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的自來水又出問題了,而且跟以往一樣,沒有提前通知。”4月7日,江蘇省鹽城市多位居民反映,其所住的小區高層出現自來水斷供現象。自來水公司表示,因鹽城城東水廠水源出現異味,從而啟動備用水源,壓力不足致使市民用水受影響,具體原因仍在核查中(4月8日《現代快報》)。
在氣溫越來越高的當下,城市大面積停水會是怎樣的一幅尷尬圖景?本來不應該缺水的春季,礦泉水居然成為緊俏商品,全城桶裝水、礦泉水銷售一空。不由得讓人搖頭嘆息。
因為取水口污染引發全城停水,不僅給市民生活帶來不便,也引起了廣大公眾的關注。對此,當地自來水公司回應稱,因鹽城城東水廠水源出現異味,從而啟動備用水源,壓力不足致使市民用水受影響。但是筆者注意到,這已經是鹽城市一年里第四次突然停水,且政府與自來水公司一直沒有提前發出預警通知,事后也沒有公布停水原因,拿出解決問題的誠意與行動。
這顯然不是對民眾負責任的態度。
面對質疑,鹽城市飲用水源監察支隊有關負責人表示,接到自來水廠報告后,對通榆河水源進行了排查,沒有發現異常情況,主要指標符合要求。值得追問的是,主要指標符合要求,水源為何會出現異味呢?鹽城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事故原因還不清楚,環保部門正在逐步從上游排查事故原因。在我看來,一座城市一年多時間里四次因為水源污染造成停水,說明水污染問題不是短期內形成的,一次兩次應景排查又能解決多少問題呢?從本質上講,政府寅吃卯糧,犧牲生態環境發展經濟,才是水污染背后的罪魁禍首。要徹底改善城市水質,避免水污染事件不斷重演,就要下氣力對大環境進行綜合治理。
當然,鹽城市目前最緊迫的任務就是盡快實現自來水水質達標,全面恢復供水,確保城市功能正常運轉,讓市民喝上干凈、安全的自來水。而完善信息公開機制,對可能出現的供水問題、停水信息預先告知民眾,也顯得十分重要。政府健全環境評價機制,治理水污染,減少周邊污染物排放,更是刻不容緩。
生態環境與城市功能的脆弱性警示我們,環境污染的問題已經到了嚴重威脅人類生存的地步,每個人都不能對此抱有僥幸心理。停水事件不斷重演,該如何反思呢?痛定思痛,官員肯定不能躺在危機四伏,在環境代價堆積起來的GDP政績沙發上沾沾自喜。水污染剛剛
發生的這段時間或許可以喚起當地政府與企業的環保痛覺,對其他地方或許也會有所觸動。但是我擔心的是,相對于龐大的GDP指標來說,環境污染能帶來巨大的政績指標,水污染的痛覺與反思不會長久。鹽城市一年四次大面積停水,政府不發表公告,自來水公司不披露信息,這是否說明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對環境污染已經麻木不仁,對不正常的停水事件不斷重演已經見怪不怪?
因此,要讓水污染事件真正觸動官員麻木的環保神經,相關部門就要正視自來水污染背后的發展困惑,痛下決心完善頂層制度設計,改革政績評價體系,自上至下建立起科學的績效考核機制,落實環境污染問責機制,扣除官員的污染政績,考慮把“污染帽”與“烏紗帽”掛鉤,鏟除拿環境換GDP的政績土壤。只有這樣才能遏制住官員制造污染政績,縱容企業非法排污的沖動,完善危機干預機制與信息披露制度,讓民眾享有起碼的知情權與健康權,喝上干凈、放心的自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