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我與國內的幾個同行專程考察了德國工業地帶的振興問題。從德國西北部的杜塞爾多夫沿萊茵河流域直到慕尼黑。幾點見聞和感受,供大家分享。
1、魯爾工業區的功能再造。
德國傳統的工業布局大致可以分為五個大的板塊。第一塊是東部工業區,這個板塊的核心是柏林和萊比錫。第二塊是北部工業區,這個板塊地處德國最北部,以漢堡和不萊梅為中心,瀕臨北海,是德國最關鍵的出海通道。第三塊是東南部工業區,其核心城市是慕尼黑,這里有重量級的企業,寶馬總部一直安家在這里。第四塊是西南部工業區,斯圖加特是這個板塊的核心城市,奔馳總部、保時捷總部在這里。第五塊就是西部工業區,這個板塊中的核心城市是科龍、杜塞爾多夫。值得一提的是國內近些年比較熟悉的魯爾工業區就處在西部工業區這個大板塊中,以魯爾區為中心的西部工業區是最大的工業中心,鼎盛時期其工業產值占到了德國的40%。
魯爾工業區地屬德國的北威州。北威州面積約是3.7萬平方公里,相當于兩個廣東省。其中魯爾工業區覆蓋范圍約4000多平方公里,占北威州總面積10%多一點。魯爾工業區在北威州的這個比例,與珠三角在廣東省的比例有數量級上的可比性??梢?,我們常說的“魯爾工業區”其實是一個區域概念、是一個“工業地帶”的概念,而非國內常指的“工業園區”。德國這種工業區域化發展模式是有別于英、法、美等國以城市為單元的模式。因此,德國“工業區”的改造對我國的工業集聚地帶、傳統工業基地的轉型更新,更具借鑒意義。
隨著世界形勢的變化,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魯爾地區出現“衰退”,一系列問題開始顯現,生態和環境惡化,同時出現工廠關閉,工人下崗。其中埃姆舍爾地區受影響最重,失業率居高不下,有數據表明這里上世紀80年代末的失業率超過15%,社會問題相當突出。值得關注的是,今天的珠三角似乎也開始進入魯爾地區當年的發展階段,有些共性的問題也開始閃現。
魯爾地區的功能在衰退后怎樣“再造”呢?一是保留一些有市場需求、可提升的工業成分。這個比例不高,只占到鼎盛時期的5%,二是“還原生態和環境”,簡單地說就是“復綠”,將工業用地復綠成生態環境用地,其間安排一些文化和旅游項目。魯爾區選了24個城市,每一個城市做成一個郊區型公園,24座公園最終形成了魯爾地區新的景觀休閑特色的“公園連綿帶”,北杜伊斯堡公園、北星公園都是其中的典型。三是圍繞城市需求,將一些舊設施舊場所改造提升賦予新功能。
2、脫胎換骨的碼頭區功能更新。
杜塞爾多夫是魯爾地區一個重要的工業城市,也是北威州州府所在地。這個城市人口不到60萬,面積為217平方公里,相當于海淀區的一半,當地人告訴我們,這里與重慶結為友好城市。我們重點考察了杜塞爾多夫老港區的更新。這個港區于1896年建成使用,是當時最現代的內河港口,屬于為重工業配套的碼頭,用于裝卸煤炭、鋼鐵等。隨著重工業的退出,碼頭逐漸冷清,后決定改頭換面。他們做事很謹慎、很認真,一個面積只有80公頃的碼頭,改造工程卻分為4期,一期是保護遺產,二期是整個功能的重點,定義為“媒體港”,進駐的是“多媒體”業,如電視臺,雜志社,廣告公司等。 隨著產業進駐和一些現代建筑的落成,文化氛圍不斷濃郁,“媒體港”因此得名。三期是商業,目前還沒有動。為什么沒動呢?由于旁邊有啤酒廠,現在還在生產。四期,據介紹他們已經想了十幾年,現在“還沒有想好”。按照他們的說法,整個四期工程完成可能需要100年的時間。我們說我們最多也就5年。但他們的改造很講究前期的工作,邀請英國、法國、德國等國的專家參與規劃設計,每個項目要提出5套不同的方案,經過初步選擇后,要進行效應模擬。
從行業結構來看,杜塞爾多夫媒體港現在有821家企業入駐。入駐企業中比例最高的是法律稅務服務業,占到了14%,媒體、廣告、時裝等都排名靠前。競爭力在哪兒呢?低成本,媒體港用房平均月租金是17歐,柏林是19歐,法蘭克福卻高達36歐。
科隆萊茵碼頭的改造也值得大家關注。這個始建于1830年前后的碼頭區,按照商務辦公+商業+居住+休閑的大方向推進改造,現在已建成Kranhaus商業中心,既有產業功能的提升,也成為科龍這座歷史名城城市新形象的代表,成為舊區改造中“新舊功能完美融合”的成果范例
3、城市更新中“公眾參與”特別值得倡導。
“公眾參與”在弗萊堡市的沃邦社區更新建設中體現得尤為明顯。沃邦社區在二戰時是一個軍營,二戰后成為盟軍軍營,法軍進駐,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中西德合并,才交還給德國。隨著弗萊堡市逐漸成為歐洲“環境之都”、“太陽能之都”,沃邦社區開始重建,從一個廢棄軍營變成了現在的知名小區。圍繞社區的重建,該市規劃部門設立了多層次、多領域代表組成的“咨詢協會”,由“協會”組織公眾參與的“研討會”,參與者是“購房的意愿者”。通過控制參與者范圍、結構,了解真實需求。規劃過程歷時3年,40多家機構參與方案設計。我帶回來一張表,是做公眾參與的程序和6個步驟?!肮妳⑴c”產生的結果,一是居民主導了建房模式?!拔一隋X,希望建我喜歡的房”。 二是對社區的交通、停車、限車,產生了決定影響。三是社區內出現了“居住共同體”。我講這個案例,絕不是鼓動大家如何去要求一些不能實現的東西,而是想說通過“公眾參與”的確能改善許多官員、專家所想不到的東西,能更好地考慮到更多的利益相關方訴求。
4、水生態修復和新能源的應用司空見慣。
修復水生態,“分布式”能源推廣應用在德國已司空見慣。如,在原礦區的改造復原中,隨處可見雨水自然凈化和地下水回補設施。許多城市的房前屋后都采用石顆粒鋪墊便于水的沉降。達拉薩姆河現在已經很清澈了,900多米的河道經過修復已經變成了一個休閑區,大人、孩子可以在這里戲水。“親水”是人類的天性,是孩子們的鐘愛。把景觀水“攤薄”來防止變質,等等,他們把“水”的資源價值、景觀價值做了很好的結合,在我國現在倡導“海綿城市”的今天,十分具有借鑒價值。弗萊堡是被譽為“太陽能之都”,太陽能應用得非常普遍,“太陽船”小區就是個范例,這里的房屋幾乎都有太陽能光伏屋頂,還有一個歐洲的太陽能應用示范工程,50平米的太陽能板可以保證房屋的能源供給。不僅在弗萊堡市、德國的鄉村、高速公路周邊、甚至在歷史名鎮的眾多屋頂上,處處都可見太陽能光伏板。
以上是這次德國之行的主要見聞和感受。幾個問題供大家探討。第一,工業地帶的振興,應該被動還是爭取主動?第二,雖然碼頭區轉型得很好,但有一點很值得擔憂:為什么很好的房子看不見人?難道工業衰落了,“人氣”一定就降下來了嗎?第三,生態理念、低碳意識、“水”的珍視,我們跟德國還有一定的差距,現在值不值得“緊跟”。第四,珍重遺產,捍衛文化,在轉型當中怎樣落到實處,怎樣變成功能再造中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