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10-24 18:55:56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唐螂
前日,廣州市民政局等部門首次向全社會公布2013年城市老年人口和老齡事業的數據。數據表明,廣州市戶籍老年人超過133萬,占戶籍人口16.3%,而以主要老城區為背景,純老家庭人數也達到26.15萬……種種數據表明,我們的城市,已經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
然而,就社會的養老服務而言,目前廣州全市60歲以上老人領取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的人數為47.12萬人,領取城鄉居民養老金者為40.77萬,除此之外,全市的養老機構才167家,養老床位38949張。雖然老年教育機構570個以及老人活動室等面積達到38.11萬平方米,但數據對比之下的落差,是令人不忍卒睹的:我們已經進入了中度的老年化社會,而我們的養老配套標準,恐怕連初步都還沒有達到。
理論上說,養老公共服務是社會養老制度的基礎,但是,任何的公共服務都是需要成本或者資源撥備的。我們過去并沒有意識到,老齡化社會來得如此急速,為迎接這個新的人群結構,我們社會的準備,顯然遠遠不足。可以說,哪怕是把養老公共服務提到首要議事日程,恐怕也倍感措手不及。
老齡化社會的出現,是醫療水平和生活質量不斷提升的輝煌成果,但它同時也帶來不少的社會負擔,解決這一矛盾,乃是全世界公共管理者面臨的急切難題。不過,在養老配套比較平衡的地方,養老服務卻不僅僅是公共服務,同時也是社會服務,和企業的有償服務等。多層次的社會力量參與,構成了一個立體多元的社會養老模式。我對民政部門以“老齡事業”的提法,來描述養老服務的現狀,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為什么養老就一定是事業?不能是企業?不能是行業?不能是服務業?事實上,目前我們雖然在宣傳上是強調發展養老服務的,但是,如果還是以發展“事業”的思維,不以市場化的思維去發展,恐怕永遠都會步履維艱。
與涉足普通的服務業創業不同,或因為帶有一定的公益性和準公共性,養老服務業的準入門檻是相當高的,也許是由于養老服務在稅收等政策方面都享有很大的優惠,所以,“有關方面”都把試圖以此創業的人士和資本,以嚴防死守的態度一以貫之。然而,養老服務事業為什么一定要大資本大投入?為什么不能有小而精的事業方案?事實上,養老服務的到位不到位,是監管問題,監管的主要目標應該是服務的運行過程而不是“準入”。
我們承認,確實有不良資本試圖利用養老服務的招牌去欺騙社會,但是,也有大量的資本看好這個市場不得門而入。我們不能把臟水和孩子一起潑掉,是時候調整思路,把更多的目光投注到市場上,讓養老這個命題,做出更多的模式更多的格局來,這才能趕得上老齡化社會的步伐,讓養老服務配套平衡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