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今年以來,不少人的工資單發生了變化,多數央企高管遭遇“限薪令”、工資縮水,部分央企也進行全員降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體制改革,近4000萬人員的工資調升了,此外330多萬鄉村教師也將迎來漲薪。
近些年,收入分配差距不斷拉大,成為改革的重點。2013年,國家三部委發布關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建議,出臺抑制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政策,歸納起來總共有三點:第一,提低。包括上調最低工資水平、低收入人群保障等,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第二,擴中。擴大中等收入人群規模,增加財產性收入比重等;第三,調高。通過稅收、限薪、消除壟斷等手段,調節高收入人群的收入。
央企高管限薪、央企全員降薪是“調高”政策;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雖然有很大的漲幅,但養老體制社會化,可以看作基本將漲幅抵消;鄉村教師漲薪,可算作“提低”,因為他們的待遇較城市教師和農民工略低,應該提高,但還是高于大多數在農村的勞動力。
然而,這些政策僅僅回應了目前收入分配差距中最抓眼球的問題,離解決收入分配差距問題還有一段距離。要縮小收入分配差距,還得從收入分配差距的來源入手。首先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以基尼系數來衡量,農村內部和城市內部居民各自的基尼系數都不算太高,但城鄉之間的差距較大,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相比農民居民在2008年達到了歷史高點——3.3倍。據長期研究收入分配的專家李實教授的成果表明,到2007年,城鄉之間收入差距對全國收入差距的貢獻是51%,城鄉之間的收入分配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全國的水平。
其次是公眾熟知的行業間的差距,即壟斷行業、金融行業、高科技領域等呈現的高工資與制造業、居民生活服務業的低工資。金融、高科技等對人力資本要求極高的行業,雖然收入水平較高,但大多還能被公眾接受,社會輿論有爭議的是石油、電信、高速公路收費等壟斷行業的高工資水平,這些行業的從業人員的素質與其他行業相近,但工資、福利水平卻遠遠超越后者。據研究測算,壟斷行業與制造業的工資差異,只有不到40%是由員工本身的人力資本以及個人稟賦所帶來的。
為什么城鄉之間收入差距會較大呢?因為城鄉之間的勞動生產率差距較大,由于中國農業生產未規模化,農業勞動生產率遠低于城市,中國工農業勞動生產率的絕對差距,從1970年的937美元擴大到2010年的10314美元,相對差距仍然在6倍以上。這從根本上抑制了農業勞動力的收入。
農民的脫貧解困,大多是通過轉換身份,成為農民工及城市居民才完成的,農民進城就可以消除城鄉收入差距。現在的問題是農民無處可去——中小城市就業機會不多,去了難找到工作,大城市就業機會雖多,但政府采用戶籍政策嚴控大城市規模。
行業收入差距的根源說到底是不夠市場化——壟斷行業的壟斷,使得他們可以避免同行競爭,坐享壟斷利潤。
回過頭來看,提低、擴中、調高固然重要,可以為收入分配改革爭取時間,但解決收入分配差距只能從差距的根源入手,以勞動力自由流動和行業市場化發展為目標,才能從根本上消除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