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10-24 18:59:51
來源:紅網 作者:鄭渝川
記者日前在多地調查發現,不少遠在城郊的高鐵站周邊紛紛涌現“高鐵新城”。一些地方卻出現建了圍墻種莊稼、蓋了樓盤無人買、打著旗號圈土地等“激進開發”現象,連售樓人員都擔心:“高鐵新城”會不會淪為“鬼城”?有官員對高鐵新城的發展前景表示樂觀,認為只要度過培育期就可獲得快速發展。(10月22日《京華時報》)
高鐵開通,對沿線各地的經濟發展的確可能起到促進作用,但究竟能夠促進多快的發展,帶動哪些產業、項目,不能一概而論。高鐵線路開通后,一段時期內將呈現出資金和人員向鐵路連接的中心城市、大城市集中的趨勢,而中小城市能否分得一杯羹、收獲“高鐵紅利”,要取決于許多基礎條件是否具備。
各地希望抓住高鐵開通的黃金機遇,收獲“高鐵紅利”,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和動力,這種打算當然不能說是錯的。“高鐵紅利”等是等不來的,如果無所作為,在高鐵開通后持續凸顯中小城市與中心城市、大城市相比之下的發展環境缺陷,只能延續甚至強化上述的資源逆流動趨勢。
也就是說,依托高鐵站規劃建設“高鐵新城”,確實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但現在最突出的問題是,各地的“高鐵新城”都高度雷同,通常表現為高鐵站附近設計商貿區、物流園區,然后就是密集的中高端住宅區,頂多再配備一點商務中心、酒店。沒有考慮不同地方相異的產業布局與發育發展情況,“高鐵新城”也就肯定無法用于振興各地的產業,根本不可能獲得持續的發展動力。
滑稽的是,“高鐵新城”的規劃者一廂情愿將高鐵線路總運力都想象為必然會流向本地的客流,還將客流都設定為三種對象:可以為本地帶來項目投資的人群,可以購置本地房地產項目的投資客,可以成為本地旅游項目消費者的群體。這種意淫式的客流、投資需求測算思路,充斥于相關的各種規劃投資報告。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那些瞄準中心城市、大城市購房者和炒房者的“高鐵新城”,居然也沒有同步做好教育、醫療、生活設施等基本配套,無異于住宅不配建洗手間式的荒唐。所謂“高鐵新城”在培育期后擁有廣闊發展前景的設想,可以說純屬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