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開放港口城市——“長崎”
日本從17世紀初期到19世紀中葉斷絕與其他國家的交流,度過了所謂的“鎖國”時期。在此期間,唯有長崎是對外國開放的城市。雖說是開放的港口城市,被允許入港的也只有中國(清朝)和荷蘭。這種閉關鎖國狀態一直持續到江戶幕府末期的1854年。
——閉關鎖國時期的長崎。1639年,幕府擔心基督教侵入日本,除了不會將基督教傳入日本的荷蘭和中國以外,禁止其他國家入境和日本人出國。以貿易為目的來到日本的荷蘭人,被安置在長崎灣中建造的人口島(長崎出島)上,其商業活動也被限定在島內。當地行政部門在港口附近用圍墻和溝渠圍了一塊地(唐人屋鋪)作為中國人的居所;為儲存中國人運來的貨物而建造了人工島,將這作為中國人的商業活動地(新地唐人養物所)。另外,中國人還帶來了當時最新的佛教——黃檗宗。
19世紀的長崎
——開放后的長崎。這種狀態持續近200年后,1854年,日本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列強的壓力下打開國門,閉關鎖國的時代結束了。沿著長崎的港口碼頭形成了外國人的居留地。與此同時,在橫濱、神戶、函館也形成了外國人居留地。這些區域的空間結構與日本傳統的城市空間構造不同。貿易辦公室、商業設施都沿著港口建設,沿海修建了海邊游覽線路、散步小路(Promenade)。這些建筑使用了過去日本所沒有的磚,用西洋的方式來裝飾。因為不習慣東亞的潮濕氣候,西洋人的住宅建造在丘陵地帶。住宅建筑方面,在西方的住宅樣式之上,添加了帶有印度等南亞風情的陽臺等建筑風格。西洋式公園、賽馬場等娛樂設施、人車分離的道路、兩旁栽樹的街道也逐漸完備起來。這是在中國的都城城市建設風格傳入日本(7、8世紀)后,日本再次在城市建設使用外國的方式和式樣。這對此后的日本城市形成、城市的西化都有著重大的影響。
19世紀后半期的居留地
——近代重工業城市的形成。明治維新后,長崎最先開始了近代工業的發展。長崎灣外海島的煤礦被開發,人們在海灣的西岸建造煉鐵工廠,也開設了制造大型船舶的造船廠。在外國人居留地中從事商業活動的英國人等對長崎的初期工業化貢獻很大。此外,在長崎灣為中心的舊市區對面(長崎灣西岸)建造了以三菱為中心的重工業企業群。所以長崎海灣東部西洋(荷蘭)與中國的異國文化風情濃郁,海灣西部則近代工業遍布,長崎成為一個有著鮮明特色的城市。
1945年8月9日,原子彈被投到這座重工業之城。現在的長崎從廢墟上崛起,再次成為重工業城市,同時它也是一個充滿異國風情的旅游城市,熱鬧非凡。
2、產業城市——倉敷
倉敷有兩個城市面貌。舊市區是在近世船運和海運的交界處形成的內河港口城市。在明治時代后(19世紀后半期),這里的紡織業興起。伴隨著產業資本的積累,城市基礎設施得以完善,城市文化得以充實。另一方面,現代(20世紀后半期)在臨海地區形成了重化學工業(機械、石油工業)區域?,F在,倉敷有沿著運河的舊市區的商業紡織工業和沿海地區的重化學工業兩個區域,這是典型的日本產業都市的空間構造。
——近世的倉敷。在近世,倉敷是德川幕府(中央政府)的直轄地,不是城下町。平原地區是近代開拓的區域。流經城市中央的倉敷河是運河,內陸地區的大米(幕府征收的稅)等通過這條運河被運送出去。下游建立了內陸港,儲存物資,從事流通業的商人聚集在這里形成了繁榮的城市。
中央派遣官員管理幕府直轄地。日本各地的藩由藩主通過強大的武士團來管理,直轄地沒有武士團,統治力比較弱,因此就有了居民自主成立的行政機構。也就是說,民眾參與型的合議制共同體很早便成立了。共同體的設施之一就是“義倉”。居民每年提供大米、小麥等谷物,發生饑荒和災害時可以用它來實施救濟。進入近代后,形成了之后要提及的大原孫三郎(1880—1943)的祖父也參加的新型“義倉”。這種居民參與倉敷的傳統,也影響著近代以后的城市建設。
倉敷河和舊市區
——紡織工業興盛的近代倉敷。在近世,倉敷是一個物流基地城市。明治維新(1868年)后,開始計劃在當地生產此前在近郊生產的棉制品,紡織工業興起。大原孝四郎等人于1888年設立了“倉敷紡織”,將周邊農村栽培的棉花加工成棉線用于出口。創業之初,利用倉敷河(運河)進行水運運輸,倉敷紡織設立3年后鐵路開通了。和日本的其他城市一樣,鐵路的路線和車站與傳統的城市中心不在一起,所以在新車站和舊市區之間形成了新的街區。
此后,倉敷紡織的經營由大原孫三郎繼承,并開始了絲織物、化學纖維的開發。大原孫三郎是英國烏托邦社會主義者Robert Owen(1771 — 1858)的信仰者。他向Robert Owen學習,邊發展事業邊改善工廠勞動者的生活環境,此后進行了城市改良,使城市文化和城市設施更加充實。倉敷紡織和大原孫三郎還設立了各個水平的教育機構、農業、社會問題研究所、醫療機構以及日本民間最初的現代美術館等。另外,倉敷紡織和大原孫三郎以個人名義修建了很多城市基礎設施,即道路、橋梁、電力設施、上下水道等,之后移交給市政府管理部門??梢哉f,近代倉敷的城市基礎是民間企業和民間人士建設起來的。這種以民間力量為主導的近代城市建設,在日本是非常罕見的。(現代,作為主題公園Theme Park項目而開始的“Huis ten Bosch”,是民間開發的城市。關于這個城市將在后文中敘述。)現在,依據日本的“文物保護法”,倉敷中心部、運河沿岸被指定為“重要的傳統建筑群保存地區”。
——現代的倉敷。進入現代(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在沿海區域的“水島地區”和“玉島地區” 建立了“水島臨海工業地帶”。這里成為了日本屈指可數的聯合發展區域,形成了石油化工、鋼鐵、汽車等產業帶。另外在填埋鹽田而建造的“兒島地區”,興建了辦公室、纖維產業和造船廠等。
3、研究學園都市——筑波
1960年代,為了分散首都東京的人口以及城市功能,設置了首都圈整備委員會,研究轉移首都的一部分功能。1970年,制定了《筑波研究學園都市建設法》,計劃在離東京中心東60km的筑波山麓的農村地帶規劃一個約30km2的新城市。
筑波的研究所
計劃的內容是研究教育設施地區,住宅地區以及市中心地區共計27km2。關于研究教育設施地區的構想是,在北部中心設立國立筑波大學,同時配置文教系、建設系等相關設施,在南部中心設立國立研究機構——工業技術院,同時配置理工系、農林·生物系等相關設施。
住宅區包括公務員住宅、公團住宅、公營住宅和私人共有宅基地,同購物中心及學校建設在一起,分散配置在整個城市中。在市中心地區,南北設置pedestrian deck,實現人車分離。行政機關、會議中心、大型商業設施等將集中這里。在地下建設7.4km的共同管道,里面集中鋪設上下水道、電力·電信、廢棄物除塵管線,提供和排出各種能源。國家計劃設立的新城市周邊是“周邊開發地區”,其中有民間企業所開發的住宅、工廠和民間研究機構等。另外,以前的農田、農村的一部分進入新城市中呈馬賽克狀分布。
新城建設從1968年開始動工,到1985年大致完成。新的行政區域“筑波市”合并了周邊的城市和農村,現在總人口為22萬人,面積達284km2。從就業者分布來看,第一產業從業者約3,000人、第二產業約17,000人、第三產業約69,000人。教育研究機構和企業數目約300個,其中研究人員13,000人。
城市建設之初沒有一次運送很多人的交通工具(鐵路),有大約30年左右的時間,從東京市中心來回筑波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高速巴士。2005年開通了從東京到筑波的鐵路,在筑波市中心設立了中央車站。從中央車站到東京市中心大約45分鐘。這條鐵路線路總長58km,是東京圈中最新的鐵路,全線或是地下或是高架,沒有道口,全線自動駕駛(ATO),以130km /h的高速運行。雖然線路不足60km,但沿途通過東京、琦玉、千葉、茨城。它不僅滿足了東京—筑波間的上下班通勤需求,也滿足了沿線觀光的旅游需求?,F在每年運送約1000萬名乘客。
筑波中心區
4、休假、療養城市——輕井澤
輕井澤的中心商業街
日本的休假、療養地多為溫泉所在地。富士山腳下的箱根從近代以來就作為風光明媚的溫泉旅游地不斷獲得發展,現在也是日本有名的別墅區,以及1980年代以后日本各地興建的別墅的模型。
輕井澤是從江戶(東京)到京都的中山道途中的住宿街。中山道是近代日本陸上5大交通干線之一。從江戶(東京)出發,只要跨越日本最大的島——本州的中央分水嶺一點,日本海的一側就是輕井澤,是位于淺間山火山腳下、海拔1000m左右涼爽高原地區中山道沿線的小城。夏季(7,8月)氣溫26℃—17℃、冬季(12,1,2,3月)氣溫5℃—-7℃。
——避暑地的形成期。明治維新20年后的1888年,一名加拿大基督教傳教士在這里建造了別墅,這是輕井澤作為避暑勝地的開始。對西方人來說,東京的夏季氣溫高濕度大讓人難以忍受,于是他們找到了能涼爽地度過夏季的避暑勝地——輕井澤。自此面向西方人建造的旅館和別墅逐漸增多。同一時期,這里到東京的鐵路開通了,避暑游客來往的便利性也為輕井澤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1900年,這里約有60座西洋風格的別墅和教堂。為滿足西洋人生活需求,陸續出現了面包店、火腿等食品制造、西式服裝、照相館等服務業的店鋪。針對沒有別墅的西方人,提供西式服務的旅館也開業了。高爾夫、騎馬、網球等西洋式的娛樂也很盛行。這里成為了在日本的西方人的聚集地,居民中有日本人也有西方人。長崎、橫濱、神戶等港口城市是受西洋文化影響的大中沿海城市,而輕井澤是西洋文化在此扎根的高原休假、療養小城市。1910年在這里住宿的客人超過了10萬。
1920年超過1,000名外國人在這里度過了夏天。這個時候別墅向西側擴展。日本人也開始在輕井澤建別墅或者在此地的旅館里避暑,合計5,000名以上的客人在這里度過夏天。這種西式的避暑方式第一次被日本人所接受。浪漫派的作家們以輕井澤為題材創作了很多名作。夏季,畫家、音樂家等都聚集在這里,避暑勝地的環境和氛圍孕育出了新的文化。
到1930年代中期,這里的別墅戶數已經超過了1,000戶。順便提一下,1942年當地的居民是8,742人。
——戰后作為旅游勝地獲得很大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的1960年,這里的居民達到了2,500戶?! ?br /> 1970年代中期,別墅7,000戶,來輕井澤的客人一年超過500萬人。
1993年開通了東京到輕井澤的高速公路。1997年開通了高速鐵路北陸新干線,滿足了第二年長野冬季奧運會冰壺比賽場地的交通需求。從東京到輕井澤,高速公路約2小時,如果乘坐新干線只需1個小時,輕井澤作為周末度假的別墅也非常方便。
現在輕井澤町的常住人口約9,000戶,人口19,000人,其中外國人250人(中國人最多,有58人)。居民的就業結構是5%從事第一產業、15%從事第二產業、80%從事第三產業,據此可以推測旅游產業的比重很高。居民的住宅數是7,000戶,別墅15,000戶。為旅游而來的人數是350萬人,預計全年總數為800萬人,大多數集中在4月到11月,約300家店鋪也只有在這個時期才營業。許多的美術館、博物館、音樂堂、大型購物中心也紛紛在此開業,許多客人是當日往返這里,目的是購物+旅游。
5、大城市近郊的Bed Town、多摩New Town
伴隨著日本1950年代后半期的經濟增長,在東京圈從西側的神奈川縣橫濱市、川崎市到東側的千葉縣君津市,形成了幾乎環東京灣一周的沿海工業地帶“京濱工業地帶”。被稱為“日本四大工業地帶”的還有名古屋圈的“中京工業地帶”、大阪圈的“阪神工業地帶”及“北九州工業地帶”。進入1960年代,日本開始推行“太平洋經濟帶”政策,這個地帶形成了東西長為1000km的工業化區域,其中包含“京濱”東部的千港灣區域,和“中京”之間的靜岡縣區域,“阪神”和“北九州”之間的瀨戶內海沿岸區域。到1980年代在這個區域60%的人口、70%的工業品出貨數量都高度集中了起來。
隨著工業化的進展,大量的人口從地方小城市和農村涌入大都市圈。很多地方的年輕人,被稱為“集體就業(從某個地方集合起來一起去東京)”、“金蛋(中學剛畢業的人才)”,他們涌入了大城市的生產車間。另外,大學等高等教育機構也多布局在大城市。盡管為他們準備的生活設施馬上就開始建設了,但大城市里除了固有的社會問題,比如土地狹小、環境擁擠、衛生問題(日照、大氣、水等),交通問題(上班、上學等)之外,還產生了住宅(被稱為“小鳥屋”的狹小住宅、過于擁擠和長時間的“通勤地獄”等)問題。
多摩跌路
——Bed Town計劃。因此1960年代中期開始,政府計劃在東京西部的多摩丘陵地區開發一個面積為2900公頃,能容納34萬人的住宅城。計劃的土地利用比率為住宅用地35%、教育+公益用地20%、道路用地20%、公園綠地20%、商業用地等5%。這個開發計劃將構建非常良好的居住環境。
從1970年代初期開始入住,還實施了“近鄰住區理論”和人車分離的交通網計劃。進入1980年代,住宅城更加重視住宅的質量和多樣性,也擴大了開放性空間。一個住宅區里有1所中學、2所小學,面積約100公頃,住宅3000—5000戶,人口12000—20000人。公園、商業、公共設施的建設也以此住宅區為單位,還開設了“近鄰中心”。幾個住宅區作為一個地區,設置“地區中心”。在整個地域的中心設立“城市中心”,并開通了多摩中心站。在開始使用住宅之前,在地下設置共同管道,其中設置包括區域冷暖空調在內的民生工程。
現在的多摩
城市東西14km,南北1—3km,這種橫寬的地域形狀對于鐵路的建設、對于民生服務,最重要的是對于該地區的階段性建設來說是最適合不過的。
——從高峰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地區開發的順序是從東側開始每個地區依次進行,因此地區內的年齡層、家庭構成較為相似。伴隨著高速的開發,無法避免地出現了New Town全區居住者的“均質化”。就學兒童、學生數量在1986年到達頂峰后開始減少。另外,居住者的老齡化、建筑物的老化問題也同時出現了。該地區出生的年輕一代希望就近居住和工作、市中心環境變好等原因,使他們都離開了New Town,回到首都。因為只剩下老年人家庭居住,無可奈何地出現了住宅區的活力在減少。計劃的2900公頃中有約10%還未被開發,這項開發項目經歷了40年,現在卻很難說在經濟上獲得了成功?,F在正在尋求再生,創造新價值的機會。
——New Town計劃的效果和問題。多摩等1960年代New Town的開發對改善日本的居住環境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為標準家庭(父母和兩個孩子)而開發的功能性住宅Plan(“2DK”等緊湊合理的房間布局),“吃飯”和“睡覺”(寢食分開)的分離,衛生的廚房和西式廁所等都成為以后民間住宅開發計劃的教科書。另外,在城市地區層面,以“近鄰住區理論”為基礎,以學校為中心形成生活圈,合理地配置綠地、公共設施、商業設施的大小以及人車分離等現代化交通計畫等都成為20世紀后半期日本的城市·地區規劃的模型。
同時,可以從New Town的開發中得到教訓。均質且迅速的大規模開發,容易陷入“均質化community”。年齡層、家庭構成、職業、收入以及生活方式都變得相似,社會的需求(教育、醫療、消費等)急劇增加或迅速減少,經常導致一個時期不足,另一時期卻過剩??梢哉f這是均質化社會的缺陷。“多樣性”帶來的牢固性不僅適應于生物社會,也適應于我們人類社會。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擴張后的大城市如何“收縮”的問題。經濟擴張時期城市當然也會擴大,但是任何國家、社會都不可能永遠地擴張。過了高潮期就會宿命般地進入老齡化社會,此時社會必須縮小吧?1960—1970年代的New Town今后該如何縮???這個問題還沒有答案。
現在的主要問題是在老齡化和當今的情況下,如何嘗試改造非常小的住戶,把兩個住戶合并為一個大型住戶,同時滿足現在的標準家庭的需求。此外安裝電梯、進行無障礙化改造等,這些都需要繼續推行。
6、Theme Park(主題公園)能成為城市嗎?Huis ten Bosch
(豪斯登堡)的嘗試
1980年代后半期,日本經濟經歷了被稱為“泡沫”的長期快速發展期。隨著收入的倍增,國民的消費從購物開始轉到休閑和旅游等方面。規模巨大的旅游熱潮席卷國內外,于是既有景點的完善和新景點的建設成為新的需求。1987年,該領域的法律依據——《綜合療養區域建設法(休養地法)》開始實施。此前作為重點保護對象的自然土地、農業和漁業用地,依據這個法律有可能被開發為景點。
1992年,完成時的整個地區
Theme Park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Theme Park是1980年代初期受美國的影響而建設的,從1980年代后半期開始,日本各地相繼建設起大型的、各式各樣的Theme Park。然而隨著1990年代初期泡沫經濟的破滅,投下巨大建設資金的Theme Park難以運營,有很多Theme Park不得不關門停業。
——Huis ten Bosch的計劃。日本很多的Theme Park,都是模仿東京迪斯尼樂園建設的“模擬世界”,給游客帶來一天的異國體驗。其中,在日本的西長崎建設的Huis ten Bosch,以Theme Park為出發點,并計劃將來使其發展為“城市”。民間資本打算將其建設成為一個新城市。
開業初期,Theme Park用門票收入來回收基礎設施的投資,投資全部收回后,就免費開放使其成為“普通”的城市。全部開發規模約為150公頃,其中Theme Park部分(收費部分)為50公頃,其他的100公頃依次開發住宅。這個過程中,Theme Park的部分也被納入城市規劃(免費區域),成為商業和辦公區域。
以Theme Park為城市建設的出發點,依靠民間力量“創造一個城市”,Huis ten Bosch在這個理想中誕生了。
——都市建設現狀。Huis ten Bosch計劃從1987年開始,1988年開工建設、1992年開業。這段時間正好是泡沫經濟開始破滅的時期。伴隨著入場游客人數的減少,巨額的債務、住宅銷售不暢、土地價格下跌等不景氣的因素引起了一系列負面的連鎖反應。為了成為“城市”,第一步是建設住宅區和確保有人入住。約200戶住宅依河而建,雖有人購買但因其高額的價格導致長期滯銷。
面向運河的住宅
在北側的山腳下建設的集體住宅(即中國的商品房),因為價格比較低而銷售一空,購買人開始在這里定居,也就是邁出了“都市建設”的第一步。后來盡管緩慢,但還是不斷開發面向定居者的住宅。
——Huis ten Bosch的城市化進程。終于在2003年,Huis ten Bosch因為經營不擅,而不得不接受公司再生法,運營公司也替換了,當初建設“城市”的夢想變得越來越遠。
在日本,民間主導的城市開發的財務構成大多是,低價購買農村土地、建設基礎設施、在地塊中心建設商業設施和公共設施,通過打造好的生活環境來抬升地價。購房者購買價格上漲后的規劃用地或建好的住宅。開發者的開發建設費用依靠土地的溢價部分得以回收,也就是得到capital gain(回收資本)。這個結構(對開發的人來說是無法預期的)隨著泡沫經濟的破滅而解體。
Huis ten Bosch的基礎建設投資,包括港口建設、地域冷暖空調設施建設等,與項目本身規模相比非常龐大?;厥债敵醯耐顿Y是不可能的。大型的基礎設施建設,因為其投資回收時間久,一般來說是由地方公共團體(地方政府)來進行。Huis ten Bosch則是民間企業操作的項目,依靠Theme Park的短期旅游項目來回收基礎設施投資,此后結束了Theme Park的收費業務,使其成為依靠居民自身的支撐而維持的普通城市。這種理想,與始于20世紀初期的英國,并在歐美各國試行的“田園都市”的思想很接近。“田園都市”的思想只是在日本20世紀前半期的住宅城市(Bed Town)得到了實現。Huis ten Bosch則以生產和消費、工作和休閑的“完結型,自立型城市”為構想,并現實地建了起來。只是,泡沫經濟時期日本的土地價格無限上升,Huis ten Bosch在這樣一個神話就要破滅的時候,開張運營了,應該說它太不幸吧。
新橋汐留意大利風情街
——城市的Theme Park化。在這里敘述的Huis ten Bosch是把“Theme Park的城市化”作為城市發展的進程。另一方面,也出現了“城市Theme Park化”的社會現象。比如建設在東京新橋再開發地區的“意大利街(2007年開業)”,是意大利式的建筑群包圍著意大利風格廣場的項目。沒有人問“為什么是意大利呢?”,也許意大利風格會帶來商業上的成功。另外,在兵庫縣有“華盛頓村(1992年開業)”,使用從美國進口的建材,有大塊草坪、院子的住宅區,呈現出美國郊外住宅的景象。平城京(現在的奈良)、平安京(現在的京都)等古代的都城制城市是把唐代長安作為Theme(主題)的城市,中世紀古城鐮倉建造了好幾處再現大陸佛教寺院風格的大型伽藍。這既是再現先進的佛教世界的一種嘗試,也是Theme(主題)城市、Theme(主題)地區。
Theme(主題)城市的Huis ten Bosch,能夠脫胎換骨成為真正的城市,從而獲得新生和發展嗎?
7、首都功能的轉移
從1960年代開始,就有人討論轉移日本首都東京,或者轉移首都的部分功能。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不僅東京,日本的很多大城市都失去了其功能。住宅、交通、公共機構、服務設施等都是在1950年代重建的。從1960年進入經濟高速增長期,很多大城市都吸引周邊小城市和農村人口大量流入。特別是東京,不僅是行政中心,服務業、商業、教育、生產以及大量的住宅都云集于此。東京開始為交通擁堵、噪音、大氣和水系污染等公害問題大傷腦筋。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政府試圖把首都的功能轉移到其它地區、減少東京人口,這樣既能提高城市的便利性,也可以提高首都的功能。有關首都轉移目的地的調查也進行了。這個時期日本城市的地價開始大幅上漲,1980年代后半期,在后來被稱為泡沫經濟的時期,大城市的地價更是異常高漲。另外,襲擊大城市的災害、阪神淡路大地震等天災、東京地鐵的沙林毒氣事件等的發生,也加深了人們對首都功能集中在東京的恐懼。
1990年代首都功能轉移候選地有:東北地區的“櫪木·福島地區”;東海地區的“岐阜·愛知地區”和有可能成為候選地的近畿地區的 “三重·畿央地區”。
“轉移”有“把首都本身轉移出東京”、“設立一個副首都作為東京的輔助城市”,還有將東京的首都功能(國會、各省廳等)的一部分轉移出去的意思。
但是,1990年代泡沫經濟破滅后,國家財政面臨長期赤字這樣一個前所未有的局面,首都功能轉移問題失去了財政支持,相關討論的聲音漸漸消失了。
然而,2011年3月11日發生了東日本大地震。地震后,關東(東京等)地區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不斷變大,為應對風險,應該轉移首都功能的議論再次浮出水面。
在這里列舉幾點贊成轉移的理由:1.消除土地使用和交通等過于密集的問題。2.形成分散性的國土。2005年首都圈(一都三縣)集中了27%的人口,將這些人口分散到各地,這樣可以改善地方的低迷、空洞化,使其再次煥發活力。3.強化應對災害的能力,建立東京受災后得以恢復的基地。4.當前東京既是政治中心又是經濟中心,會產生官商勾結的問題,向外轉移一部分政治功能可以消除這一隱患。
崎玉新都心
另一方面,反對轉移論的觀點如下:1.轉移費用的問題。轉移費用預計需要12萬億日元,考慮到當前國家的財政狀況,投資建設很困難。2 .對首都功能轉移“效果”的疑問。就算轉移出首都的部分功能,企業從經濟角度出發也不會進行大規模的轉移。就算有數十萬人遷移,也只相當于首都圈4000萬人口中的1%左右的人口遷移了,所以消除“東京一極集中”的效果存有疑問。3 .從災害風險分散方面來看,候選地也都有震災的風險。日本所有的地方都有發生地震的可能性。4 .搬入地的環境問題。建設30萬人的新城市,恐怕會破壞當地的自然環境。與進一步提高東京的集聚效果相比,不能否認轉移對當地環境造成的影響更大。
盡管有反對之聲,但其他轉移首都功能的國家,比如德國,把政府機關分散在首都柏林(BERLIN)以外的各個地方,((法院設在卡爾斯魯厄(KALSRUHE)、中央銀行設在法蘭克福(FRANKFURT am MAIN)、國防部等設在波恩(BONN)),并沒有出現效率低下的問題。另外,韓國的首都在首爾(漢城),一部分的首都功能卻轉移到了北朝鮮附近的大田。
在日本,政府機關的一部分功能,已經轉移到了筑波研究學園(國立研究機關等)、崎玉新都心(各省廳的關東地區分部局等)。有關轉移首都功能的真正討論,今后仍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