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年底,廣州提出恢復、重建交通慢行系統,增加自行車道和步行道路。民間機構“拜客廣州”用一年時間調研,發現廣州如今自行車出行比例比三十年前減少27%,僅為7%-8%,自行車車道不連通、配套服務不足等制約著廣州自行車出行。在這個意義上,廣州離“自行車友好城市”還遠著呢(昨日《新快報》)。
據說,“下水道是一個城市的良心”,依我看,盲道和自行車道,在如今小汽車當道的中國大中城市,也可以列入衡量城市良心的系列指標當中。現代城市規劃的天平,因過于向汽車傾斜,而達到了嚴重失衡的地步。建設行人、自行車友好城市,本身是爭回路權,保障人們在城市里自由行走的權利。可惜這場重申騎行權利的戰斗并不容易,因為私家車消費直接刺激原油產業及汽車制造業,而后兩者是消費社會發展極致的縮影。更何況,無數白領每日奮斗,就是為了某一天實現在城里上班、在郊區生活的“美國夢”。想想吧,從番禺開車到珠江新城上班,一路上廢氣污染、風吹日曬,到辦公室,老板問你,這是來上班還是來野營呢?
因此,建設自行車友好城市,要考慮的問題涉及方方面面,還不僅是城市規劃、公共交通系統接駁要充分考慮騎行要求那么簡單。就拿騎車上班灰頭土臉怎么辦來說,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是世界上排名第一的自行車友好城市,那里的企業會為員工提供更衣室、浴室等場所,不用擔心騎車上班會出一身汗,上班洗個澡輕松換正裝,這幾乎是所有企業不約而同的福利。
還有,很多人買小汽車,是因為私家車便利一家人出行,相較而言,自行車則不是那么方便全家出行。國內自行車設計往往很單一,在國外尤其歐洲,從兒童車到成人車,從家用帶斗車到健身騎行車,自行車的樣式很多元。我去瑞士日內瓦時,一位朋友騎車來見我,自行車后面就拖著個兒童拖車,里面裝著他兩歲的寶貝兒子,拖車上插一面警示的紅色小旗。如果放在國內簡直不可想象,廣州街頭何其險象環生。就算汽車守規矩不橫沖直撞,拉鏈路,工地開挖,路面顛簸程度,估計也會讓坐在拖車里的寶寶受不了。
可以說,自行車路權萎縮導致自行車人口減少,而自行車人口減少又讓自行車使用者缺乏多元、變成小眾,小眾需求必定導致自行車路權的進一步萎縮,陷入惡性循環。比起二三十年前全民推車過海珠橋的場景,現在路上騎車的,女性、青少年、老人越來越少了。要重建交通慢行、靜行系統,必須考慮如何適應不同人群的實際生活需要,自行車道需要更多地在市民的家門口跟菜場、學校、商業中心之間作安全連接,這可不是修幾條“綠道”裝點一下就能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