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受臺風“蘇迪羅”登陸臺灣花蓮,并二次登陸福建莆田影響,位于登陸點北部城市福州“水漫全城”。福州多個地下人行通道被淹,積水高度與路面持平。有網友發布福州火車北站被淹情況,稱北廣場停車場嚴重進水,“一個出口已經完全無法出去”。以往因福建方言發音誤差,福州常被念做“湖州”,此次遭遇暴雨淹城,網友調侃,“一場臺風真把福州變湖州”。(8月8日澎湃新聞)
臺風“蘇迪羅”的威力,讓福州再次陷入城市看海的尷尬,福州瞬間變成“湖州”。當這種調侃變成現實,當城市看海一再出現,我們還有多少淡定可言?
確實,我們不再是淡定,甚至有些麻木。城市看海成了逢雨必現的“景觀”,已然成了一種“規律”。2012年7月21日大雨襲京城仍然歷歷在目,而且這三年來,北京也采取了不少避免“城市看海”的措施,但8月初的暴雨,又一次將北京“脆弱的城市良心”沖了出來,一小時內,北京不僅出現了“城市看海”的景觀,也造就了一小時內30萬人打滴滴專車的歷史。倘若沒有了滴滴,這些出行的人們,會以怎樣的方式回家或外出,真的不得而知。
就在前不久,國務院常務會議剛剛部署了整治城市地下廊道管網的工作。雖然相關工作要求,落實到省級、市級、縣級還有一定時日,但城市“看海”的沉疴早已有之。面對來看中央的部署,該不該像動車高鐵一樣“加加速”?
然而,羅馬非一日建成。對于“城市良心”的城市地下廊道管網,既要有只爭朝夕的緊迫感,還要有大局著眼下的精工細作,在規劃指導下穩健推進。
國務院的要求,很是簡潔明了,只有四個要求。其中第二條就提到,“開展一批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示范,城市新區、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域新建道路要同步建設地下綜合管廊,老城區要結合舊城更新、道路改造、河道治理等統籌安排管廊建設。”對于像福州這樣身處南方,年復一年經常遭遇臺風的城市,時常遭遇“城市看海”的城市,非常有必要列入城市試點,即便因各種原因沒有列入,福州市也應該“馬不揚鞭自奮蹄”,自我加壓,主動為之。
北京、上海、福州這樣的大城市,還處于暴雨中“城市看海”的階段,更不用提那些中小城市了。因為這些中小城市,幾乎就是百分分地復制著大城市建設的實際來的。如此,改變這種被動局面,讓百姓不再“城市看海”,著實任重而道遠。
小品中,演員們可以上嘴唇碰下嘴唇,輕松將福州變“湖州”,并且只添笑料而已。但強臺風所演繹的福州變“湖州”,儼然讓人十分氣惱。“城市良心”應該是實實在在,能容得下“海量”的暴雨,否則,城市良心就真的只剩下眼前利益下的“小家子氣了”。改變這種現狀,恐怕只有用十二分的力氣,認真扎實貫徹國務院相關要求,舍此別無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