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15日的通報顯示,今年以來全國共有17個省(區、市)遭受洪澇災害,27座城市浸水受淹。然而,話音未落,這個數字旋即被刷新,因為一一羅列的那27個城市中并沒有上海在內。17日凌晨2時46分,上海中心氣象臺發布暴雨橙色預警信號,5時又發布上海市強降雨消息。于是天亮之后,上海人或生活在上海的人發現上海步了先前那些城市的后塵。我在復旦大學當教授的同學發微信調侃說:今天上海的大學都是“上海海洋大學”。從澎湃新聞早些發布的圖片看,至少在大街上劃條小船完全沒有問題。未幾,又看到了真這么干的,不知是存心“添堵”還是出行必須。
一場暴雨便“攻陷”一座城市,這些年來國人已經司空見慣。內澇的形成在于暴雨的突如其來而且降雨時間集中,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我們被“攻陷”的那些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統捉襟見肘,同樣是不爭的事實。或者說正是這個“因”,導致了那個“果”。不過,如果套用“壞事可以變成好事”的思維邏輯,非要在暴雨襲擊的災害中找到可取的一面,那應該是它替代我們檢驗了城市的“里子”。
與“里子”對應的自然是“面子”。如今放眼任何一座城市,“面子”上的標志都很多,無須列舉。但是彰顯城市“里子”的標志其實也很多,下水道就是其中之一。“面子”上的東西,無論在哪,平地里往往抬眼就能望到,一目了然;登高俯瞰,更可以盡收眼底。如下水道一類的“里子”如何,尋常百姓則無從知曉。正是這個時候,極端天氣客觀上充當了檢驗的標尺。殊為可惜的是,我們的城市一旦面臨這種檢驗,大抵都要紛紛敗下陣來。
一旦發生內澇,降雨量是多少年一遇,而下水道的排水標準是多少年一遇;換言之,城市地下管網設施如何不能應對暴雨襲擊,都是耳邊必然響起的話題。我們也不能排除這的確是主要因素、關鍵因素。問題在于,這樣的聲音我們聽了有些年頭了,為什么仍然不見改善?為什么某些年輕的都市同樣不堪一擊?為什么提高排澇標準的大動作一定要在自己遭到襲擊之后?城市建設中不能只看重“面子”而罔顧“里子”,不能只熱衷于打造奪人眼球的“形象工程”而漠視貌似看不見同樣“功在當代”的下水道。城市排澇設施不能僅靠極端天氣來檢驗,卻沒有一套相應科學的標準。雖然有些城市因為暴雨而內澇時,不乏市民上街捉魚取樂,這種達觀的心態非常可取。但我們的城市規劃者、管理者卻不可因此而心安理得,不可用歷史欠賬太多而搪塞了事,不可胸脯拍得山響卻于事無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