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6-12 14:13:49
來源:新京報 作者:唐映紅
作家侯虹斌在評論文章《這世上一半人不懂另一半人的貧窮》中,談到“就是因為太貧窮,他們甚至連是不是要生,怎么生,也是沒有能力規劃的。”確實,畢節這4名孩子的父母因為貧窮,不僅無法給生育的孩子以起碼的生活保障,他們甚至根本沒有辦法把孩子留在身邊。
但比貧窮更可怕的卻是疏離。
也許畢節的這4名自殺的留守兒童被媒體關注,使整個社會驚愕。但促使他們自殺的因素或許不是貧窮,而是絕望,因為長期親情的疏離而帶來的絕望。他們的自殺令人心痛,但更令人心痛的應該是他們自殺前的掙扎,他們的母親在哪里?他們的父親在哪里?這種絕望中的掙扎才是這個社會最可怕的。無法想象幾名兒童,會出現這樣絕望中的掙扎歷程。
在每一起悲劇后面,往往都有著更多掙扎在絕望中的留守兒童們。從心理學角度,一個兒童,如果不能與父母一起生活,那么,他們將無法建立對世界的安全感,也難以培養對社會和他人的親和與親密,他們將變得疏離,對世界、社會、他人的疏離。
那些留守兒童與我們每個人都一樣,從一出生開始就本能地依戀父母,尋求父母的關愛,直到成年;而父母,特別是母親也本能地有著照料孩子的天性。如果一個孩子在嬰幼兒期就不得不忍受與父母的分離,同時祖輩又不足以給予他們替代的關愛,那么他們就幾乎難以避免會出現安全感的危機,這將使他們在成年后更少親近社會的傾向,更多對社會、他人的不信任和敵意;他們在面對挫折和失敗時,更容易陷入無助和沮喪中,他們或者表現出更明顯的抑郁和社會退縮,或者表現出更明顯的憤怒和侵犯以及更激烈的反社會行為模式。
當留守兒童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出現種種問題時,因為他們家庭經濟水平的桎梏,很難得到妥善的對待和積極的引導。因此,他們同時也更可能是中學教育中被教師放棄的那部分學生。他們成長過程中所缺失的還不僅僅是父母的關愛和依戀的滿足,還包括缺乏積極的行為引導,所以他們也更可能有許多被同學、同事所鄙夷的壞習慣,甚至更容易因懶惰、撒謊或其他行為過失而被社會所排斥。
造成留守兒童這些問題的根源不是家庭,而是整個社會的文明水平。所以,試圖通過學校或家庭的干預來幫助他們大多數時候可能都是緣木求魚。那些掙扎在失望中的留守兒童數以千萬計,而阻止他們與父母骨肉團聚的,則是這個社會的文明水平。當有朋友感喟像畢節這樣的內地偏僻農村只是“前現代”文明,其實一些城市設置種種障礙阻止農民工與孩子們共同生活,也同樣只是“前現代”文明。
有時候,問題的解決異常簡單,卻常常對房間里的大象視而不見。如果我們的社會能夠尊重那些因為貧窮而在城市里面打拼的外來務工者,給予他們最起碼的公正對待,哪怕是容許他們居住在最簡陋的棚屋里,容許他們的孩子接受最簡陋的民工子弟學校的教育,“留守兒童”現象就不會再成為一個“痼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