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街一面里“風情”的式微與尷尬
時間:2015-08-26 09:00:58
來源:紅網 作者:岳乾
暑假期間,全國各地名勝古跡人山人海,當地的著名風情街更是很多游客的必游之地。然而,如果你去過成都的錦里、北京的南鑼鼓巷、上海的田子坊、桂林的陽朔西街……你可能會發現,這些地方都有酒吧、炸雞排和工藝擺件,看似各具風情,實則千街一面。(8月24日《中國青年報》)
恐怕大多數旅游愛好者都有這樣的經歷,本著感受地方文化的目的,千里迢迢前往傳說中的風情民俗街,入眼的卻全是酒吧,大同小異的工藝品商店,毫無地方特色的小吃店,外加全國連鎖的服裝店、食品店,既無民俗,亦無風情,著實令人失望。
表面上看,風情街無“風情”,乃是過度的逐利性使然。風情街的逐利性擠壓了民俗生存的空間,驅逐了利潤空間較低的鄉土藝術,同時也吸引了大量本土特征較少而利潤較高,且已形成較成熟的商業盈利模式的商業主體。
但風情街無“風情”折射出的更根本的問題是,傳統文化、傳統藝術、傳統民俗在現代化社會中所遭遇的尷尬,以及在現代化浪潮中的式微。正因為傳統工藝、民俗無法應對現代化社會的需要,無法實現商業化的轉型,風情街才不得不吸引那些已有成熟的商業模式的主體,才被迫異化為“千街一面”,被塑造為名不副實的“風情街”。
這里真正的問題有二,一是,傳統工藝、民俗,乃至更廣義上的傳統文化如何實現現代化轉型,如何建立起適應現代社會、商業社會的經營模式;二是,現代社會如何接受傳統的民俗與工藝,是任由其被商業化浪潮所驅逐,還是應該適當地放緩對商業化的追求,適當地給并不商業化的東西以生存空間。
就第一個問題而言,商業社會乃是大勢所趨,任何勢力也許可能將其延緩,但不能使其逆轉。在這樣的情況下,傳統工藝、風俗以及文化如果需要保持長久的生命力,必須要實現現代化轉型與商業化調整,必須依賴對傳統模式的自我革命,否則只能坐以待斃。當然,這樣的轉型有可能帶來某些東西的流失,但這是無可避免的代價。必要的持守固然需要,但固執地堅持亦非善策。
而就第二個問題而言,商業化固然是大勢所趨,傳統的現代轉型固然需要,但作為一個文化共同體中的存在者,人與人之間以及社會之中必須要有文化的紐帶與習俗的羈絆,必須要有地方風俗、本土傳統來維系一種必要的民族主義、地方主義的情感,方才能真正形成堅實、可靠的共同體,也方才有地方安放靈魂與精神。可以說,一個失去了本土特色的社會是一個干癟的、脆弱的社會,一個充斥著對本土無認同感的“游士”的社會,充斥著“世界主義公民”的社會是一個單向的、扁平的社會,無法面對全球化的商業浪潮的沖擊。所以,我們社會應當適當保護那些或許沒有太高的利潤、但卻攜帶者豐厚的地方文化內容的民俗、風情以及傳統工藝,應該給予他們生存的空間與綿延的土壤。
實際上,上述兩個問題必須被同等重視,方能解決民俗與風情式微的問題,僅僅強調二者之一,恐怕不是解決之道。
但令人遺憾的是,沒有“風情”的風情街就像一面鏡子,不僅照出傳統工藝、民俗現代化轉型的遲鈍,也照出我們社會對如何保護傳統與本土風俗缺乏必要的意識與切實的行動,尤其照出官方對保存傳統工藝、地方民俗既缺乏意愿,又缺乏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