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工人有力量”,這句中國名言,放在德國工人身上也相當合適。不過,近期公開的德國2013年度職業教育培訓數據顯示,選擇接受職業培訓的高中生人數已連續第六年下降。高等教育也是同樣,大學里社會科學和商科被熱捧,應用科學和工程學卻被嗤之以鼻。教育部長約翰娜·萬卡公開表達了對“德國工人”力量流失的擔憂,雙元制職業教育再一次被輿論放到火上烤。
德國本土學生擇業觀的變化,的確松動了這個國家、企業、個人的“三贏模式”。越來越多的外來移民進入德國大大小小的工廠。過去,專業技術工人的收入水平絲毫不低于白領,從事技工并沒有低人一等的感覺。如今,德國年輕人認為,藍領活兒更適合交給外國移民做,自己應該從事管理工作,以取得更高的社會地位。
天上的風向變了,地上的草木也跟著折腰。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德國大陸集團的培訓經理克萊門斯·布格說:“人們對技術類職業沒那么大興趣了,管理和商貿領域的工作成了香餑餑。”這樣酸溜溜的話語,正是當下許多制造業企業經理心態的寫照。
要苛責德國本土年輕人的“地位心態”嗎?那樣可能簡單化了。以知識為基礎的職業日益增多,技術工人正被越來越聰明的機器“排擠”,而已經存在200年歷史之久的雙元制職業教育,也開始遭到了質疑。德國經濟研究所的亞歷山大·科林提克斯就提問道:“如果我們想要創新的話,(雙元制)這一體系還適用嗎?”回答肯定是不適用,但怎樣才適用,卻沒人給出更好的辦法。
人們盯住了這一體系的僵化,在體系中掌握話語權的精英們也被貼上了階級標簽。有媒體舉例說,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官員、商會以及工會人員,他們控制著350個被狹隘定義的職業準入權。你能不能成為金匠、能不能開辦一家快餐店,都需要他們的認可,而烤面包與做糕點也被明確地分開,體系外的學校不能為這種“版權所有” 的職業提供任何培訓。
美因茨大學社會學家史蒂芬·赫拉迪指出:“職業資格證書在德國非常重要,全世界沒有國家能出其右。”很多孩子在10歲時就被確定了他們未來將會扮演的社會角色,絕大部分德國州郡會在這個時候就確定孩子所要就讀的中學類型。這句話在10年前聽起來是表揚,現在卻像諷刺。我們的時代變了,工業社會推崇的井井有條、細化分工,正在向跨界混搭、產業融合過渡。傳統職教制造出的學生,就如同好不容易成了輪機師,卻發現輪船已經開進博物館。
慈善組織“教育為本”負責人凱伊加·蘭茨貝說:“如今的模式仍然是,教師站在講臺上授課,臺下30名學生忙著記筆記。”這樣的場景,在許多憑制造業崛起的國家都能看到。據說,德國聯邦和州政府近期正在推出一系列措施,試圖重新提高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可。職業教育當然需要提倡,但職業教育本身絕對需要檢討。在一個技術進步以小時計算、每周都可能有一種傳統職業失去意義的時代,如果沒有開放、靈活、多元的價值因素注入其中,職業教育恐怕真的會成為雖然馬力十足、卻駛入支流的巨輪。