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在三亞舉行的博鰲·21世紀房地產論壇第15屆年會開幕式上,華遠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任志強表示,家庭分裂速度的提高會增加購房需求。他還認為,老齡化程度不斷提高也會增加人們對住宅的需求。任志強說,現在的80后認為自己可以繼承老人留下的房產,卻意識不到人們的平均壽命在延長,其實還需要買房子。(7月20日中國新聞網)
老齡化程度提高將增加住宅需求,這番判斷很可能是對的。從一線城市到省會城市,再到地級市、縣城,不少在上世紀80、90年代建造的居民樓,因為質量、功能設計等多方面缺陷,而今都已過早迎來“疲態(tài)”,其中一些甚至已經變成危樓。而在新世紀以來,新投建、交付使用的住宅樓,質量問題依舊突出,一些知名開發(fā)商力推的品牌、高價房產,也頻頻被卷入質量丑聞。
人均壽命在延長,甚至會隨著基因科學等前沿科學的持續(xù)突破而大大延長,但房屋質量問題依舊,就讓年輕一代繼承上一代、上兩代的房產的想法,很大程度上會化為泡影。任志強此番提出,“現在的80后認為自己可以繼承老人留下的房產,但是他們意識不到人們的平均壽命在延長,他們其實還需要買房子”,其實是說了大實話,只是沒把話講太透。
如果僅僅從刺激房產消費的角度看,老齡化程度提高算得上是一個會持續(xù)帶來地產銷售紅利的外部機遇,地產企業(yè)為此似乎可以歡欣鼓舞——但我們真的只需要考慮刺激消費和交易,并因此拉動GDP增長的所謂機遇嗎?
房屋質量問題幾乎涵蓋了全國一線的知名開發(fā)商,到區(qū)域的有名地產企業(yè),再到一般企業(yè)。開發(fā)商向購買者收取優(yōu)質房產的購房費用,卻交付質量低劣或存在突出缺陷的房屋,讓名義上可以使用50年的房子只能使用30年、20年甚至10年,房子就變成了不能居住的危房,這樣的開發(fā)與銷售操作難道不算是一種可恥的欺詐?由此造成國內很多居民無法將舉家財力甚至負債幾十年購置的房屋,作為遺產留給孩子,讓后者只能效仿自己的父母那樣再做“房奴”,甚至讓前者(現在的80后、90后居民)一生之中需要為兩次購房傾盡家財,犧牲個人生活質量,這難道符合某些著名地產企業(yè)家經常用來標榜自己的社會責任?
在筆者看來,各級住建主管部門應當切實增強房產質量管理,加強對新建、在建居民住房的質量抽查,應允許和鼓勵購房業(yè)主個體或聯合在收房環(huán)節(jié)評測房屋質量,各級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應為維權業(yè)主提供支持;將房屋保修期限延長為設計使用年限,對已投入使用并在設計使用年限內暴露質量問題的房屋,開發(fā)企業(yè)應負有保障期限內保證安全居住的修繕責任;對質量問題突出、已無法通過局部修繕或整體加固保證安全居住的房屋,開發(fā)企業(yè)、審批機關應分擔賠償責任。
數據顯示,2003年以來,中國離婚率已連續(xù)12年呈上升狀態(tài)。2014年全國共依法辦理離婚登記363.7萬對,如果再加上尚未辦理婚姻登記但選擇共同購房居住的分離伴侶數據,以及大量執(zhí)意選擇單身生活的各年齡段人群的數據,很可能會得出一個非常驚人的數據。從美國的發(fā)展情況來看,離婚熱將直接促成更多的下一代子女在成年后選擇獨身生活。而今,超過一半的美國人處于單身,3100萬人獨自生活,這其中,有1100萬老年人拒絕選擇政府、企業(yè)、社會組織提供的養(yǎng)老院,堅持一個人生活。
可以認為,當前社會不斷上升的離婚率,將帶來深遠影響,不可避免使得未來中國社會同樣出現大量年輕人、中年人、老年人獨自生活的現象。基于同樣的理由(房屋質量缺陷縮短了使用年限),這種變化、現象當然也可能帶來更多購房需求。但必須注意的是,更多獨自居住的居民無法控制自身疾病等突發(fā)問題帶來的挑戰(zhàn),通常又會高估獨居自理能力,如果政府和社區(qū)缺乏必要的關愛援助機制,又不能通過智能設備監(jiān)控獨居者的健康狀態(tài)、安全狀態(tài),就可能引發(fā)更多的健康或安全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