作“低端產業”要求被疏解之初,一些商戶有過不解,有過怨言,但現在,他們更多的則是理解,是支持。大紅門沒有了,但有白溝,會有一個嶄新的、規劃合理的新“大紅門”。厚實的平臺,寬廣的空間,為他們實現發展升級、為“大紅門”續寫繁榮歷史帶來了新契機。
出去或者留下升級,都是機遇,很多商戶已經深深地領會到了這一點。“寬敞、輕松”是大紅門商戶李慧芳遷入“新家”白溝后的深切感受,低廉的市場租金、房租、人工,綜合起來優勢明顯,發展空間更大,這是搬出去的。再看看原地改造的。方仕國際窗簾城就是第一批進行升級改造的市場,在疏解政策的推動下,快速實現了從賣“布”到賣“布藝”的轉型,原有批發業態調整為窗簾展示、設計和提供整體軟裝解決方案,業務模式明顯升級,變得“高端”,將更好地服務市民。
可以說,大紅門地區的疏解是一次“浴火重生”,是一次“脫胎換骨”。從興盛到轉型,它把準了時代的脈搏,也承擔了社會責任,實現了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河北產業優勢資源聚集、商戶升級發展的“三方共贏”。相信,不久以后,一個干凈整潔、秩序井然的大紅門便會呈現在我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