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發生了幾起與留守兒童有關的悲劇事件,人們在痛心之余,再次深切反思:對于這個關乎國家與民族未來的龐大群體,怎樣才算盡到了關愛之責?
應該說,關愛留守兒童,各地都制定了很多有針對性的政策。筆者每到一地采訪,談及留守兒童問題,當地必定翻出一堆數據:籌措了多少資金,建立了多少臺帳,解決了多少寄宿,將多少留守兒童的信息錄入了數據庫……這些工作的確很不容易,花費了政府部門大量心血,但總體感覺仍偏于物質層面。要知道,給留守兒童送錢送物,卡上定時發錢,是不是就能讓孩子們在夜里能聽著故事入眠?其實我們很多人從成長經歷中都知道,較之貧窮,愛的匱乏更關乎孩子的心智健康。留守兒童,最缺少的不是溫飽而是監護。
監護,首先當然是父母親人的責任,但既然打工是欠發達地區眾多為人父母者迫不得已的選擇,當地政府必須在留守兒童的監護上擔起應盡的責任。雖然這個擔子不好挑,但挑與不挑大不一樣。
6月17日《中國青年報》報道成都金堂縣的一些做法,就值得各地借鑒。金堂是典型勞務輸出大縣,全縣從小學到高中留守兒童2.5萬人中,父母均常年在外的9000多人,占成都全市此項數據的一半,散布于全縣各邊遠鄉鎮山區。雖點多面廣,但通過一系列工作,該縣近年有效避免了發生留守兒童意外事故。“金堂經驗”值得稱道的經驗有兩個:
其一,以學校為主進行人頭管理,教師上門,服務上門。配齊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建立校外心理輔導員隊伍,留守兒童100%接受心理輔導;確保100%的留守兒童有條件與父母網絡見面;一鎮建一個標準志愿者服務站、一個鄉村少年宮,一村一支志愿者服務隊,一校一個“留守兒童之家”、一個寸草心家園。
其二,通過學校倒逼監護責任,社會不留關愛死角。啟動家庭監護、社區網絡、生活救助、教育聯動、司法維權五大保護機制。比如,該縣云合鎮初中就分成了11個小組,通過周末作業的完成情況來判斷留守學生監護人是否盡到了監護責任,一旦出現異常情況,老師就要去家訪了解,向鄉鎮政府報告,民政部門、所在村級組織會落實、督促代理監護人的工作。
筆者了解,四川另一個留守兒童大縣鄰水,則通過引導務工人員回鄉創業,大大減少了留守兒童現象。當地四句民謠很有意思:“管住老公不亂搞,老婆不亂找,小孩不亂跑,社會安定了!”話糙理不糙,其核心就在于,強化了家庭的完整,強化了對孩子的陪伴。
我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的人口大國,消除地區發展不平衡非一日之功,外出務工帶來的留守兒童現象仍將長期存在。父母外出,導致家庭親情的割裂,需要有大量人力去填補留守兒童的陪伴缺口。而人力是勞務輸出地最緊缺的資源,僅靠學校,遠遠不夠。這就迫切需要地方政府提高重視程度,創新方式方法,借助并鼓勵社會力量,將城市社區模式引入農村,形成長效的監護機制。在投入方式上,應嘗試向社會購買服務,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留守兒童最需要的關愛是監護。監護,說到底要有人。有人,才會有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