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国产一级内谢a级高清毛片/九九热亚洲精品综合视频 - 俺去俺去啦最新官网在线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上海,中國近代城市化的縮影——從我父母親的“城市化”說開去
時間:2015-04-21 22:01:52  來源:城市化雜志 


口述人:秦佑國(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原院長、教授)
記錄人:譚少容
地  點:清華大學建筑學院

  如果要研究中國的城市化歷程,尤其是近代的城市化,應該去研究上海。在近代工業背景下,我國快速的城市化進程應該發生在1928年到1937年的長江三角洲,其中以上海最為典型,因為上海作為一個通商口岸已經開始了城市化進程。當時整個長江三角洲地區也已經出現了近代民族工業,特別是蠶絲、絲綢業,蠶房已經不是一家一戶自個兒在做,而是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產業。費孝通做鄉村調查也差不多是在那個時代。隨著上海工業的發展,上海周邊省份的農村人,主要是江蘇、安徽、浙江,稍微遠一點的還有福建、山東,他們開始進入上海。那時出現了第一代、第二代農民工,出現了棚戶區,甚至出現了“逆城市化”……

  我父母親的城市化

  我的父親是辛亥革命那年(1911年)在蘇北江都出生的,14歲到了上海,開始做裁縫學徒。我的母親1912年出生在蘇南宜興,很小的時候就在養蠶場幫人干活,15歲時她也去了上海,在紡織廠做工。這樣看來,我的父親母親都是十四五歲從農村到上海打工,這正是上海20世紀20年代中期開始的“城市化”。當時,大量江蘇、浙江、安徽農村青年進上海“打工”,其中以蘇北人為最底層,“江北人”是上海人對蘇北人的蔑稱。

  我父親生活的那個村子是貧農村,一共才十幾戶人家,凡是家里田地少的,男性都陸續去城里打工。這樣算下來,全村80%的家庭有男勞力出去打工,老婆孩子基本上留在村里(我母親除外,因為她不是當地人)。那些留在村里的人大部分都是留守婦女、留守兒童、留守老人。如此看來,“留守”問題在那個時代就已經存在了。家里農忙時,在外打工的男勞力有的會回鄉下幫著收割莊稼,忙完農活再回到城市里打工。當然,在外打工的人肯定會回去過春節的。

  以我父親那一輩為例,弟兄四個,我大伯最先到上海去學做裁縫,接著我父親去了上海,后來我四叔也去了上海,我還有一個三叔實際上也到上?;爝^,但是因為他讀了幾年書,吃不了那個苦,后來回村當了私塾先生,雖然留在農村,不過也沒種田。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日本人攻占上海,我的父母親回蘇北老家避難,在農村住了兩年。等時局平穩一些后,他們又去上海,把我哥哥留在老家,與我的祖父母住,后來我姐姐出生,也留在老家,他們倆獨自在上海打拼。留在鄉下的兩個孩子后來得白喉(一種急性傳染?。┴舱哿?,之后生下的三個孩子就開始留在上海,留在身邊了。

  我父親雖然有點手藝,能做一些事情,但他們在城市的日子并不好過,為了掙錢他們幾乎什么活都做。我記得他們偶爾會說起來,太湖洞庭山的枇杷熟了,他們會去販著拿到上海來賣,母親有時也去給人家當傭人(就是現在的保姆)。

  后來,我父親租了一間鋪面房開裁縫鋪,雖然房子很小,地點卻不差。因為父親手藝還可以,人也比較聰明,那時的主顧中已有不少是有錢有地位的人,聽父親說起過有歐陽予倩、于佑任、傅雷等。

  在我記事時,我們住在上海新樂路一條名叫“亨利坊”的弄堂里。白天卸下門板開門就是鋪子,晚上門板一上就是打烊。一張案板,擺在門口,白天他和我四叔(當時15、16歲)在上面做活,晚上就是四叔的床。案板里面是一張木板搭的床,我們家4人睡(父母親、我和妹妹),床再往里是一個木樓梯,通向一個閣樓間,樓上住著一個在紗廠做工的廣東獨身老婦,我們叫她“樓上阿婆”。案板和床靠左側墻,右側墻靠外是一個煤球爐,燒水做飯,靠里是一個自來水池。

  棚戶區:進城農民生活居住的真實狀態

  上海在城市化過程中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那些從農村進入城市打工的,很多人都沒地方住,只能集聚到棚戶區,那里居住條件是極其簡陋的。

  像我父輩那一代“農民工”,很多都是單身出去,男的在外打拼,女的留在家里;到第二代也就是我的堂兄堂姐這一代,很多是夫妻兩個在外面打拼,就不想回農村了,他們慢慢在打工的城市安家住下來。開始是在黃埔江邊占一個江灘地,把大毛竹劈成兩半,彎成一個拱形架在地上,上面鋪上蘆席,人就可以鉆進去住了,這就是黃浦江邊的“滾地龍”(地窩棚)。后來他們搬到南市區的棚戶區。

  我記得小時候去我堂姐夫家,就是低著頭鉆進去的,那就是滾地龍。后來在南市區的棚戶區,我也去過他們家,那已經是1968年了。他們夫妻倆加上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四個人怎么住?一張雙人床上面搭一個加層,變成雙層床,分性別住,兒子和爸爸住在下鋪,女兒跟媽媽住在上層。床擺上后,屋里的寬度只能靠墻放一張小方桌,一邊人坐在床上,側面放兩個凳子,正好能坐著吃飯。桌子里邊是一個大立柜,門邊就是一個煤球爐,所有的家當就是這些。屋里沒有水管供水,要到外面公用水龍頭提水。沒有廁所,每家只能自己用馬桶。街道是卵石鋪的,邊上有一條明溝用來走臟水。那個地方是蘇北人的聚居地,說的都是蘇北話。從那個地方到繁華的南京路只有兩公里,小孩子是不會到南京路去的,他們的生活范圍就那么一點大。

  這種生活狀況一直到文化大革命期間依然如此!從上世紀30年代算起,80年過去了,上海城市化進程中留下的棚戶區、貧民區問題,依然是存在的。前些年,俞正聲任上海市委書記期間去視察棚戶區,痛心地說了八個字:水深火熱,暗無天日!俞正聲表示本屆政府最重要的任務是改善棚戶區。他這話我一直記著,上海最重要的建設,不是建設浦東的大樓,而是改善棚戶區的生活環境。所以,我們不光要看到在浦東建設了那么多大樓,還要看到棚戶區改造還沒有完成。

  我2009年寫過一首詩:

       上海蘇北人聚居地

  八十年前農民工    涌入上海欲脫窮

  可憐人譏江北佬    棲身江邊滾地龍

  八十年后棚戶區    說話未改蘇北音

  “暗無天日”書記語    百姓期盼早日晴

“逆城市化”不是新事物

  我的父親是中式裁縫(“本幫裁縫”),只會做長袍、旗袍。解放后,由于學蘇聯,男人不穿長袍,女人不穿旗袍,而是改穿列寧裝和布拉吉,中式裁縫的生意日漸清淡。我大伯和四叔也是中式裁縫,先后改行,進鋼鐵廠當了工人。我母親也進羊毛衫廠當了工人。然而我父親不會做“紅幫裁縫”的西式服裝,也不愿改行,在上海生活就艱難了。1952年先是把我送回鄉下,后來又先后把我妹妹、弟弟送回老家。1956年回鄉過春節后,父親便沒有回上海。那時的農村正實行合作化,父親畢竟在城里見過點世面,被選為村干部,先是做杭家莊初級農業合作社的社長,后來又做高級社的社長,從此再也沒有去上海。

  1958年,我國開始實行戶口管理制度,將城鄉戶口嚴格分開。由于我父親人不在上海,就沒有了上海戶口,等到他再想回上海就回不去了。我母親一個人留在了上海,有上海戶口,由于沒有房子,她就住在工廠宿舍。而我大伯、四叔包括我堂哥、堂姐夫都在上海,哪怕住在貧民區、棚戶區里,也都有上海戶口。

  1962年我國進入三年困難時期,當時國家經濟萎靡,城市為了卸包袱,開始下放工人回農村。為了解決國家經濟困難,將三千萬城市職工“下放”回農村。我母親就是被廠里動員回鄉的。廠里說:“你全家都在農村,就你一個人在上海,你符合回鄉的條件?!碑斈晡夷赣H50歲,盡管她15歲去上海,在上海工作生活了35年,還是回鄉了。同樣“下放”回農村的還有我四叔,因為他老婆孩子都在農村,雖然他在上鋼三廠當了工人,他也回來了。我們生產隊一下子下放回來十幾個人。原來的城市戶口被取消了,他們就再也回不了城。但后來的文革期間,這些人利用城里工業“停產鬧革命”的時機,開始了農村鄉鎮工業的先河,我們村的鑄造廠就是這樣辦起來的,現在已是產值過億的規模工業了。

  一方面城市把像我母親、四叔這些從農村進城但是在上海沒有家庭的人,動員回鄉下,疏散到農村。另一方面,城市把沒考上大學需要就業的孩子送到新疆兵團農場去,將人口疏散到大西北。城市家長最發愁的是孩子考不上大學。那時候上海開通到烏魯木齊的知青專列,整個上?;疖囌径际羌议L送孩子去新疆的,哭聲一片。我1960年高中暑假去上??次夷赣H,她廠里許多同事都在談孩子畢業后去農場的事。

  當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容納不了那么多人時,同時因為上海到新疆路途太遠,上海就在崇明島利用長江的灘涂辦農場,后來又到蘇北的鹽城海灘地上辦農場,容納上海知青、無錫知青、南京知青。知青“上山下鄉”不是文化大革命才有的,五六十年代就開始了。而我1968年離開清華,到解放軍農場勞動鍛煉一年零八個月,去的正是崇明島農場!

  中國的農村是一個大口袋,一旦城市出現問題,就把城市人口“下放”到農村,讓農村收留和容納,這就是中國曾經出現過的一種“逆城市化”。我真心希望類似的事情在中國不要再發生。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