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昨天在全國環境監測現場會上介紹,我國已經完成北京、天津、石家莊等9個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城市的源解析工作,北京、杭州、廣州、深圳的首要污染來源是機動車,石家莊、南京的首要污染來源是燃煤,天津、上海、寧波的首要污染來源分別是揚塵、流動源、工業生產。
說起來真讓人難以置信,但現實就是這樣嚴峻——近年來各級政府和環保部門對大氣治污高度重視,社會各界對治理霧霾倍加關切,但我們現在才開始抓緊進行大氣污染源解析工作,目前才把9個大氣治污重點城市的首要污染源搞清楚。治病先找病根,對癥才能下藥,如果不先找到大氣污染的源頭,不把城市霧霾的成因搞清楚,我們采取的所有治霾措施,多少都有點兒“抓瞎”的味道。這樣說不是要否定此前的治霾工作,而是說我們現在抓緊進行大氣污染源解析工作,第一非常必要和重要,第二還不算太晚,應當以9個重點城市污染源解析為起點,擴大環境監測和污染源解析的范圍,堅持不懈把這項工作抓下去。
以環境監測手段對大氣污染源進行解析,需要成熟的監測技術和完備的監管體系,這些條件都是短期內難以具備的,我國大氣污染源解析工作現在才取得初步進展的主要原因也正在于此。去年北京發布的《北京市大氣環境PM2.5污染現狀及成因的研究》顯示,機動車、燃煤、工業、揚塵和餐飲等其他排放對北京PM2.5的分擔率分別是31.1%、22.4%、18.1%、14.3%和14.1%。當時就有人認為,將大氣污染首要來源歸咎于機動車,有“揀軟柿子捏”之嫌——既然機動車是大氣污染首要來源,那么實行更嚴格的車輛限購、限行措施,就有了更正當的理由,由此給普通市民帶來的權利上的減損,大家也只能無條件承受。現在,針對環保部公布的9個重點城市的首要污染源信息(其中京杭廣深4個城市的首要污染源是機動車),不難想見,輿論仍然可能提出尖銳的質疑。
其實,對9個重點城市首要污染源信息的科學性和權威性,我們應當懷有足夠的信任。僅以機動車作為一種污染源來說,上海的機動車保有量不比杭州、廣州、深圳少,但上海的首要污染源卻并未認定為機動車,而是歸咎于包括工業和交通在內的“流動源”。同時,盡管上海的首要污染源不是機動車,但上海早就通過私家車牌照拍賣等形式對購買機動車采取限制措施,這足以表明,確定9個重點城市的首要污染源是一項嚴肅認真的工作,包括認定京杭廣深4個城市的首要污染源為機動車,也并不是要“揀軟柿子捏”,而是為了準確找出大氣污染的首要來源,以便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采取綜合治理措施。
弄清了大氣污染的源頭和“首惡”,才能有效遏制大氣污染的流域和“幫兇”。一方面,要把首要污染源的排放者及其涉及的相關環節作為治理重點,下大力氣切實減少主要污染源排放。在首要污染源為機動車的城市,要進一步完善機動車限購、限行的政策手段和經濟手段,從立法立規的程序到執行政策規定的實體,都要嚴格依法辦事,以更大的合法性和公信力贏得市民的理解支持;同時要大力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加強公共交通體系中的薄弱環節,以方便快捷的網絡和經濟實惠的價格,吸引市民主要選擇公交出行。
另一方面,人大、司法、紀檢監察等權力機關和普通公眾、新聞媒體等權利主體,要把治理首要污染源排放涉及的政府職能部門、監管部門作為重點監督對象,充分發揮“監管監管者”的作用,向政府職能部門、監管部門施加巨大的壓力,并通過他們將治污壓力傳遞至首要污染源的排放者及相關環節。在首要污染源為機動車的城市,交通、市政、環保等職能部門和公共服務行業,須對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結構、減少機動車排放承擔更大責任,針對這些重點部門和行業的工作,應當依法依規進行全面、嚴格的考核,對不達標者予以嚴厲問責處理,直至對涉及犯罪者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