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至6月中旬,國務院部署開展了對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第二次大督查。同時,審計署對有關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進行了跟蹤審計。從督查和審計情況看,個別地區和部門在貫徹落實重大政策措施中還存在工作不協調、落實不到位、工作進度慢等問題,也存在欺上瞞下、弄虛作假等個別現象。
問責到底,才能整改到位。對督查和審計中發現的問題,經國務院同意,國辦日前發出通知,督促有關地方核查處理,并限期向國務院報告情況。
嚴令核查處理,限時上報結果
從前段時間督查情況看,絕大多數地區和部門能夠積極貫徹、有效落實國務院出臺的一系列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相關政策措施。同時,督查和審計中也發現,一些地方出現了虛報任務完成量、騙取資金以及不作為、亂作為等現象:
個別地方對重大工程建設這個穩增長的“牛鼻子”掉以輕心,項目實施進度明顯滯后,卻向上級主管部門虛報投資任務完成量。
個別地方疏于管理,對重大項目建設過程中發生的工程招投標串標、違規分配保障性住房等問題未能及時查堵漏洞,也未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個別地方政府管理部門弄虛作假,騙取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影響財政資金的安全和高效使用。
個別地方簡政放權“最后一公里”仍存梗阻,權力依然沒有被“關進籠子”,政府管理部門將行政審批相關事項委托或變相指定中介組織辦理并違規收取費用。
這些問題和現象的存在,影響了財政預算的執行、投資項目的落地和年度各項工作任務的如期完成,更有個別問題和現象擾亂了正常工作秩序,違反了財經紀律,積聚了經濟風險,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對此,必須認真糾正,嚴肅整改。
據悉,對上述問題,國務院辦公廳已向相關省份發出了核查問責通知,責成相關省份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核查處理,依法依規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核查問責的結果限期報國務院。
問題舉一反三,建立長效機制
在5月1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強調,督查組要用為人民服務、為國家大局的心,用好督查之“劍”,確保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順利完成。他指出,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該處理的要處理,確實不作為的,國務院通報批評,責令其向國務院做檢查。
7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了國務院督查組對18個省份、35個部門和單位重點督查情況的匯報,對相關地區和部門主動有力抓好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政策措施落實予以充分肯定,同時要求抓緊整改發現的問題,建立健全常態化督查機制,確保各項政策措施取得實效。
7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整改通知,要求各有關地區和部門對此次督查中發現的問題引以為戒,既要抓緊整改又要舉一反三。要以整改為契機,處理解決好存在的問題,同時建立健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長效機制,確保類似問題不再發生。通知明確,在整改過程中,國務院辦公廳將有選擇地進行跟蹤督查,督促各有關地區和部門加快整改進度、落實整改措施。對整改不力、未能按時有效完成整改任務的,國務院領導同志對所在地區和部門的主要負責同志進行約談。
目前,一些地區和部門通過強化內部監督問責,加快落實國務院各項政策措施。有些部委機關實行辦理時限承諾制,辦事效率顯著提高;有些地方成立落實政策領導小組,明確責任主體和問責程序,建立了專項巡查、重點督查、常態監督的工作機制,履責有依、追責有據。
專家表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處在爬坡過坎、攻堅克難的重要時期。個別地方和部門的“懶政”“庸政”,使重大事項久拖不決,令民生政策遲難落地,危害巨大。國務院對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進行督查和審計,就是要提升各項政策措施執行的有效性,樹立“言必信、行必果”的施政新風,確保完成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